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內黃這個廟會榮登河南九大廟會之列

文化在民間

……

臘月裡來是新年, 年底過節出去玩

要問小編推薦哪, 河南廟會當屬前

廟會, 又稱“廟市”或“節場”, 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

而河南廟會, 不僅是中原傳統文化的代表, 更富有傳統民俗過年的特色。

01淮陽太昊陵廟會

時間:農曆二月二日至三月三日

座標:周口市淮陽縣

特色小吃:龍湖鯉魚、馮塘耿氏熏雞、 龍湖燒蒲菜、方布袋燒雞和方布袋豆腐皮等

“太昊陵廟會”又稱“人祖廟”, 其聲勢之大、會期之長, 乃中原地區廟會所獨有, 被世界吉尼斯總部命名為“單日參會人數最多的古廟會”。

太昊陵廟會有兩個獨特之處, 一是“擔經挑”, 二是“泥泥狗”。

“擔經挑”也稱“擔花籃”, 據說是從“萬古龍花會”流傳下來的原始祭祀舞蹈。

而廟會上, 隨處可見的“泥泥狗”, 也稱“太吳陵狗”、“陵狗”, 其色彩鮮豔, 吹之有聲, 且造型多樣, 斑鳩、蛇、蛙、獨角獸、雙頭狗、人面猴、抱桃猴、草帽老虎、龜、燕……形態各異, 栩栩如生, 雜耍、舞獅、龍燈、竹馬、旱船……應有盡有。

02開封萬歲山春節大廟會

時間:農曆初一至十六

座標:開封市萬歲山

當地特色小吃:小籠包子、炒涼粉、炒紅薯泥、黃燜魚、杏仁茶、胡辣湯、麻辣花生、鍋貼、水煎包、餛飩、江米甜酒等

萬歲山春節大廟會, 被媒體譽為:“中原最超值廟會”、“中國最具魅力廟會”。 作為中原地區陣容最強、影響力最大的廟會, 萬歲山春節大廟會以年味氣氛濃、演出規模大、開封小吃多、娛樂活動獨特等特色區別于傳統廟會,

每年都吸引遊客百萬余人次。

每年廟會期間景區都會斥鉅資邀請國內外眾多表演團體傾情加盟, 飛車、舞獅、戲曲、歌舞, 雜技、馴獸……近百場節目演出, 群英薈萃, 精彩紛呈, 讓人流連忘返。 更有糖人、剪紙、蠟染、臉譜、釀酒、刻字等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景區內展出。 民俗手工藝傳承人每天在現場為遊客表演手工技藝, 展示宋代傳統民俗手工藝絕活, 讓遊客在觀看的同時還可以現場參與互動, 感受千年文化傳承。

03浚縣廟會

時間: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二

座標:鶴壁市浚縣

特色小吃:淇縣鯉魚、淇縣纏絲雞蛋、角場營元宵、僧帽雙瓤燒餅、浚縣子饃等

“浚縣廟會”又稱“浚縣正月古廟會”,起源于後趙皇帝石勒開鑿伾山大佛時期,迄今已有1600年歷史,素有“華北第一大古廟會”之稱,且與山東泰山廟會、山西白雲山廟會、北京妙峰山廟會並稱為“華北地區四大廟會”。2014年11月,“浚縣正月古廟會”還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每年的古廟會都會迎來海內外的大量遊客,其聲勢浩大,日客流量高達20萬人,曾有一德國民俗學者逛過廟會後稱“浚縣廟會”為“中國的狂歡節”。

每年的正月十六是古廟會的最高潮,這一天民間社火隊及一些藝術表演團體在大伾東山大佛,浮丘西山的雲霞仙子之間游走,踩高蹺、耍獅子、舞龍、跑旱船、放火銃、耍雜技、唱戲曲……延綿十裡,鑼鼓震天,熱鬧非凡,形成一道十分亮麗的中原文化景觀。

每年廟會期間,商家趕集,人流如潮,還是一個觀瞻豫北一帶純樸民風民俗的絕好機會。色彩斑斕且地方人文特色濃郁的泥咕咕更是浚縣古城一大特色,泥咕咕歷史久遠、造型古樸、誇張別致,被民俗學專家稱為“歷史的活化石”。

如今經過修復的浚縣古城更是一個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遊玩聖地,從清晨到日暮,從暖春到寒冬,一步一景,處處皆風光。

你,確定今年不來嗎?

04道口火神廟會

時間:農曆正月二十七至二十九

座標:安陽市滑縣道口鎮

當地特色小吃:道口燒雞、煎炒涼粉、竹葉粽子、冰糖葫蘆、牛肉火燒等

作為黃河以北“正月最後一個廟會”——“道口火神廟會”,距今已有700餘年的歷史。每年廟會期間,道口鎮到處人山人海,男女老少齊上陣,載歌載舞慶盛世,背閣、踩高蹺、舞獅子、劃旱船、做泥猴、抬閣、扭秧歌、武術表演等傳統民俗表演和民間手工藝品在這裡集中亮相,濃郁的民族特色吸引著眾多遊客觀賞遊玩。

當地人常說,“東南西北都看遍,不如道口古會轉一轉”。到底怎麼樣,不如你來看一看。

05鄭州城隍廟會

時間:農曆三月初一至三月二十八

座標:鄭州市商城路東段

特色小吃:大鄭州是個移民城市,山南地北的口味在這裡均有蹤影。

“鄭州城隍廟會”又稱“城隍靈佑侯廟會”,是鄭州市的古廟會。據說,漢高祖劉邦三年(西元前204年),項羽圍劉邦于滎陽,危難之中,紀信冒充漢王,使劉邦得以逃走,紀信被項羽活活燒死。後人為悼念這位忠義之士,便選其為鄭州城隍廟裡的城隍,廟會期間,地方組織演戲、玩社火等以祭奠城隍神靈。

廟會期間,戲曲演唱、秧歌隊、盤鼓隊表演,嗩呐演奏、民間剪紙藝術、黃河澄泥硯、南陽的烙畫、淮陽的泥泥狗、歷代青銅器、錢幣,紫砂各大系列展,專家現場文物鑒定……應有盡有,為千年古廟增添了新的藝術魅力。

06登封中嶽古廟會

時間:農曆三月初十和農曆十月初十

座標:登封市城東4公里處

特色小吃:芝麻焦蓋燒餅、牛舌頭鍋盔、夾心麵條等

“中嶽古廟會”是融民間藝術、宗教信仰、物資交流、文化娛樂為一體的漢族傳統民俗文化盛會,會期長達10天,每日遊客高達20萬人次。

廟會至今仍保留著許多古老的漢族民俗文化,如“拴娃娃”、拜乾爹、摸鐵人等。廟會上還有舞獅子、劃旱船、踩高蹺、火龍舞等越來越稀少的民間藝術舞蹈表演,還可見到具有濃烈信仰色彩的各種紀念品“吉祥物”,如各種長命鎖、玉如意、寶葫蘆、香袋、避邪劍、生肖石等。

07商丘芒山古廟會

時間:農曆三月廿日

座標:永城市芒山鎮

特色小吃:歸德府的水激饃、冉家五香糟魚、蝦子燒素、郭村燒雞、松月牌白糖豆腐乳、古宋牌醬包瓜、雞爪麻花、虞城黑京果、麻花莊麻花、賈寨豆腐乾、寧陵杠子饃等

“芒碭山古廟會”起源于唐而興于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豫魯蘇皖四省結合部數百公里內最大的千年古廟會,素有“中原廟會第一鄉”的美譽,集商貿、旅遊、文化、宗教、美食於一體,是充滿濃厚地方特色的中國民俗文化盛會。

永城大饒、梆子、柳琴、墜子為廟會增添了無限色彩;馬戲團、馴獸團、雜技團、武術氣功表演團,把廟會聲勢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而頗具現代潮流的歌舞表演又賦予了古廟會一些時代氣息,使人油然而生一種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抬花轎、捏泥人、走迷宮、投壺等各種體現漢文化特色的古代娛樂活動,更迎合了現代人追求返古文化的心理。

08內黃高王廟會

時間:農曆三月初十和農曆十月初十

座標:安陽市內黃縣二帝陵

特色小吃:內黃灌腸、梁莊狀饃、馬蹄燒餅、紅棗粉等

“高王廟會”,也俗稱“高王廟”。2002年三月十八日,內黃縣人民政府為緬懷聖祖功德,弘揚華夏文化,在顓頊帝嚳陵公祭顓頊、帝嚳二帝,並由此列為定制。每年此時,國家、省市領導,社會知名人士以及數十成來自四面八方的群眾,雲集帝陵,緬懷先祖。

舞龍、舞獅、秧歌、抬閣、背閣、高蹺等獨具特色的地方民間文藝表演,還有雜技表演、動物表演、武術表演,吸引了大量遊人駐足觀看。景區內也推出免費的古裝祭祀表演,演出的場地多達十幾處,整個廟會一派熱鬧景象。

09濮陽舜帝故里廟會

時間:農曆正月十八至正月廿十一

座標:濮陽市五星鄉堌堆村

特色小吃:裹涼皮、棗鍋盔、糟魚、雞窩燒餅等

相傳,農曆正月十八是“五帝”之一的舜帝的生日,每年這一天無論天氣如何、路途遠近,方圓百里的群眾都要雲集在瑕丘祭奠中華人文始祖,歷時三天,盛況空前。

趕廟會者只需掏出7元錢,便可在同一大鍋裡吃飯。當地人趕廟會是要起大早,小車推著胡辣湯鍋子,毛驢馱著瓜果菜蔬,吹糖人兒的,賣油煎餑餑的,趕著驢群上牲口市的……一個個都興沖沖地趕著去廟會占攤位兒。據瞭解,為向後人弘揚團結精神,“萬人同吃一鍋飯”的廟會傳統已沿襲了一千多年。

無論何種形式、無論何種玩法,廟會寄託的都是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看完這些,你知道過年廟會要選哪家了嗎?

-END-

“浚縣廟會”又稱“浚縣正月古廟會”,起源于後趙皇帝石勒開鑿伾山大佛時期,迄今已有1600年歷史,素有“華北第一大古廟會”之稱,且與山東泰山廟會、山西白雲山廟會、北京妙峰山廟會並稱為“華北地區四大廟會”。2014年11月,“浚縣正月古廟會”還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每年的古廟會都會迎來海內外的大量遊客,其聲勢浩大,日客流量高達20萬人,曾有一德國民俗學者逛過廟會後稱“浚縣廟會”為“中國的狂歡節”。

每年的正月十六是古廟會的最高潮,這一天民間社火隊及一些藝術表演團體在大伾東山大佛,浮丘西山的雲霞仙子之間游走,踩高蹺、耍獅子、舞龍、跑旱船、放火銃、耍雜技、唱戲曲……延綿十裡,鑼鼓震天,熱鬧非凡,形成一道十分亮麗的中原文化景觀。

每年廟會期間,商家趕集,人流如潮,還是一個觀瞻豫北一帶純樸民風民俗的絕好機會。色彩斑斕且地方人文特色濃郁的泥咕咕更是浚縣古城一大特色,泥咕咕歷史久遠、造型古樸、誇張別致,被民俗學專家稱為“歷史的活化石”。

如今經過修復的浚縣古城更是一個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遊玩聖地,從清晨到日暮,從暖春到寒冬,一步一景,處處皆風光。

你,確定今年不來嗎?

04道口火神廟會

時間:農曆正月二十七至二十九

座標:安陽市滑縣道口鎮

當地特色小吃:道口燒雞、煎炒涼粉、竹葉粽子、冰糖葫蘆、牛肉火燒等

作為黃河以北“正月最後一個廟會”——“道口火神廟會”,距今已有700餘年的歷史。每年廟會期間,道口鎮到處人山人海,男女老少齊上陣,載歌載舞慶盛世,背閣、踩高蹺、舞獅子、劃旱船、做泥猴、抬閣、扭秧歌、武術表演等傳統民俗表演和民間手工藝品在這裡集中亮相,濃郁的民族特色吸引著眾多遊客觀賞遊玩。

當地人常說,“東南西北都看遍,不如道口古會轉一轉”。到底怎麼樣,不如你來看一看。

05鄭州城隍廟會

時間:農曆三月初一至三月二十八

座標:鄭州市商城路東段

特色小吃:大鄭州是個移民城市,山南地北的口味在這裡均有蹤影。

“鄭州城隍廟會”又稱“城隍靈佑侯廟會”,是鄭州市的古廟會。據說,漢高祖劉邦三年(西元前204年),項羽圍劉邦于滎陽,危難之中,紀信冒充漢王,使劉邦得以逃走,紀信被項羽活活燒死。後人為悼念這位忠義之士,便選其為鄭州城隍廟裡的城隍,廟會期間,地方組織演戲、玩社火等以祭奠城隍神靈。

廟會期間,戲曲演唱、秧歌隊、盤鼓隊表演,嗩呐演奏、民間剪紙藝術、黃河澄泥硯、南陽的烙畫、淮陽的泥泥狗、歷代青銅器、錢幣,紫砂各大系列展,專家現場文物鑒定……應有盡有,為千年古廟增添了新的藝術魅力。

06登封中嶽古廟會

時間:農曆三月初十和農曆十月初十

座標:登封市城東4公里處

特色小吃:芝麻焦蓋燒餅、牛舌頭鍋盔、夾心麵條等

“中嶽古廟會”是融民間藝術、宗教信仰、物資交流、文化娛樂為一體的漢族傳統民俗文化盛會,會期長達10天,每日遊客高達20萬人次。

廟會至今仍保留著許多古老的漢族民俗文化,如“拴娃娃”、拜乾爹、摸鐵人等。廟會上還有舞獅子、劃旱船、踩高蹺、火龍舞等越來越稀少的民間藝術舞蹈表演,還可見到具有濃烈信仰色彩的各種紀念品“吉祥物”,如各種長命鎖、玉如意、寶葫蘆、香袋、避邪劍、生肖石等。

07商丘芒山古廟會

時間:農曆三月廿日

座標:永城市芒山鎮

特色小吃:歸德府的水激饃、冉家五香糟魚、蝦子燒素、郭村燒雞、松月牌白糖豆腐乳、古宋牌醬包瓜、雞爪麻花、虞城黑京果、麻花莊麻花、賈寨豆腐乾、寧陵杠子饃等

“芒碭山古廟會”起源于唐而興于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豫魯蘇皖四省結合部數百公里內最大的千年古廟會,素有“中原廟會第一鄉”的美譽,集商貿、旅遊、文化、宗教、美食於一體,是充滿濃厚地方特色的中國民俗文化盛會。

永城大饒、梆子、柳琴、墜子為廟會增添了無限色彩;馬戲團、馴獸團、雜技團、武術氣功表演團,把廟會聲勢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而頗具現代潮流的歌舞表演又賦予了古廟會一些時代氣息,使人油然而生一種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抬花轎、捏泥人、走迷宮、投壺等各種體現漢文化特色的古代娛樂活動,更迎合了現代人追求返古文化的心理。

08內黃高王廟會

時間:農曆三月初十和農曆十月初十

座標:安陽市內黃縣二帝陵

特色小吃:內黃灌腸、梁莊狀饃、馬蹄燒餅、紅棗粉等

“高王廟會”,也俗稱“高王廟”。2002年三月十八日,內黃縣人民政府為緬懷聖祖功德,弘揚華夏文化,在顓頊帝嚳陵公祭顓頊、帝嚳二帝,並由此列為定制。每年此時,國家、省市領導,社會知名人士以及數十成來自四面八方的群眾,雲集帝陵,緬懷先祖。

舞龍、舞獅、秧歌、抬閣、背閣、高蹺等獨具特色的地方民間文藝表演,還有雜技表演、動物表演、武術表演,吸引了大量遊人駐足觀看。景區內也推出免費的古裝祭祀表演,演出的場地多達十幾處,整個廟會一派熱鬧景象。

09濮陽舜帝故里廟會

時間:農曆正月十八至正月廿十一

座標:濮陽市五星鄉堌堆村

特色小吃:裹涼皮、棗鍋盔、糟魚、雞窩燒餅等

相傳,農曆正月十八是“五帝”之一的舜帝的生日,每年這一天無論天氣如何、路途遠近,方圓百里的群眾都要雲集在瑕丘祭奠中華人文始祖,歷時三天,盛況空前。

趕廟會者只需掏出7元錢,便可在同一大鍋裡吃飯。當地人趕廟會是要起大早,小車推著胡辣湯鍋子,毛驢馱著瓜果菜蔬,吹糖人兒的,賣油煎餑餑的,趕著驢群上牲口市的……一個個都興沖沖地趕著去廟會占攤位兒。據瞭解,為向後人弘揚團結精神,“萬人同吃一鍋飯”的廟會傳統已沿襲了一千多年。

無論何種形式、無論何種玩法,廟會寄託的都是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看完這些,你知道過年廟會要選哪家了嗎?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