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一首元曲,不寫一個秋字,卻被稱為秋思之祖

悲秋, 是人們面對秋景所產生的一種悲哀憂愁的情緒體驗, 由於秋景(特別是晚秋)多是冷落、蕭瑟、淒暗, 多與黃昏、殘陽、落葉、枯枝相伴, 成為萬物衰亡的象徵, 故秋景一方面確能給人以生理上的寒感, 另一方面又能引發人心之中固有的種種悲哀之情。

宋玉首開中國以悲秋為主要審美體驗形式的感傷主義文學先河, 他通過描寫秋日“草木搖落而變衰”的蕭瑟景象, 抒發自己對人生仕途的失意之感。 宋玉之後悲秋逐漸成為中國文人最為普遍的審美體驗形式之一, 而且將悲秋與身世之歎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杜甫“萬里悲秋常作客”便是一例。

馬致遠有一首小令也是如此。 雖然曲中的意象不算新穎, 所表達的情感也不算新鮮, 但是由於它使用精練的藝術表達方式, 表達出中國文人一種傳統的情感體驗, 因此它獲得了不朽的生命力, 可以引起後世文人的共鳴,

被稱為“秋思之祖”。

天淨沙·秋思

元代: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 但由於元統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 因而一直未能得志。 他幾乎一生都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

他也因之而鬱鬱不志, 困窘潦倒一生。 於是在羈旅途中, 寫下了這首《天淨沙·秋思》。

又是黃昏, 一天快要結束。 夕陽斜掛在山頭欲落還留的樣子, 依依不捨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 眼前的景色真是滿目淒涼, 藤是枯萎的藤, 已經沒有了生命。 樹是千年老樹, 颯颯的西風在吹著它走向風燭殘年。

道是荒涼的古道, 馬是體弱無力的瘦馬。 飄零在天涯海角的人, 面對如此蕭瑟的景色怎麼能不斷腸呢。 你看這小橋、流水、人家都是那麼安詳, 那麼靜謚。 又是那麼溫馨。 而我的家鄉、親人卻又離我那麼遠。 哦, 他們還好嗎?天氣漸漸變冷, 他們加了衣服嗎?買了被子嗎?這一切的一切是都麼讓人牽掛。 既然那麼讓人牽腸掛肚, 我為什麼不早點回去呢?為了所謂的前程嗎?為了那所謂的功名嗎?那功名離我近嗎?遠嗎?京城的路還有多長呢?我又是那麼的迷茫。 在這樣的黃昏中, 在這樣的古道上。 又是這樣蕭瑟的季節。 我是繼續去追求功名呢?還是會去服侍那年老的雙親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
只好滿懷愁緒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

如此蕭瑟的景色讓人滿目淒涼, 又加上安詳, 溫馨的小橋、流水、人家做反襯, 使愁情更為深切, 悲傷更為淒瀝。 寫景之妙盡妙於此也!無愧於“秋思之祖”這一稱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