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從《千里江山圖》卷看王希孟的早年足跡和畫中詩意

《千里江山圖》卷中的長橋

客觀地說, 《千里江山圖》卷不是某一地的寫生圖, 它囊括了畫家王希孟足跡所到地域的景致, 這就給我們細究他所見過的「世面」提供了契機。


按地域劃分《千里江山圖》卷中的景物

最南端的景致是閩東南沿海的仙遊(今屬福建)九鯉湖的雙瀑和四疊瀑, 以及該縣菜溪岩相類似的三層佛塔, 近景水際邊繪有礁石, 遠景還出現了海景氣象;再向西北則是到贛北廬山、鄱陽湖一帶, 取景廬山外廓和鄱陽湖濕地及湖船、民居等;在吳郡, 取景長橋和諸多幹闌式建築;在開封, 將各類漕船、客船收入畫中。

《千里江山圖》卷中的龜形漕船

《清明上河圖》中的漕糧船

需要注意的是:畫中幾個地域性景物的細節, 距離開封越近,

越清晰準確, 距離開封越遠的景物, 則時間越早, 固然形象記憶會出現模糊。 如畫中運河的漕船和客船表現的最為精確, 其次是蘇州的長橋, 再其次就是類似廬山和鄱陽湖的景致, 最次的是福建東南沿海的景觀, 在造型上甚至出現了一些概念化的趨向。 這是不是與畫家王希孟在不同年齡段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形象記憶有關?

《千里江山圖》卷中的客船

《清明上河圖》中的客船

從北宋閩東南到開封的「之」字形交通路線幾乎可以把這些景點連接起來:從閩東南沿海向西北到達廬山、鄱陽湖,

在九江順長江到達潤州(今江蘇鎮江), 沿大運河往南折返到吳郡, 而後沿運河發舟北上至皖北入隋唐大運河再接汴河到宋都開封, 王希孟有可能就讀過途中的某個書院。

《千里江山圖》卷取景地示意圖 地圖轉自《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六冊, 頁四

畫家王希孟十多歲的一生所見所曆, 大致如此。這裡僅僅是根據《千里江山圖》卷裡畫家所熟悉的景物和事物進行比較、排比後所作的一些邏輯分析和判斷,僅供參考而已。

《千里江山圖》卷的詩意

宋徽宗對欲進入翰林圖畫院的應試者有命題作畫的習慣,他喜用唐詩命題,尤其是愛出隱逸之句考學生的畫意。王希孟也不例外,其所作《千里江山圖》卷之命題恐怕也是來源於宋徽宗的一句「隱逸之句」。

根據《千里江山圖》卷的總體氣勢和諸多細節,該圖所傳達的詩意不可能是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或《五老峰》,也不會是王維的《遠公龕》,更不會是其他有關廬山的送別詩。這些詩所詠歎的都是某個具體的名勝或情節,像《千里江山圖》卷這樣的超長巨幅手卷,所描繪的幾乎是整個廬山大境,還包括長江口和部分鄱陽湖,查遍北宋以前吟詠廬山的詩詞,與《千里江山圖》卷畫意最接近的是唐代孟浩然的五言山水詩《彭蠡湖中望廬山》(鄱陽湖古稱「彭蠡湖」)。

茲錄於此,以資驗對:

太虛生月暈,舟子知天風。掛席候明發,渺漫平湖中。

中流見匡阜(一作「遙島」),勢壓九江雄。

黯黮容霽色,崢嶸當曙空。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

久欲追尚子,況茲懷遠公。我來限於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將半,星霜歲欲窮。寄言岩棲者,畢趣當來同。

《千里江山圖》卷局部之“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

王希孟深諳此詩意境,讀透至通,他並不是單純地圖解孟詩,在畫中的「太虛」裡激昂出「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的「崢嶸」氣度,同時也鋪寫了一片在「天風」下「渺漫平湖」的鄱陽大澤。高山平湖在造型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顯露出畫家立足于湖畔仰觀「匡阜」的角度,十分切合詩意。該詩是從晚間的「月暈」寫到「曙空」、「香爐初上日」,孟詩中有色彩:「黯黮容霽色,崢嶸當曙空」,畫家在明亮的「霽色」和暖暖的「曙空」上做足了功夫,青綠山水的色譜最適合鋪染鮮亮的「霽色」,青色染足了高聳著的山峰,以顯「黯黮」和「崢嶸」;畫家用花青加墨通卷淡染天空,在天際邊通體留空,露出一道暖黃的絹色,恰似曙光初映。全卷雲開霧散,這只有在山外才能感受到的廬山大景,完全應了蘇軾題《西林璧》中的一段對廬山認識的名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畫家幾乎不繪宮殿建築,有的是隱逸者的岩棲和崖居之趣。

《千里江山圖》卷局部之“渺漫平湖中”

《千里江山圖》卷局部之“崢嶸當曙空”

圖中所繪時節極為細膩,宿雨晨霽,「香爐初上日」,昨晚的雨水匯成流溪,加快了水磨的運轉,一條條「瀑水噴成虹」,這是一個宿雨過後的晴晨。宋代日趨發達的商業經濟促使人們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形成了早起早行的風氣,甚至五更出行已成習俗。畫中的人們在清晨開始忙碌了,如詩中所雲:「掛席候明發」,有的船已經揚起席帆,還有灑掃庭除的童子、駕舟趕船的乘客、下山趕集的樵夫、上山遠行的馱隊等等。早起的隱士們則呈現出各種不同的悠閒之態:溪堂客話、橋亭臨流、空齋獨坐、會友觀瀑……表達了詩人羡慕廬山高士的隱居生活:「寄言岩棲者,畢趣當來同。」孟浩然十分崇敬曾隱居于此的東漢隱士尚長和東晉高僧惠遠等:「久欲追尚子,況茲懷遠公。」畫家在懸崖之間畫了隱士的「岩棲」之地,在巉岩頂上畫了文人雅士們的崖居生活。

《千里江山圖》卷局部之“掛席候明發”

可以說,無論是宏觀感受廬山之大體大勢,還是微觀描繪詩中的細節,《千里江山圖》卷均捕捉到了孟詩的本質內涵和外在的形象要素,如果《千里江山圖》卷畫的不是這首《彭蠡湖中望廬山》的詩意,則難以找到第二首與之相匹配的詩句了。

《千里江山圖》卷局部之”寄言岩棲者“

《千里江山圖》所描繪更多的還是孟詩的意境:廬山雄秀的詩界,逸者放達的隱境。稍嫌遺憾的是,也許是王希孟尚年少,其藝術語言還不夠豐富,線條尚欠勾勒之功,界畫功底不足,行筆細弱乏力。更由於畫家生活經驗積累有限,出現如滿載貨物的船舶吃水很淺,風帆和舟船的運動方向似乎缺乏一致,人物活動缺乏組織和聯繫,沒有中心碼頭等等常識性錯誤。然而,瑕不掩瑜,這畢竟是一個十七八歲少年的初作,在他之後,古代山水畫壇幾乎沒有一幅青綠山水畫的氣勢和境界達到如此不凡的氣度和高度,他已經將生活中的現實與理想中的虛幻有機地融合為一體了。

原文作者:《<千里江山圖>卷的實景與詩意》-餘輝(作者系故宮博物院研究室研究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

《紫禁城》官方授權,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李唐可比李思訓——宋高宗與李唐《采薇圖》

大致如此。這裡僅僅是根據《千里江山圖》卷裡畫家所熟悉的景物和事物進行比較、排比後所作的一些邏輯分析和判斷,僅供參考而已。

《千里江山圖》卷的詩意

宋徽宗對欲進入翰林圖畫院的應試者有命題作畫的習慣,他喜用唐詩命題,尤其是愛出隱逸之句考學生的畫意。王希孟也不例外,其所作《千里江山圖》卷之命題恐怕也是來源於宋徽宗的一句「隱逸之句」。

根據《千里江山圖》卷的總體氣勢和諸多細節,該圖所傳達的詩意不可能是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或《五老峰》,也不會是王維的《遠公龕》,更不會是其他有關廬山的送別詩。這些詩所詠歎的都是某個具體的名勝或情節,像《千里江山圖》卷這樣的超長巨幅手卷,所描繪的幾乎是整個廬山大境,還包括長江口和部分鄱陽湖,查遍北宋以前吟詠廬山的詩詞,與《千里江山圖》卷畫意最接近的是唐代孟浩然的五言山水詩《彭蠡湖中望廬山》(鄱陽湖古稱「彭蠡湖」)。

茲錄於此,以資驗對:

太虛生月暈,舟子知天風。掛席候明發,渺漫平湖中。

中流見匡阜(一作「遙島」),勢壓九江雄。

黯黮容霽色,崢嶸當曙空。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

久欲追尚子,況茲懷遠公。我來限於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將半,星霜歲欲窮。寄言岩棲者,畢趣當來同。

《千里江山圖》卷局部之“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

王希孟深諳此詩意境,讀透至通,他並不是單純地圖解孟詩,在畫中的「太虛」裡激昂出「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的「崢嶸」氣度,同時也鋪寫了一片在「天風」下「渺漫平湖」的鄱陽大澤。高山平湖在造型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顯露出畫家立足于湖畔仰觀「匡阜」的角度,十分切合詩意。該詩是從晚間的「月暈」寫到「曙空」、「香爐初上日」,孟詩中有色彩:「黯黮容霽色,崢嶸當曙空」,畫家在明亮的「霽色」和暖暖的「曙空」上做足了功夫,青綠山水的色譜最適合鋪染鮮亮的「霽色」,青色染足了高聳著的山峰,以顯「黯黮」和「崢嶸」;畫家用花青加墨通卷淡染天空,在天際邊通體留空,露出一道暖黃的絹色,恰似曙光初映。全卷雲開霧散,這只有在山外才能感受到的廬山大景,完全應了蘇軾題《西林璧》中的一段對廬山認識的名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畫家幾乎不繪宮殿建築,有的是隱逸者的岩棲和崖居之趣。

《千里江山圖》卷局部之“渺漫平湖中”

《千里江山圖》卷局部之“崢嶸當曙空”

圖中所繪時節極為細膩,宿雨晨霽,「香爐初上日」,昨晚的雨水匯成流溪,加快了水磨的運轉,一條條「瀑水噴成虹」,這是一個宿雨過後的晴晨。宋代日趨發達的商業經濟促使人們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形成了早起早行的風氣,甚至五更出行已成習俗。畫中的人們在清晨開始忙碌了,如詩中所雲:「掛席候明發」,有的船已經揚起席帆,還有灑掃庭除的童子、駕舟趕船的乘客、下山趕集的樵夫、上山遠行的馱隊等等。早起的隱士們則呈現出各種不同的悠閒之態:溪堂客話、橋亭臨流、空齋獨坐、會友觀瀑……表達了詩人羡慕廬山高士的隱居生活:「寄言岩棲者,畢趣當來同。」孟浩然十分崇敬曾隱居于此的東漢隱士尚長和東晉高僧惠遠等:「久欲追尚子,況茲懷遠公。」畫家在懸崖之間畫了隱士的「岩棲」之地,在巉岩頂上畫了文人雅士們的崖居生活。

《千里江山圖》卷局部之“掛席候明發”

可以說,無論是宏觀感受廬山之大體大勢,還是微觀描繪詩中的細節,《千里江山圖》卷均捕捉到了孟詩的本質內涵和外在的形象要素,如果《千里江山圖》卷畫的不是這首《彭蠡湖中望廬山》的詩意,則難以找到第二首與之相匹配的詩句了。

《千里江山圖》卷局部之”寄言岩棲者“

《千里江山圖》所描繪更多的還是孟詩的意境:廬山雄秀的詩界,逸者放達的隱境。稍嫌遺憾的是,也許是王希孟尚年少,其藝術語言還不夠豐富,線條尚欠勾勒之功,界畫功底不足,行筆細弱乏力。更由於畫家生活經驗積累有限,出現如滿載貨物的船舶吃水很淺,風帆和舟船的運動方向似乎缺乏一致,人物活動缺乏組織和聯繫,沒有中心碼頭等等常識性錯誤。然而,瑕不掩瑜,這畢竟是一個十七八歲少年的初作,在他之後,古代山水畫壇幾乎沒有一幅青綠山水畫的氣勢和境界達到如此不凡的氣度和高度,他已經將生活中的現實與理想中的虛幻有機地融合為一體了。

原文作者:《<千里江山圖>卷的實景與詩意》-餘輝(作者系故宮博物院研究室研究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

《紫禁城》官方授權,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李唐可比李思訓——宋高宗與李唐《采薇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