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對孩子的傷害究竟需要多大,才能讓你麻木錯誤的母愛清醒?

大家都在說, 有種“家庭式的潑涼水”, 可以毀掉一個孩子。

大家也說, 有種“都是為你好的母愛”, 其實都是在控制孩子。

……

我覺得這樣錯誤的母愛離我很遠。

當孩子對我說:

“媽媽, 你只要不生氣, 不用給我買樂高。 ”

“媽媽, 你真的不管我了嗎?”

“媽媽, 下次我會做好的。 你相信我好嗎?你為什麼總是不相信我!”

“媽媽, 你每天都生氣, 沒有哪一天不生氣的。 ”

“我是全世界最可憐的孩子, 你是世界最壞的媽媽。 ”

“我做什麼都是錯的。 ”

“媽媽我可以這樣寫嗎?”

……

我仍舊覺得沒有察覺我的語言和行為有什麼不妥。

直到有一天, 在一節英語互動課上, 老師問每個小朋友, 你喜歡自己嗎?喜歡什麼?有的孩子孩子回答:我喜歡自己漂亮, 喜歡自己溫柔, 喜歡自己友善, 喜歡自己帥氣……然而, 有個孩子的回答是:不喜歡自己。 老師以為聽錯了, 再三確認, 他都說不喜歡。 事後, 我問他, 為什麼不喜歡自己呢?他說:覺得自己不夠好,

沒做到媽媽的要求的好。

如果孩子對你這樣一句話, 是不是心都要碎了。 到底自己做過什麼, 竟然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夠好, 不值得被愛呢?

然而這個孩子是我的兒子。 當晚, 我幾乎處於失眠狀態, 我一直在回憶我們相處 的時間, 我到底說過什麼做過什麼?我一直以為我在養育孩子上非常注意, 無論是語言或者行為。 孩子的潛意識的反應, 擊碎了我所有養育上的自信, 也讓我整理思緒, 反思自己的行為。

讀過那麼多的親子教育的書, 然而我不經意間還是沒有繞過那些坑——

不尊重孩子的感受

你知道, 清楚尊重孩子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和實際的尊重究竟有多遠嗎?

尊重孩子是什麼?是無論在什麼情況下, 先關注孩子的感受。 不是在孩子和朋友有衝突時, 一上來就對孩子不分青紅的責駡, 而是問清楚情況, 感受孩子的情緒後再來解決問題;不是在孩子不小心打碎東西時劈頭蓋臉的責怪, 而要看到孩子做錯事的不安與愧疚;不是孩子不願意跟別人打招呼,

你趕緊給孩子貼個內向的標籤, 或者威脅式的告訴他, 你這樣沒人願意跟你玩……

這些, 大多數注意親子教育的父母估計都倒背如流。 例如朋友正在刷屏的”北大畢業美國留學生萬字長文數落父母”的故事。 父母就是按照書來養育孩子的, 然而, 總懂得一味的大方向的要求孩子, 卻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感受, 就是一次次的所謂的“你應該按這個規則來做”, 將孩子越推越遠。

捫心自問, 我們大多數時候雖不至於如此嚴重, 但或多或少都踩著“地雷”。 回憶起我和孩子的相處, 我不經意間就會忽略孩子的感受。 例如孩子和妹妹有了衝突, 因為自己太累直接就對孩子吼到, 你就不能讓讓妹妹嗎?當孩子因為想要跟我討論某件事情,

而沒有專心做好手邊的作業, 我經常會不耐煩地傾聽, 直接要求孩子趕緊好好寫作業;孩子跟朋友有矛盾不開心時, 我非但沒有安撫他受傷的心還經常輕描淡寫地說:沒事, 等下你們就好了;有時候他做錯了某件事, 我也沒有耐心聽他解釋完事情的經過, 就開始情緒起伏地開始責備孩子;有時候孩子起床或洗澡太慢, 我直接就開始就貼標籤, 你怎麼總是那麼慢呢?……

是的, 多數時間自己會控制情緒, 但自己有時控制不了洪荒之力時, 孩子就不得不挨駡受批, 到最後, 孩子哭著說:媽媽, 你相信我嘛, 我以後不這樣了。 孩子還處在情緒中, 表現出來是大哭, 而我則責怪孩子趕緊行動就好, 哭什麼呢?於是孩子越哭, 大人越暴躁!

對!哭什麼?大多數父母厭惡孩子哭,卻不知道孩子究竟怎麼哭?他到底是什麼感受?大人糾結于事,卻忘了人才是最重要的。你對孩子越暴躁,孩子的情緒也會變得更加暴躁不受控制,最終的結果就是:將來孩子的心也會離你越來越遠!

否定孩子而不自知

是的,不尊重孩子的感受,已經夠傷害孩子了,然而還有很多還在以“所謂的高標準”來要求孩子,對孩子的句式就是:你怎麼就不能……

你怎麼就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大大方方呢?你怎麼就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細心一點呢?你怎麼就不能像男孩子一點呢整天哭哭啼啼的,你怎麼……或者,句式不一樣,但意思一樣,就是你這樣不好,你應該像誰一樣。

這樣的句式之後,孩子會怎樣?孩子認為:我做什麼都是錯的。我什麼都做不好!因為無論做了什麼,都打不到父母的要求。

回想起來,我自己經常就不經意間脫口而出:

孩子美滋滋地畫了一幅畫,我不經意地說:哦,這個佈局太呆板了;哦,那麼看不到主體;考試回來,三門兩個100,爸爸糾結于怎麼數學那麼簡單的題都錯了呢,還自以為很正確地說:幹的不錯,這次數學差一點點100分,下次細心點就是100分了。……

諸如此類。

你以為是小小的事情,或者還美其名曰:不讓孩子翹尾巴。其實,這就是家庭式潑涼水,潑了還不自知。

有些父母的語言上甚至帶著某種“糾正式”的攻擊:

你這孩子怎麼不聽呢?說過多少次了!

你這孩子怎麼就是不細心呢?再這樣是不是要松松皮肉才記得?

你再怎麼優秀,連跟人都不會打招呼,就是不優秀!

非常擅長責備否定孩子的我們,自以為是的覺得在幫助孩子,忙著否定孩子的錯誤,糾正孩子的行為,須不知從根本上從情感上孤立了孩子,也從根本上損害了孩子的自信心。

不尊重孩子的感受,總是否定孩子,即使孩子有成績時,也不鼓勵孩子,如果這些坑你都踩了,請趕緊清醒清醒,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愛而不是苛求,需要的鼓勵而不是否定。如果孩子天天活在父母的臉色中,成天縮頭縮尾;孩子活在父母的否定中,孩子連自己都不敢相信。這樣的未來你敢想像嗎?”北大畢業美國留學生萬字長文數落父母”的案例就是最好的詮釋。

當然,這一切都還來及改正!不要讓更多對孩子的傷害來為你的錯誤行為買單!及時止損才是正道——這是我對自己說的,也是所有父母該提醒自己的。

文/範恒杏(頭條認證自媒體、家庭美育推廣人、豆瓣親子專欄作者、品酒師。編著出版有《葡萄酒課》)

更多請關注 頭條號/微信公眾號 全職媽媽育兒筆記

大人越暴躁!

對!哭什麼?大多數父母厭惡孩子哭,卻不知道孩子究竟怎麼哭?他到底是什麼感受?大人糾結于事,卻忘了人才是最重要的。你對孩子越暴躁,孩子的情緒也會變得更加暴躁不受控制,最終的結果就是:將來孩子的心也會離你越來越遠!

否定孩子而不自知

是的,不尊重孩子的感受,已經夠傷害孩子了,然而還有很多還在以“所謂的高標準”來要求孩子,對孩子的句式就是:你怎麼就不能……

你怎麼就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大大方方呢?你怎麼就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細心一點呢?你怎麼就不能像男孩子一點呢整天哭哭啼啼的,你怎麼……或者,句式不一樣,但意思一樣,就是你這樣不好,你應該像誰一樣。

這樣的句式之後,孩子會怎樣?孩子認為:我做什麼都是錯的。我什麼都做不好!因為無論做了什麼,都打不到父母的要求。

回想起來,我自己經常就不經意間脫口而出:

孩子美滋滋地畫了一幅畫,我不經意地說:哦,這個佈局太呆板了;哦,那麼看不到主體;考試回來,三門兩個100,爸爸糾結于怎麼數學那麼簡單的題都錯了呢,還自以為很正確地說:幹的不錯,這次數學差一點點100分,下次細心點就是100分了。……

諸如此類。

你以為是小小的事情,或者還美其名曰:不讓孩子翹尾巴。其實,這就是家庭式潑涼水,潑了還不自知。

有些父母的語言上甚至帶著某種“糾正式”的攻擊:

你這孩子怎麼不聽呢?說過多少次了!

你這孩子怎麼就是不細心呢?再這樣是不是要松松皮肉才記得?

你再怎麼優秀,連跟人都不會打招呼,就是不優秀!

非常擅長責備否定孩子的我們,自以為是的覺得在幫助孩子,忙著否定孩子的錯誤,糾正孩子的行為,須不知從根本上從情感上孤立了孩子,也從根本上損害了孩子的自信心。

不尊重孩子的感受,總是否定孩子,即使孩子有成績時,也不鼓勵孩子,如果這些坑你都踩了,請趕緊清醒清醒,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愛而不是苛求,需要的鼓勵而不是否定。如果孩子天天活在父母的臉色中,成天縮頭縮尾;孩子活在父母的否定中,孩子連自己都不敢相信。這樣的未來你敢想像嗎?”北大畢業美國留學生萬字長文數落父母”的案例就是最好的詮釋。

當然,這一切都還來及改正!不要讓更多對孩子的傷害來為你的錯誤行為買單!及時止損才是正道——這是我對自己說的,也是所有父母該提醒自己的。

文/範恒杏(頭條認證自媒體、家庭美育推廣人、豆瓣親子專欄作者、品酒師。編著出版有《葡萄酒課》)

更多請關注 頭條號/微信公眾號 全職媽媽育兒筆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