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從觸底反彈到二次騰飛,“物聯網之都”無錫的轉型密碼是什麼?

“最江蘇”導讀

無錫2017年GDP過萬億, 達到10511.80億元, 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和突破。 無錫經濟從觸底反彈到二次騰飛, 其轉型升級背後的密碼是什麼?

十年前, 一場突如其來的太湖藍藻事件, 促使無錫開始反思原有“蘇南模式”存在的不足。 無錫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欽表示, 無錫GDP增速曾在江蘇13個設區市中墊底, 是受太湖藍藻事件影響, 同時, 新的投入不足、老的轉型不夠, 並且外遷了2000多家企業, 這正是無錫經濟下滑的根本原因。

在新一輪搶佔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中, 無錫率先發展了光伏和物聯網產業, 轉型勢頭強勁。

如今, 黃欽介紹, 無錫2017年GDP過萬億, 達到10511.80億元, 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和突破, 躋身國內14個萬億GDP城市行列。

無錫市太湖辦資料顯示, 太湖無錫水域總體已恢復到1997年以前的水準。 太湖水質的改善主要歸功於每年治太專案的實施, 尤其2017年, 209個年度治太專案全部完成。

江蘇省社科院學者分析, 無錫不是副省級城市, 房地產的“貢獻”相對蘇州和南京不高, 因此無錫萬億GDP的含金量較高, “更值得關注”, 這也顯示出無錫經濟結構較好。

無錫經濟從觸底反彈到二次騰飛, 其轉型背後的密碼是什麼?

從傳統製造到新興產業

作為“物聯網之都”, 近年來“物聯網+”元素全面融入產業強市的進程中, 成為推動轉型升級的新生力量。 無錫率先在國內建成全免費WIFI城市、率先成為省內首個全光網城市、基本建成城市大資料中心和四大平臺、實現NB-IoT窄帶物聯網全域覆蓋, 成為全國首個物聯網全域覆蓋的地級市。 目前, 在全省物聯網產業收入的“大盤”中, 無錫所占份額已達45%。

9月10日上午, 為期4天的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在無錫太湖之濱正式拉開帷幕。 包括阿裡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中國電科集團公司董事長熊群力等權威專家在內, 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各路精英、500多家企業和機構代表齊聚太湖之濱, 共商產業發展大計, 在物聯網浪潮中搶佔先機。

在新技術快速反覆運算的物聯時代, 構建世界級平臺的價值日益彰顯。 無錫市積極依託平臺佈局, 全方位多維度“精耕細作”, 努力實現多點突進, 並由點到面, 全面提升。 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後, 無錫的“磁場效應”迅速顯現, 吸引了全球最前沿的技術和最具雄心的創業家們。

物聯網與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等一系列新技術在無錫落地融合, 一個以集成創新、反覆運算升級為鮮明特徵的戰略新興產業“創新矩陣”已在無錫初現端倪。 對此, 無錫市有關負責人說:“物博會, 讓世界看到了中國、江蘇和無錫在物聯網發展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吸引全球物聯網相關領域最優質的生產要素快速集聚, 並通過這個平臺, 快速有效地配置到行業前沿。

無錫物聯網產業發展態勢喜人, 2016年, 無錫市物聯網產業實現業務收入2045億元, 同比增長21.2%。 2017年上半年, 物聯網營業收入1197億元, 同比增長24.5%。

一條向有限的資源、環境容量要發展、要增量的增長曲線日益清晰。 2017年, 無錫每平方公里實現的規模工業利潤達2249萬元。 江蘇省科技廳與省統計局近日聯合發佈的科技進步統計監測結果顯示, 無錫的綜合排名躍居全省第二名。 24項統計指標中, 無錫有一半以上統計指標列全省前三, 其中R&D活動人員占科技活動人員比重、企業R&D經費占銷售收入的比例、每10萬人口專利申請數、勞動產生率4項統計指標列全省第一。 去年, 無錫企業入圍中國製造業500強和江蘇民企百強的數量, 繼續保持全省第一。 上市企業集群最近兩年新增35家上市公司,勢頭之強勁前所未有。

南京大學教授錢志新說,無錫這兩年把重點放在振興製造業上,但服務業和新興產業並沒有偏廢,而是呈現出協調發展的勢頭,這意味著經濟結構在發生良性變化——產業品質上去了、經濟品質提升了。

從製造強市到智慧製造名城

極熵物聯是無錫高新區(新吳區)一家物聯網企業,在提供工業設備雲平臺服務、智慧閘道遠端系統管理系統的同時,其下設的極熵研究院憑藉諮詢研究和資料研究兩大中心為工業企業提供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諮詢、企業兩化融合規劃、中國智慧製造能力成熟度要求評估等服務。極熵物聯曾參與江蘇省示範智慧車間評定標準、《智慧製造能力成熟度模型》等多項智慧製造領域的標準起草和修訂工作,此次他們也加入了“智慧製造水準評價規範”的制定團隊,為無錫企業引領標準建設探索路徑。公司負責人張星星認為,標準引領,有助於推動無錫製造由大變強,使企業始終立於行業的浪尖,“而且在標準制定過程中,除了貢獻自身經驗之外,也能將無錫製造業的特點和模式輸入到國家標準。”

2017年9月11日,“智慧製造與工業互聯網”高峰論壇在無錫太湖飯店舉行。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與無錫市惠山區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定,共同推進智慧製造發展。惠山區早在2015年就率先出臺了全國第一個智慧製造區級標準。

有著雄厚產業基礎的無錫,智慧製造全國領先,在標準制定方面也走在了前頭,企業和機構、團體制定標準的意識和熱情正在提升。無錫市經信委相關人士介紹,惠山區於2015年率先出臺了全國第一個智慧製造區級標準,明確了企業從生產方式、管理方式、服務方式等層面推進智慧化改造的路徑,提供了明確的智慧工廠樣本資料,方便同類企業效仿建設,把智慧製造發展引入了標準化、規範化軌道。無錫一棉參與起草了GB/T23000-2017《資訊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和GB/T23001-2017《資訊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要求》兩項國家標準,目前已正式發佈。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會同無錫一棉承擔的紡織智慧製造綜合標準化研究與試驗驗證平臺已申報《紡織智慧製造參考體系結構》等5項行業標準。此外,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牽頭制訂“生產現場視覺化管理系統技術規範”國家標準即將上會通過;無錫市智慧工業產業協會牽頭的江蘇省智慧製造團體標準試點也正在起草中。

無錫透平葉片有限公司是一家創建近40年的傳統製造企業,因其率先導入物聯網“智慧”化生產方式,使其一躍成為全球航空鍛造行業的知名企業;一汽錫柴的智慧製造專案、小天鵝股份公司的數位化工廠、海瀾集團的智慧倉庫等,大幅提升勞動生產率,使企業實現了從粗放式製造向柔性化定制的轉型。

此外,國內安防產業龍頭——中電海康將在無錫建設物聯網研究院和“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全國運營中心,項目預計總投資將達100億元。

無錫堅持以發展具有特色優勢的智慧製造為主攻方向,出臺並實施《智慧製造三年行動計畫》,在全市重點開展270個智慧製造專案建設,全市國家級試點示範和應用項目累計達到3個,擁有省級示範智慧車間53個。

英才彙聚催化發展動力

一個“萬億級”的城市,必須有一流的產業。一流的產業,也必須有一流的企業群和一流的人才。

在最近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來自中船重工702所的“蛟龍號”摘得一等獎,聽到這一消息,所裡的老工人顧秋亮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在‘蛟龍號’上裝配,船員們都說,老顧,我們把命都交給你了。這是什麼?這就是對一個工匠最大的考驗!”幹了40多年鉗工的顧秋亮練就了一手絕活,他做的工件精密度之高達到了“絲”的級別,“絲”有多大?100絲才等於1毫米,裝配“蛟龍號”,顧秋亮和他的同事們實現了0.2絲以下精密度,為潛水器的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

“蛟龍號”

工匠精神是萬億GDP的底氣,大量科技創新人才的湧入則為城市競速增添了更多動力。

中科院院士丁漢雖不是無錫人,現在卻成了無錫的榮譽市民。幾年前華中科技大學無錫研究院成立後,他一年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待在這片主打“智慧製造”的經濟熱土上。如今,研究院已與惠山區3家企業和兩家行業商會聯合共建6大技術研發中心,並參股投資孵化6家高新技術企業。

丁漢說,一位華中科技大學的學生甚至放棄了保送研究生的機會,加入了當地一家智慧裝備製造企業。

一個以製造業和民營經濟立市的“草根無錫”突破萬億GDP大關,企業家人才的動能作用至關重要。在這座民族工商業的誕生地和鄉鎮企業的發祥地上,“錫商精神”一脈相傳,當年“麵粉大王”“棉紗大王”實業報國、百折不撓、鍥而不捨的創業情懷,正成為新時代錫商們最有力的心靈滋養。

在談到這兩年無錫產業強市戰略對城市發展的影響時,很多企業家都表示,對他們來說最大的改變就是經營企業的信心在普遍提升,過去一些搬遷到外地的企業,現在又開始紛紛找機會“回遷”。

“企業家作為參與社會經濟最活躍的群體,最能夠感受到經濟的變化和時代的脈動。”紅豆集團總裁周海江表示,經濟發展已進入“品質效益追趕期”,這就需要無錫的企業家們進一步煥發人才新動能,以強烈的歷史擔當加快邁出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步伐,努力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上市企業集群最近兩年新增35家上市公司,勢頭之強勁前所未有。

南京大學教授錢志新說,無錫這兩年把重點放在振興製造業上,但服務業和新興產業並沒有偏廢,而是呈現出協調發展的勢頭,這意味著經濟結構在發生良性變化——產業品質上去了、經濟品質提升了。

從製造強市到智慧製造名城

極熵物聯是無錫高新區(新吳區)一家物聯網企業,在提供工業設備雲平臺服務、智慧閘道遠端系統管理系統的同時,其下設的極熵研究院憑藉諮詢研究和資料研究兩大中心為工業企業提供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諮詢、企業兩化融合規劃、中國智慧製造能力成熟度要求評估等服務。極熵物聯曾參與江蘇省示範智慧車間評定標準、《智慧製造能力成熟度模型》等多項智慧製造領域的標準起草和修訂工作,此次他們也加入了“智慧製造水準評價規範”的制定團隊,為無錫企業引領標準建設探索路徑。公司負責人張星星認為,標準引領,有助於推動無錫製造由大變強,使企業始終立於行業的浪尖,“而且在標準制定過程中,除了貢獻自身經驗之外,也能將無錫製造業的特點和模式輸入到國家標準。”

2017年9月11日,“智慧製造與工業互聯網”高峰論壇在無錫太湖飯店舉行。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與無錫市惠山區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定,共同推進智慧製造發展。惠山區早在2015年就率先出臺了全國第一個智慧製造區級標準。

有著雄厚產業基礎的無錫,智慧製造全國領先,在標準制定方面也走在了前頭,企業和機構、團體制定標準的意識和熱情正在提升。無錫市經信委相關人士介紹,惠山區於2015年率先出臺了全國第一個智慧製造區級標準,明確了企業從生產方式、管理方式、服務方式等層面推進智慧化改造的路徑,提供了明確的智慧工廠樣本資料,方便同類企業效仿建設,把智慧製造發展引入了標準化、規範化軌道。無錫一棉參與起草了GB/T23000-2017《資訊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和GB/T23001-2017《資訊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要求》兩項國家標準,目前已正式發佈。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會同無錫一棉承擔的紡織智慧製造綜合標準化研究與試驗驗證平臺已申報《紡織智慧製造參考體系結構》等5項行業標準。此外,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牽頭制訂“生產現場視覺化管理系統技術規範”國家標準即將上會通過;無錫市智慧工業產業協會牽頭的江蘇省智慧製造團體標準試點也正在起草中。

無錫透平葉片有限公司是一家創建近40年的傳統製造企業,因其率先導入物聯網“智慧”化生產方式,使其一躍成為全球航空鍛造行業的知名企業;一汽錫柴的智慧製造專案、小天鵝股份公司的數位化工廠、海瀾集團的智慧倉庫等,大幅提升勞動生產率,使企業實現了從粗放式製造向柔性化定制的轉型。

此外,國內安防產業龍頭——中電海康將在無錫建設物聯網研究院和“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全國運營中心,項目預計總投資將達100億元。

無錫堅持以發展具有特色優勢的智慧製造為主攻方向,出臺並實施《智慧製造三年行動計畫》,在全市重點開展270個智慧製造專案建設,全市國家級試點示範和應用項目累計達到3個,擁有省級示範智慧車間53個。

英才彙聚催化發展動力

一個“萬億級”的城市,必須有一流的產業。一流的產業,也必須有一流的企業群和一流的人才。

在最近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來自中船重工702所的“蛟龍號”摘得一等獎,聽到這一消息,所裡的老工人顧秋亮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在‘蛟龍號’上裝配,船員們都說,老顧,我們把命都交給你了。這是什麼?這就是對一個工匠最大的考驗!”幹了40多年鉗工的顧秋亮練就了一手絕活,他做的工件精密度之高達到了“絲”的級別,“絲”有多大?100絲才等於1毫米,裝配“蛟龍號”,顧秋亮和他的同事們實現了0.2絲以下精密度,為潛水器的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

“蛟龍號”

工匠精神是萬億GDP的底氣,大量科技創新人才的湧入則為城市競速增添了更多動力。

中科院院士丁漢雖不是無錫人,現在卻成了無錫的榮譽市民。幾年前華中科技大學無錫研究院成立後,他一年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待在這片主打“智慧製造”的經濟熱土上。如今,研究院已與惠山區3家企業和兩家行業商會聯合共建6大技術研發中心,並參股投資孵化6家高新技術企業。

丁漢說,一位華中科技大學的學生甚至放棄了保送研究生的機會,加入了當地一家智慧裝備製造企業。

一個以製造業和民營經濟立市的“草根無錫”突破萬億GDP大關,企業家人才的動能作用至關重要。在這座民族工商業的誕生地和鄉鎮企業的發祥地上,“錫商精神”一脈相傳,當年“麵粉大王”“棉紗大王”實業報國、百折不撓、鍥而不捨的創業情懷,正成為新時代錫商們最有力的心靈滋養。

在談到這兩年無錫產業強市戰略對城市發展的影響時,很多企業家都表示,對他們來說最大的改變就是經營企業的信心在普遍提升,過去一些搬遷到外地的企業,現在又開始紛紛找機會“回遷”。

“企業家作為參與社會經濟最活躍的群體,最能夠感受到經濟的變化和時代的脈動。”紅豆集團總裁周海江表示,經濟發展已進入“品質效益追趕期”,這就需要無錫的企業家們進一步煥發人才新動能,以強烈的歷史擔當加快邁出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步伐,努力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