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2月1日起 阿富汗的國家寶藏在成博免費看

記者 | 鄧婕

編輯 | 張欣

本文為四川廣播電視臺新聞頻率 FM98.1 / FM106.1 原創文章

如需轉載, 請標明出處

2月1日,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四川省文化廳(四川省文物局)、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成都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成都市文物局)指導,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成都博物館、阿富汗國家博物館主辦, 中友國際藝術交流院協辦, 黃山美術社、重慶東嶺藝術品有限公司策劃的《文明的迴響:來自阿富汗的古代珍寶》展在成博一樓一號臨展廳正式向公眾開放。

本次展覽展出了阿富汗國家博物館收藏的231件(套)珍貴文物, 蘊含著豐富而多元的藝術、文化、技術, 為人們打開了一扇瞭解阿富汗燦爛古文明的視窗。 本展覽從2月1日展出至5月6日, 並免費向公眾開放。

作為中西走廊上的關鍵節點, 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站, 阿富汗歷經碰撞與沉澱的燦爛文明兩千年後再走絲綢之路, 來到天府之國, 與如今的四川人民“隔空對話”。

“一帶一路”系列文明2018首展 成博啟幕

成博繼2017年《絲路之魂 敦煌藝術大展暨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文物特展》、《帝國夏宮——俄羅斯彼得霍夫國家博物館藏文物特展》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的優秀文明展後, 在2018年伊始, 再度聚焦絲路, 引進阿富汗國家博物館所藏古代珍貴文物, 策劃出《文明的迴響》展覽, 這也是四川“一帶一路”沿線文明系列展中的又一重磅大展。

阿富汗位於古代絲綢之路的地理中心, 是四方文化的彙集之地。 《文明的迴響》展覽以法羅爾丘地、阿伊-哈努姆、蒂拉丘地和貝格拉姆4處阿富汗考古遺址為線索, 勾勒古代阿富汗從新石器時代文明到希臘文明到草原文明再到貴霜文明的歷史進程, 展現出西元前4世紀至西元3世紀的阿富汗多元文明的圖景。 無論是熠熠生輝的黃金飾品,

還是惟妙惟肖的神祇形象, 亦或是匠心獨運的玻璃製品, 都是這個古老之國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淋漓體現。

阿富汗是所有與我國接壤的國家中邊界線最短的鄰邦, 處於東亞、中亞、南亞和西亞相接的要衝之地, 戰略位置十分關鍵。 在我國當前正在推動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戰略建設中,阿富汗是其中重要一員。本次對於阿富汗歷史文化的研究和展示對於全面、系統、深入地加強對“一帶一路”的認識與建設,無疑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

“流浪式保存”的國家珍寶

阿富汗國家博物館始建於上世紀20年代,已有近百年歷史,曾擁有超過10萬件館藏文物。20世紀下半葉,多年混戰使得阿富汗國家博物館珍貴館藏被大規模洗劫,大量文物、藝術品被劫掠、毀壞甚至消失殆盡。

前阿富汗國家博物館館長與文保工作者們冒著生命危險,搶救性地在中央銀行的金庫中秘密封存了一大批館藏精品,使這些承載著漫長文明資訊和歷史使命的國之寶藏得以倖存。二十多年後,塔利班政權被推翻,這批珍寶歷經戰火,再度重見天日。

本世紀初,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援助下,阿富汗國家博物館開始重建,並對倖存的館藏開始了編目整理、保護展示、編錄出版以及數位化建庫工作。精選出了其中的231件(套)珍品,最早於2006年在法國展出。

由於阿富汗國家局勢仍不容樂觀,這批珍貴文物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管,不得不以巡展的方式在世界各地“流浪”,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吉美博物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博物館、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故宮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世界一流博物館均有展出,均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影響,受到觀眾熱烈追捧。

絲綢之路中心,四方文化彙集

因為阿富汗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多元的文化遺存,本次展覽涉及文明眾多,跨越二千餘年歷史。為了厘清思路,更為清晰地感受古代阿富汗紛繁的歷史進程,策展人特地梳理了一幅世界古代文明歷史年表,策展人表示:“特地把這份‘文明清單’放在展廳的第一單元,看懂這個表,才更能體會這段歷史的精彩。”

為了讓觀眾更加深入地瞭解展覽背後的歷史文化,成博擬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舉辦多場學術講座,將阿富汗歷史文化、絲綢之路、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希臘文明、羅馬文明、遊牧文明等世界各大文明一一道來。

此外,成博還將以多元文明交匯的阿富汗歷史文化為內容基礎,推出針對不同群體,以展覽講解、專題知識小課堂、互動手工活動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社教活動。

亮眼的展品可望卻不可得,文創產品滿足你的佔有欲。針對本次展覽,成博的文創團隊引進了300餘款文創產品,包括十分有異域風情的各類金器擺件以及戒指、手鐲、耳環等精美首飾。

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結緣兩千年前

儘管這批阿富汗珍寶先後在十餘個國家留下足跡,每一站文物數量及種類一致,然而展覽主題、策展思路卻大相徑庭。據策展人介紹,本次展覽的策劃是要在全球史觀之下彰顯中國視角,其中就包括突出四川與阿富汗在歷史上的聯繫。

西漢司馬遷《史記》記載,張騫出使西域到達大夏(今阿富汗北部)時,見到產自四川的蜀布和邛竹杖。可見,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四川的先民與阿富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就已開始跋涉千山萬水,進行著早期的商貿交易。張騫出使西域後,橫貫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東西聯通,古人通過北方絲綢之路和南方絲綢之路,將絲綢、漆器等商品銷往包括阿富汗在內的西域各地。

絲綢是絲綢之路上最為重要的商品,而四川作為絲綢的起源地之一,與南方絲綢之路、北方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的聯繫都非常緊密。早在秦漢時期,成都夷裡橋南就設有錦官,專門管理蜀錦的織造。東漢魏晉時期,成都已成為中國的織錦中心,現在的錦城、錦江、錦裡等稱呼都因織錦而得名。蜀錦長期聲名遠播,不但銷往大江南北,還通過絲綢之路遠運至當時的西域。例如,漢章帝派遣韂侯李邑護送烏孫國(今哈薩克東南部和吉爾吉斯斯坦)使者,賜大小昆彌以下錦帛。再如,西域都護班超曾贈送貴霜帝國(以今阿富汗為中心並跨據中亞南部和南亞北部)國王錦帛。

中阿兩國山水相依、情誼相連,雙方通過“絲綢之路”不斷展開政治、經濟、文化的往來。本次展覽從一個側面證明了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在歷史上的久遠淵源。隨著四川作為“絲綢之路”交匯點、樞紐地的獨特功能和重要價值的逐漸清晰,四川此後將更加積極主動地匯入“一帶一路”建設發展方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四川力量。

關注我們關注四川廣播電視臺新聞頻率 FM98.1 / FM106.1 在我國當前正在推動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戰略建設中,阿富汗是其中重要一員。本次對於阿富汗歷史文化的研究和展示對於全面、系統、深入地加強對“一帶一路”的認識與建設,無疑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

“流浪式保存”的國家珍寶

阿富汗國家博物館始建於上世紀20年代,已有近百年歷史,曾擁有超過10萬件館藏文物。20世紀下半葉,多年混戰使得阿富汗國家博物館珍貴館藏被大規模洗劫,大量文物、藝術品被劫掠、毀壞甚至消失殆盡。

前阿富汗國家博物館館長與文保工作者們冒著生命危險,搶救性地在中央銀行的金庫中秘密封存了一大批館藏精品,使這些承載著漫長文明資訊和歷史使命的國之寶藏得以倖存。二十多年後,塔利班政權被推翻,這批珍寶歷經戰火,再度重見天日。

本世紀初,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援助下,阿富汗國家博物館開始重建,並對倖存的館藏開始了編目整理、保護展示、編錄出版以及數位化建庫工作。精選出了其中的231件(套)珍品,最早於2006年在法國展出。

由於阿富汗國家局勢仍不容樂觀,這批珍貴文物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管,不得不以巡展的方式在世界各地“流浪”,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吉美博物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博物館、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故宮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世界一流博物館均有展出,均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影響,受到觀眾熱烈追捧。

絲綢之路中心,四方文化彙集

因為阿富汗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多元的文化遺存,本次展覽涉及文明眾多,跨越二千餘年歷史。為了厘清思路,更為清晰地感受古代阿富汗紛繁的歷史進程,策展人特地梳理了一幅世界古代文明歷史年表,策展人表示:“特地把這份‘文明清單’放在展廳的第一單元,看懂這個表,才更能體會這段歷史的精彩。”

為了讓觀眾更加深入地瞭解展覽背後的歷史文化,成博擬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舉辦多場學術講座,將阿富汗歷史文化、絲綢之路、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希臘文明、羅馬文明、遊牧文明等世界各大文明一一道來。

此外,成博還將以多元文明交匯的阿富汗歷史文化為內容基礎,推出針對不同群體,以展覽講解、專題知識小課堂、互動手工活動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社教活動。

亮眼的展品可望卻不可得,文創產品滿足你的佔有欲。針對本次展覽,成博的文創團隊引進了300餘款文創產品,包括十分有異域風情的各類金器擺件以及戒指、手鐲、耳環等精美首飾。

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結緣兩千年前

儘管這批阿富汗珍寶先後在十餘個國家留下足跡,每一站文物數量及種類一致,然而展覽主題、策展思路卻大相徑庭。據策展人介紹,本次展覽的策劃是要在全球史觀之下彰顯中國視角,其中就包括突出四川與阿富汗在歷史上的聯繫。

西漢司馬遷《史記》記載,張騫出使西域到達大夏(今阿富汗北部)時,見到產自四川的蜀布和邛竹杖。可見,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四川的先民與阿富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就已開始跋涉千山萬水,進行著早期的商貿交易。張騫出使西域後,橫貫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東西聯通,古人通過北方絲綢之路和南方絲綢之路,將絲綢、漆器等商品銷往包括阿富汗在內的西域各地。

絲綢是絲綢之路上最為重要的商品,而四川作為絲綢的起源地之一,與南方絲綢之路、北方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的聯繫都非常緊密。早在秦漢時期,成都夷裡橋南就設有錦官,專門管理蜀錦的織造。東漢魏晉時期,成都已成為中國的織錦中心,現在的錦城、錦江、錦裡等稱呼都因織錦而得名。蜀錦長期聲名遠播,不但銷往大江南北,還通過絲綢之路遠運至當時的西域。例如,漢章帝派遣韂侯李邑護送烏孫國(今哈薩克東南部和吉爾吉斯斯坦)使者,賜大小昆彌以下錦帛。再如,西域都護班超曾贈送貴霜帝國(以今阿富汗為中心並跨據中亞南部和南亞北部)國王錦帛。

中阿兩國山水相依、情誼相連,雙方通過“絲綢之路”不斷展開政治、經濟、文化的往來。本次展覽從一個側面證明了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在歷史上的久遠淵源。隨著四川作為“絲綢之路”交匯點、樞紐地的獨特功能和重要價值的逐漸清晰,四川此後將更加積極主動地匯入“一帶一路”建設發展方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四川力量。

關注我們關注四川廣播電視臺新聞頻率 FM98.1 / FM106.1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