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這3種常見的茶葉,居然是烹飪的好“佐料”

作為飲品, 茶葉早已風靡全球, 但作為配料入菜卻很少有人知道。

其實, “吃茶”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東漢壺居士在《食忌》中寫道:“苦茶久食為化,

與韭同食, 令人增重。 ”

茶葉不但能給菜肴帶來獨特的香味, 還有解膩的作用。 《生命時報》邀請專家, 告訴你茶葉入菜的烹調訣竅。

受訪專家

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理事長 江用文

濟南大學營養學副教授 綦翠華

茶葉入菜好處多

茶膳, 即將茶葉、茶湯、茶粉摻入其他食物製成菜品、點心等。

1、富含多種營養

江用文介紹, 茶葉富含氨基酸、蛋白質、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 但其中60%~70%的維生素是不溶于水但溶於油脂的。

如果將茶與食用油一起烹飪菜肴, 可以使人體攝入更多的維生素A、D、E、K及胡蘿蔔素等, 更利於茶葉抗衰老、保護心腦血管等作用的發揮。

2、去腥去油膩

有研究表明, 茶葉中的兒茶素對腥氣有抑制作用, 類黃酮則可以去除各種異味, 其中的磷脂、氨基酸可起到調節脂肪代謝的作用。

因此, 燉肉時加入茶湯或撒點茶葉, 可以去腥去油膩。

3、增色增香

茶葉本身也有一定的味道, 可以為食物增加香氣。

例如, 我們常吃的茶葉蛋, 就是利用茶葉來提味的最樸素“茶膳”;名菜“龍井蝦仁”,

也是汲取茶葉的清香和利用其碧綠的顏色為整道菜增色。

不同茶葉的烹調訣竅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茶性, 適合搭配的食材也不同。 以下三種常見的茶葉各有烹飪好搭檔:

綠茶

綠茶是非發酵茶, 性涼, 宜與口味清淡的菜搭配, 如豆腐、蝦仁等食材。

西湖龍井、黃山毛峰和碧螺春等茶, 茶葉嫩而香、口感好, 適合烹製清新淡雅的菜肴, 如龍井蝦仁、綠茶肉末豆腐等。

做龍井蝦仁時, 需先將茶葉泡開, 在蝦仁七成熟時, 將茶葉連汁倒入鍋中, 然後放入黃酒、少許鹽, 翻炒至熟。

製作豆腐時直接將磨成末的綠茶鋪在已經做好的肉末豆腐上即可。

做清蒸魚時, 加入少量綠茶, 能利用其中高含量的茶多酚去腥味, 綠茶湯顏色較淺, 也不會加深菜的色澤。

紅茶

紅茶是全發酵茶, 適合與口味重、色澤重的菜肴搭配, 比如, 熱性的牛肉。

紅茶口感偏苦、澀, 適用於口味重、色澤重的菜肴, 可以去腥解膩, 還具有一定的養胃護胃作用, 如紅茶蒸鱖魚、紅茶雞丁等。

蒸魚時, 將茶葉洗淨, 跟其他調料一起, 一部分放入魚腹中, 一部分撒在魚身上, 蒸熟即可。

做紅茶雞丁時, 可以先將紅茶炒一下盛出來, 待雞丁快炒熟時再加入炒好的紅茶翻炒。

做紅燒肉時, 可將5克左右的紅茶與其他調料一起放入, 利於菜品著色。

烏龍茶

烏龍茶是半發酵茶, 性溫, 香氣濃烈持久, 適合與油膩的菜肴搭配,如雞鴨肉,使做出的菜肴香而不膩。

烏龍茶香氣濃烈持久、甘醇爽口,且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

做鐵觀音燉鴨時,可以直接將泡過鐵觀音的茶湯加到水裡燉鴨。

專家提醒,茶葉含有酚類、茶黃素等苦澀味物質,烹飪時要掌握好數量,如果量過多,菜肴會帶有苦澀味。

茶葉與原料的比例一般控制在1比100左右,大家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進行調整。

此外,茶葉在存放過程中,很多酸類、酯類、醇類物質會逐漸氧化,使功效成分減少,色香味也大打折扣,做菜肴最好選用新茶、嫩茶。▲

本期編輯:王曉晴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適合與油膩的菜肴搭配,如雞鴨肉,使做出的菜肴香而不膩。

烏龍茶香氣濃烈持久、甘醇爽口,且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

做鐵觀音燉鴨時,可以直接將泡過鐵觀音的茶湯加到水裡燉鴨。

專家提醒,茶葉含有酚類、茶黃素等苦澀味物質,烹飪時要掌握好數量,如果量過多,菜肴會帶有苦澀味。

茶葉與原料的比例一般控制在1比100左右,大家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進行調整。

此外,茶葉在存放過程中,很多酸類、酯類、醇類物質會逐漸氧化,使功效成分減少,色香味也大打折扣,做菜肴最好選用新茶、嫩茶。▲

本期編輯:王曉晴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