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財務指標入門系列(一)PE

之前我們同各位聊過基金系列, 反響還不錯, 今天重新開一個小連載, 和大家一起聊聊財務指標的入門。

按積木君的想法, 財務指標就是金融世界的語法。

很多人開口幾十倍PE、幾倍PB, 什麼可轉債、公募ABS, 不瞭解金融的人, 真的完全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

但這層窗戶紙一旦捅破, 其實你會發現, 沒什麼的, 不難。

金融專業人士用這些詞進行交流, 我們只需要多做一件事, 在交流之前, 先搞懂這些詞是什麼意思。

- JIMU -

一、

今天我們來聊聊PE--市盈率。

從字面上理解, “市”就是市值;“盈”就是盈利;“率”就是二者之比。 (PE要拆解也是一樣的邏輯:P就是Price, E就是Earning。 )

所以定義就是:市值:淨利潤, 它可以衡量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

假設一個火鍋店A, 市值:100萬;一年能淨賺10萬, 那麼A的PE就是10。 換句話說說, A公司照這個賺錢速度, 10年就能回本。

所以PE也可以理解為:你投資的股票, 多少年能回本。 回本肯定是越早越好,

對吧?從這個角度考慮, PE越小越好?

沒那麼簡單。

PE作為一個資料指標, 有他自身的局限性。

這裡我們和大家聊聊幾個大家常見的誤區:

二、

誤區一:PE越小越好。

通過資料查詢, 積木君發現A股上有一檔股票叫:ST雲X, PE為1.29。 哇, 看到這裡, 你是不是覺得發現了好東西?

等等, 這個“ST”是啥?

如果你也覺得有點不對勁, 恭喜你, 還真猜對了, ST全稱為‘Special treatment’, 這檔股票因為一直虧損被戴上了“帽子警示”。

那它的PE又是怎麼回事呢?主要是分母“淨利潤”容易耍花樣, 所以你選擇投資標的時, 如果判斷他未來的發展走下坡路, PE再低也千萬不能入手。

再來聊這個ST雲X, 如果單看PE是看不出什麼端倪的, 但如果換成PB, 就能立刻看出問題了, 當然, 我們這篇文章先不著急, 先著重講PE。

三、

誤區二:不同行業的股票, PE放在一起比。

某PE為6的股票A, 和某PE120的股票B放一起, 你會選擇哪個?

答案是:請先搞清楚A、B的領域, 如果兩個股票不屬於同領域, 則比較無意義。

這裡透露一下吧, A為某銀行股, 而B為某互聯網股, 銀行股屬於重資產, 更偏向於用PB估值, 且PE一般很低, 這是銀行股的特徵;而高新科技股往往PE都會比較高, 兩個股的風格差距很大, 非要放一起比較“優劣”, 也不會得到多少有價值的資訊。

一般同行業內的橫向比較是有參考價值的, 或者某檔股票的歷史縱向對比。 很多問題, 確實可以通過資料比較來得出或解決,

但要警惕“關公戰秦瓊”的遊戲。

四、

誤區三:PE只是個靜態指標。

其實PE分三種, 靜態、動態還有滾動。

(1)先看靜態PE:

邏輯:只要今年的年報還沒發佈, 就用去年的年報來計算, 現在即是看17年全年的。 如果是17年年底查看靜態PE, 則靜態只看16年全年的資料, 簡單粗暴, 但滯後性比較強。

(2)動態PE:

邏輯:通過今年現有的時間來倒推未來的淨利潤, 比如18年Q1的資料再乘以4, 估算出全年的淨利潤, 從而得出動態PE。

(3)滾動PE:

邏輯:計算前12個月的淨利潤, 比如18年2月1日看的話, 滾動PE就是17年2月到今年1月的資料。

雖然滾動PE也有瑕疵, 但是在三個PE指標裡, 相對最好。

相信看完以上文章, 你對PE的瞭解應該能算入門了。

之後我們會逐漸講解其他的財務指標, 積木君對於指標的核心思想是:需要去瞭解, 但不能迷信。任何情況都是因時、因勢而定。

賺錢這件大事,就更是這樣了。

- JIMU -

- 點下面,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

但不能迷信。任何情況都是因時、因勢而定。

賺錢這件大事,就更是這樣了。

- JIMU -

- 點下面,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