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成都時下兩大發展勢頭最猛區域,現狀卻“冰火兩重天”

導語:

人們都說, 2017年的成都樓市讓人看不懂。

房價瘋漲與政策收緊“混戰不休”, 卻仍難抑一波波房企大佬紛紛重倉成都, 並佈局新的戰場。

在華府板塊、新川板塊等區域日趨成熟的同時, 武侯新城、八裡莊等區域正在極速崛起, 成為群雄爭奪的焦點, 以致於這些區域的土拍成交樓面價不斷創新高。

無論是從土地儲備、政策紅利還是地理位置, 武侯新城和八裡莊都具有顯著優勢, 迅速躥紅也實屬意料之中。 然而, 火爆如它們, 區域發展現狀卻呈現冰火兩重天的狀況。

武侯新城

一條川藏立交, 隔絕繁華與破敗

地處成都市西三環路西南外側的武侯新城, 轄區涉及機投橋、簇錦、華興、簇橋和金花橋等五個街道辦事處, 功能區規劃建設面積21.113平方公里, 其中核心區面積8.6平方公里, 是武侯區重點建設的“產城融合”現代新區。

圖片源于武侯新城官網

坐享雙楠人口外溢和高新區產業發展的優勢,

武侯新城的發展越來越被人們看好, 以致于, 金茂願意以17160元/㎡的成交樓面價將武侯區七裡村6組, 鐵佛村7、8組的地塊收入囊中, 用於打造其成都首個金茂府, 而就在土拍當天, 東原也在與武侯新城近在咫尺的紅牌樓區域, 以17200元/㎡的成都史上最高地價拿地, 欲打造其TOP系列產品。

大牌房企紛紛落子TOP系, 眼看龍湖、中鐵建、金科也加入“戰局”, 武侯新城板塊似乎馬上要從剛需“晉級”到豪改了?事實上, 頭條君在1月31日的走訪中發現, 儘管該區域和之前相比, 面貌的確有了不少改觀, 但仍難逃“發展滯後”的標籤。

武侯區武青南路武侯新城管委會附近, 路口處赫然可見“武侯新城歡迎您”七個大字。

儘管如此, 周邊遍佈的汽修店鋪、在空中“張牙舞爪”的天線, 仍讓幾條街道顯得有些雜亂無章。

周邊斷頭路、圍牆也隨處可見。

隨後, 頭條君來到簇橋, 眼前的景象實在難以與“新城建設”聯繫在一起, 武侯高中所在的街道上, 老式電器行、山寨服裝店林立, 吆喝聲、叫賣聲充斥耳際。

擁擠狹窄的道路兩旁,停滿了汽車,以致於只剩下兩根車道來供對向行駛的車輛通過,如果其中一輛車想要掉頭,必然造成嚴重的交通堵塞。

走簇橋主街上,頭條君還以為自己穿越到了某個貧窮小縣城......正想著,猛一抬頭,一棟空置廢棄的二層小樓出現在頭條君眼前,早已殘破不堪的它,突兀地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而與簇橋一條川藏立交之隔的區域,卻是另外一副樣子,寬闊的道路、“洋氣”的建築、秩序井然的交通。怎麼看,都覺得,一條川藏立交,仿佛隔絕著兩個世界。

處在川藏立交之外的武侯新城,儘管目前區域內發展極不平衡,但頭條君相信,在政策紅利和房企助力下,假以時日,武侯新城必會以一個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人們面前。

新八裡莊

一座青龍路立交,見證兩個時代共生

地處中環2.5環的成都八裡莊區域,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便是成都最大的物流集散地、經濟重鎮,區域內鐵路網、倉儲企業、大型工廠密佈,卻隨著時代發展,逐漸沒落。

直到八裡莊文化創意發展區和“中優”規劃出臺,八裡莊迎來了轉機。

根據發展區全新規劃,未來五年,區域內以地鐵7、8號線為依託,構建“兩軸共興、四區互動”整體空間結構;以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為主導,強力推進商貿商務、資訊服務、都市旅遊等重點產業統籌協調發展,建設集展示城市形象、承接對外交往、提供產業支撐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創新型、視窗式、特色化”綜合產業園區。

隨後,中鐵建、龍湖等知名房企也紛紛拿地於此,被冠以“新八裡莊”的該區域似乎很久都沒這樣“熱鬧”了。

憑藉大規模已平整的土地儲備、主城2.5環區位優勢、產業人口吸附能力,新八裡莊一躍成為2017熱門區域,成為房企和購房者關注的焦點。

但身處今天的八裡莊,仍感覺同時經歷著兩個時代,一個是國際化氣息濃郁的當下,一個是陳舊坍圮的過去,一座青龍路立交橋,將八裡莊劃分成了兩個時代。

青龍路立交橋周圍,老舊斑駁的居民社區門口,依然不時有居民進出,但大部分的底層商鋪已經停業關門。

2.5環與立交橋交界處的淩雲閣大酒店,曾經盛極一時,如今也已荒廢,只剩下一副滿是殘缺玻璃窗的空蕩“皮囊”。

立交橋轉盤處,一間名為“家興商店”的小賣部“鑲嵌”在正中央,充當著新舊兩個時代的見證者。

而當行駛的車輛在立交橋上向右一轉,下橋,便可明顯感覺一股現代化氣息撲面而來,一座國際范兒十足的的高檔社區立馬引入眼簾,這便是八裡莊的首發項目——青秀未遮山。

千米藍花楹街道、荷蘭風車公園、最in菲克城......這些國際化的設施,在這裡都能找到,以此為標準,八裡莊未來將要呈現的整體面貌,我們可從中一窺一二。

一座青龍路立交,正見證兩個時代共生,而新形勢下的八裡莊,將大大縮短兩個時代同步的時間,我們拭目以待。

擁擠狹窄的道路兩旁,停滿了汽車,以致於只剩下兩根車道來供對向行駛的車輛通過,如果其中一輛車想要掉頭,必然造成嚴重的交通堵塞。

走簇橋主街上,頭條君還以為自己穿越到了某個貧窮小縣城......正想著,猛一抬頭,一棟空置廢棄的二層小樓出現在頭條君眼前,早已殘破不堪的它,突兀地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而與簇橋一條川藏立交之隔的區域,卻是另外一副樣子,寬闊的道路、“洋氣”的建築、秩序井然的交通。怎麼看,都覺得,一條川藏立交,仿佛隔絕著兩個世界。

處在川藏立交之外的武侯新城,儘管目前區域內發展極不平衡,但頭條君相信,在政策紅利和房企助力下,假以時日,武侯新城必會以一個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人們面前。

新八裡莊

一座青龍路立交,見證兩個時代共生

地處中環2.5環的成都八裡莊區域,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便是成都最大的物流集散地、經濟重鎮,區域內鐵路網、倉儲企業、大型工廠密佈,卻隨著時代發展,逐漸沒落。

直到八裡莊文化創意發展區和“中優”規劃出臺,八裡莊迎來了轉機。

根據發展區全新規劃,未來五年,區域內以地鐵7、8號線為依託,構建“兩軸共興、四區互動”整體空間結構;以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為主導,強力推進商貿商務、資訊服務、都市旅遊等重點產業統籌協調發展,建設集展示城市形象、承接對外交往、提供產業支撐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創新型、視窗式、特色化”綜合產業園區。

隨後,中鐵建、龍湖等知名房企也紛紛拿地於此,被冠以“新八裡莊”的該區域似乎很久都沒這樣“熱鬧”了。

憑藉大規模已平整的土地儲備、主城2.5環區位優勢、產業人口吸附能力,新八裡莊一躍成為2017熱門區域,成為房企和購房者關注的焦點。

但身處今天的八裡莊,仍感覺同時經歷著兩個時代,一個是國際化氣息濃郁的當下,一個是陳舊坍圮的過去,一座青龍路立交橋,將八裡莊劃分成了兩個時代。

青龍路立交橋周圍,老舊斑駁的居民社區門口,依然不時有居民進出,但大部分的底層商鋪已經停業關門。

2.5環與立交橋交界處的淩雲閣大酒店,曾經盛極一時,如今也已荒廢,只剩下一副滿是殘缺玻璃窗的空蕩“皮囊”。

立交橋轉盤處,一間名為“家興商店”的小賣部“鑲嵌”在正中央,充當著新舊兩個時代的見證者。

而當行駛的車輛在立交橋上向右一轉,下橋,便可明顯感覺一股現代化氣息撲面而來,一座國際范兒十足的的高檔社區立馬引入眼簾,這便是八裡莊的首發項目——青秀未遮山。

千米藍花楹街道、荷蘭風車公園、最in菲克城......這些國際化的設施,在這裡都能找到,以此為標準,八裡莊未來將要呈現的整體面貌,我們可從中一窺一二。

一座青龍路立交,正見證兩個時代共生,而新形勢下的八裡莊,將大大縮短兩個時代同步的時間,我們拭目以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