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民營連鎖骨科行業報告:規模化程度尚低,區域性龍頭初現

民營醫療機構的壯大是中國醫療體制改革背景下的重要趨勢之一, 口腔、眼科、醫美等消費型的醫療項目已經在社會資本的推動下形成規模化的複製和擴張, 然而腫瘤、神經等專業型的醫療項目仍然主要由公立大醫院完成。

骨科是介於消費型醫療和專業型醫療之間的專科, 具有服務類專案較多、高值耗材使用較多、毛利潤較高的特點。 動脈網·蛋殼研究院預估, 在消費型醫療日趨激烈的背景下, 骨科或將成為中國醫療服務行業的下一個投資風口。

因此, 動脈網·蛋殼研究院通過研究相關領域政策,

實地調研多家醫院, 採訪連鎖骨科醫療機構運營者、骨科醫生及相關領域創業公司, 完成了國內首份連鎖骨科深度研究報告——《中國民營連鎖骨科行業報告》, 其中首次對國際標杆性骨科醫院“英國皇家骨科醫院”進行深度剖析, 並且包含完整的連鎖骨科行業圖譜, 助行業人士清晰、高效的瞭解行業。

通過閱讀這份報告, 可以解決以下的問題:

當前我國的連鎖骨科行業的現狀?

目前我國連鎖骨科醫院和連鎖骨科診所有哪些頭部品牌?

骨科醫療機構產業鏈圖譜是怎樣的?

連鎖骨科診所的選址最主要的參考因素是?

通過老齡化程度及消費力水準兩大因素為導向得出的推薦選址是哪裡?

骨科連鎖醫療機構導入患者流量切實有效的兩大方式是什麼?

顧客連鎖醫療機構性價比最高的行銷手段如何操作?

中高端連鎖骨科和平價型連鎖骨科的定位差異性體現在哪裡?

骨科連鎖醫療機構的核心競爭力是?

本報告的內容目錄:

一、民營骨科:中國醫療服務體系的藍海市場

二、核心能力:內重運營外重行銷是連鎖骨科的制勝關鍵

三、代表企業:邦爾骨科醫療集團和英國皇家骨科醫院

四、投資建議:行業格局遠未成型, 區域性領跑者可作參考標杆

五、風險提示:投資規模和實際能力相協調是持續發展的大前提

本文摘選了報告中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 想要閱讀全文, 請關注動脈網公眾號:vcbeat。

一、民營骨科:中國醫療服務體系的藍海市場

(一)三大因素推動骨科病發病率持續走高

骨科又稱矯形外科, 是主要研究與骨骼肌肉系統的防護、治療和康復相關的醫學學科, 常見的骨科疾病包括肩周炎、頸椎病、腰間盤突出、關節炎和骨折等, 骨科的常見亞專業包括創傷骨科、骨關節科、脊柱外科、運動醫學和骨腫瘤等。

根據《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中記錄的每五年一次的國家衛生服務調查結果顯示, 在2013年我國15歲及以上居民的肌肉、骨骼結締組織類疾病的患病率已經達到3.73%, 而2003年全國居民的此類疾病患病率為2.31%, 從2003年至2013年呈逐步增長的態勢。 保守估計, 中國每年新增的骨科病患者至少在200萬人以上。 而根據《中國外科年鑒》統計, 中國每年骨科創傷病例高達2000萬例,

其中79.35%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除了創傷等意外情況, 骨科病發病率的上升還受到社會宏觀環境影響, 我們主要從人口結構、工作壓力、生活習慣和運動損傷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 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 根據聯合國的標準, 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占人口總數超過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占人口總數超過7%,

即判定這個國家或地區處於老齡化社會。 中國目前60歲和65歲以上的老年人占人口總數的比重已經超過15.5%和10.1%, 且預計2040年前中國老齡化的程度會逐漸深化。 通常人體骨骼會從35歲開始, 伴隨年齡的增長而衰老, 骨科類疾病的患病風險增加。 老年人所占人口總量比重的擴大, 會直接造成我國整體骨科類疾病的發病率上升。

其次, 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 快節奏的社會環境造成工作壓力與日俱增。 根據專業服務機構Regus一項面向全球80個國家的職場人士的調查顯示, 中國上班族的工作壓力排名第一。 由於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 頸椎病、腰間盤突出、肌腱炎等骨科病在職場人士中佔據相當大的比例。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骨傷科門診的資料顯示,2016年該門診接受的患者約1/3是頸椎病,其中伏案工作的上班族佔據主流,甚至不乏中學生和大學生。

再次,現代社會改變居民的生活習慣。移動互聯網的出現和智慧手機的普及讓不少人成為“低頭族”,夜生活的豐富讓燒烤可樂成為夜宵餐桌上的標配。無論我們如何謹慎避免,現代社會總是能輕易讓我們養成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許多骨科病正是在這種看似無關緊要的習慣中滋生。

最後,運動損傷也是導致骨科疾病的重要原因,其患者主要包括職業運動員、健身和戶外運動愛好者。隨著消費能力的提升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居民越來越注重通過體育鍛煉保持健康。尤其是在北上廣深和沿海等經濟發達地區,運動損傷的患者會占到整個骨科患者總人數的近1/3,其中30%-50%會接受後續的手術治療。

(二)民營骨科醫院的市場主導地位在“新醫改”後進一步明顯

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向社會公佈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意見》提出了“有效減輕居民就醫費用負擔,切實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近期目標,以及“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的長遠目標,鼓勵民營醫療的發展成為“新醫改”的題中之義。

實際上在官方發佈鼓勵政策前已經實現較高的市場化運作,而在2009年後,這種趨勢進一步明顯。截至2016年末,民營骨科醫院的總數達549家,公立骨科醫院的總數僅54家,民營骨科醫院的數量已經佔據我國骨科醫院總數的九成。

我們在協力廠商企業資訊查詢平臺上統計的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正常運營的骨科診所分別有851家和1014家,康復診所分別是683家和1312家。由於部分康復診所中有很大部分屬於骨科康復,且骨科診所在工商登記資訊上的名稱可能並不涉及“骨科”和“康復”等詞彙造成統計遺漏,因此我們大致估計中國的骨科診所至少在2000家以上,其中大部分是獨立診所,連鎖化程度低。

在給予社會辦醫上政策支持的同時,政府控制藥品和耗材費用上也出臺了重要文件。2015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中明確要求藥品和耗材在全部醫療費用中的占比降至30%和20%以下,而以往骨科醫療中,藥品和耗材的合計占比會達到整次醫療花費的60%-70%;2017年國內所有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接下來推進取消公立醫院耗材加成也被提上了議程。2017年11月10日,國家發改委發佈《關於全面深化價格機制改革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鞏固取消藥品加成成果,進一步取消醫用耗材加成。

骨科是高值耗材比較集中的專科領域,在政策的推動下,預計公立醫院的骨科醫生收入將會受到較大影響,屆時待遇將成為民營骨科吸引公立醫院骨科醫生加入的一大驅動因素。

(三)國內骨科醫院和骨科診所的連鎖化程度尚在低水準

從治療方式的標準化程度和治療風險上看,骨科介於口腔、眼科等消費類專科和腫瘤、神經等嚴肅類專科之間,在口腔和眼科等已經出現全國性巨頭的情況下,是比較適合進行連鎖化經營的領域。此外,骨科中有很多自費專案,比如腱病和骨質疏鬆等,手術高值耗材也需自費,客單價高。目前我國骨科醫療機構的連鎖化程度較低,連鎖化的發展將有助於形成品牌優勢和成本優勢。

骨科醫院的重心在手術,而骨科診所的重心在對患者進行康復性治療,從專業性上講骨科醫院比骨科診所的醫療活動更加複雜,風險也相對更高。因此,骨科診所在連鎖上能夠採取加盟這種比較鬆散的管理模式,但是管理瓶頸明顯,能否樹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有待商榷。連鎖骨科醫院在佈局上更加審慎,基本上都是採取直營的重資產模式,便於管理,但是實現規模化相對困難。

目前國內連鎖骨科醫院和連鎖骨科診所受資本的關注度並不高,其中僅愛八方在2016年10月掛牌前海股權交易中心,邦爾醫療在2014年10月和2017年1月分別獲得9000萬元A輪和2億元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金浦產業投資基金、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和美國富達投資集團。而連鎖骨科(尤其是連鎖骨科醫院)本身就是重資產的運營模式,因此各個連鎖品牌在全國的佈局都較分散,無法實現規模化效應的優勢。

二、核心能力:內重運營外重行銷是連鎖骨科的制勝關鍵

(一)醫療機構是向患者傳遞醫療價值的中心環節

骨科醫療按照價值傳遞的順序可以分成以醫生、器材和醫藥為主的上游環節,其中骨科相對特殊的是相比其他專科,骨科的藥占比不高,主要是醫用器械和高值耗材。

此外,對於骨科醫院來說,開辦醫院前的選址工作和通過監管部門的審批必不可少,我們也將地產商和政府部門放在產業的上游;其次是以醫院和診所組成的產業鏈中游,通常以公立和私立劃分;最後,是以患者為核心的下游環節,而在服務觸及患者的過程中包含治療前通過各種媒介管道獲取患者的過程,以及在治療後運用互聯網工具幫助患者進行康復活動的過程。

(二)老齡化程度和消費力水準是醫療機構選址的重要參考因素

地區老齡化程度(尤其是老齡化人口的絕對數量)和消費力水準在連鎖骨科的選址活動中佔據重要地位。前者決定了市場的容量,後者決定醫療機構的定位是否契合目的地區域的整體環境。比如,山東的老齡人口和人均GDP均處於全國前十,由此推論山東整體而言具備發展中高端民營連鎖骨科的土壤。

(三)支持醫保支付和納入120急救體系是導入患者流量的兩大方式

骨科疾病按照造成的原因可以劃分成突發性骨科病(比如車禍、跌打損傷等)和慢性骨科病(比如腰間盤突出等)。對於前者,一般情況下120急救體系是在“就近原則”的基準上遵從傷者的個人意願,將傷者送往醫院。通過與地區120急救體系的合作,醫院能夠獲取部分病源。對於後者,中老年是慢性骨科病的高發人群,是否支持醫保支付是他們選擇醫院/診所的重要標準。除非是定位於自費和使用商保高端患者,對於大多數連鎖骨科而言接入醫保是患者流量的保證。

目前,民營骨科接待的突發性骨科病人和慢性骨科病人的比例大致各占一半,兩者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四)優良的口碑是性價比最高的行銷手段

骨科連鎖醫療機構在對外的行銷宣傳上與全科及其他專科醫院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包括線上廣告、戶外廣告、免費項目、義診活動和宣傳書刊等,口口相傳是所有行銷方式中性價比堪稱最佳的一種,因為其基本不需要付出額外的成本,但是建立在患者間熟人關係基礎上的推薦效果會遠高於其他方式。

(五)高值耗材是推高骨科利潤率的重要原因

骨科是利潤率最高的專科之一,部分原因在於骨科手術對醫生的資質要求高,另一部分原因在於以“貴”聞名的骨科耗材屬於技術密集型產業,具有很高的議價能力。

2017年6月,以骨科聞名的武漢市第四醫院曾披露該院骨科當月的人均住院費用達兩萬元,其中關節和創傷外科的人均住院費用在3.2萬元,遠遠高於其他科室的人均住院花銷。

我們從部分上市醫療器械公司經審計的年度財報中對它們的骨科業務部分進行了統計,它們的毛利率普遍在70%-80%之間,且單價動輒上萬,民營醫院在耗材的使用上與供應商存在議價空間。

剩下三個部分的內容:

三、代表企業:邦爾骨科醫療集團和英國皇家骨科醫院四、投資建議:行業格局遠未成型,區域性領跑者可作參考標杆五、風險提示:投資規模和實際能力相協調是持續發展的大前提

請參見完整版報告。完整版請關注動脈網公眾號:vcbeat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骨傷科門診的資料顯示,2016年該門診接受的患者約1/3是頸椎病,其中伏案工作的上班族佔據主流,甚至不乏中學生和大學生。

再次,現代社會改變居民的生活習慣。移動互聯網的出現和智慧手機的普及讓不少人成為“低頭族”,夜生活的豐富讓燒烤可樂成為夜宵餐桌上的標配。無論我們如何謹慎避免,現代社會總是能輕易讓我們養成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許多骨科病正是在這種看似無關緊要的習慣中滋生。

最後,運動損傷也是導致骨科疾病的重要原因,其患者主要包括職業運動員、健身和戶外運動愛好者。隨著消費能力的提升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居民越來越注重通過體育鍛煉保持健康。尤其是在北上廣深和沿海等經濟發達地區,運動損傷的患者會占到整個骨科患者總人數的近1/3,其中30%-50%會接受後續的手術治療。

(二)民營骨科醫院的市場主導地位在“新醫改”後進一步明顯

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向社會公佈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意見》提出了“有效減輕居民就醫費用負擔,切實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近期目標,以及“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的長遠目標,鼓勵民營醫療的發展成為“新醫改”的題中之義。

實際上在官方發佈鼓勵政策前已經實現較高的市場化運作,而在2009年後,這種趨勢進一步明顯。截至2016年末,民營骨科醫院的總數達549家,公立骨科醫院的總數僅54家,民營骨科醫院的數量已經佔據我國骨科醫院總數的九成。

我們在協力廠商企業資訊查詢平臺上統計的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正常運營的骨科診所分別有851家和1014家,康復診所分別是683家和1312家。由於部分康復診所中有很大部分屬於骨科康復,且骨科診所在工商登記資訊上的名稱可能並不涉及“骨科”和“康復”等詞彙造成統計遺漏,因此我們大致估計中國的骨科診所至少在2000家以上,其中大部分是獨立診所,連鎖化程度低。

在給予社會辦醫上政策支持的同時,政府控制藥品和耗材費用上也出臺了重要文件。2015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中明確要求藥品和耗材在全部醫療費用中的占比降至30%和20%以下,而以往骨科醫療中,藥品和耗材的合計占比會達到整次醫療花費的60%-70%;2017年國內所有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接下來推進取消公立醫院耗材加成也被提上了議程。2017年11月10日,國家發改委發佈《關於全面深化價格機制改革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鞏固取消藥品加成成果,進一步取消醫用耗材加成。

骨科是高值耗材比較集中的專科領域,在政策的推動下,預計公立醫院的骨科醫生收入將會受到較大影響,屆時待遇將成為民營骨科吸引公立醫院骨科醫生加入的一大驅動因素。

(三)國內骨科醫院和骨科診所的連鎖化程度尚在低水準

從治療方式的標準化程度和治療風險上看,骨科介於口腔、眼科等消費類專科和腫瘤、神經等嚴肅類專科之間,在口腔和眼科等已經出現全國性巨頭的情況下,是比較適合進行連鎖化經營的領域。此外,骨科中有很多自費專案,比如腱病和骨質疏鬆等,手術高值耗材也需自費,客單價高。目前我國骨科醫療機構的連鎖化程度較低,連鎖化的發展將有助於形成品牌優勢和成本優勢。

骨科醫院的重心在手術,而骨科診所的重心在對患者進行康復性治療,從專業性上講骨科醫院比骨科診所的醫療活動更加複雜,風險也相對更高。因此,骨科診所在連鎖上能夠採取加盟這種比較鬆散的管理模式,但是管理瓶頸明顯,能否樹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有待商榷。連鎖骨科醫院在佈局上更加審慎,基本上都是採取直營的重資產模式,便於管理,但是實現規模化相對困難。

目前國內連鎖骨科醫院和連鎖骨科診所受資本的關注度並不高,其中僅愛八方在2016年10月掛牌前海股權交易中心,邦爾醫療在2014年10月和2017年1月分別獲得9000萬元A輪和2億元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金浦產業投資基金、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和美國富達投資集團。而連鎖骨科(尤其是連鎖骨科醫院)本身就是重資產的運營模式,因此各個連鎖品牌在全國的佈局都較分散,無法實現規模化效應的優勢。

二、核心能力:內重運營外重行銷是連鎖骨科的制勝關鍵

(一)醫療機構是向患者傳遞醫療價值的中心環節

骨科醫療按照價值傳遞的順序可以分成以醫生、器材和醫藥為主的上游環節,其中骨科相對特殊的是相比其他專科,骨科的藥占比不高,主要是醫用器械和高值耗材。

此外,對於骨科醫院來說,開辦醫院前的選址工作和通過監管部門的審批必不可少,我們也將地產商和政府部門放在產業的上游;其次是以醫院和診所組成的產業鏈中游,通常以公立和私立劃分;最後,是以患者為核心的下游環節,而在服務觸及患者的過程中包含治療前通過各種媒介管道獲取患者的過程,以及在治療後運用互聯網工具幫助患者進行康復活動的過程。

(二)老齡化程度和消費力水準是醫療機構選址的重要參考因素

地區老齡化程度(尤其是老齡化人口的絕對數量)和消費力水準在連鎖骨科的選址活動中佔據重要地位。前者決定了市場的容量,後者決定醫療機構的定位是否契合目的地區域的整體環境。比如,山東的老齡人口和人均GDP均處於全國前十,由此推論山東整體而言具備發展中高端民營連鎖骨科的土壤。

(三)支持醫保支付和納入120急救體系是導入患者流量的兩大方式

骨科疾病按照造成的原因可以劃分成突發性骨科病(比如車禍、跌打損傷等)和慢性骨科病(比如腰間盤突出等)。對於前者,一般情況下120急救體系是在“就近原則”的基準上遵從傷者的個人意願,將傷者送往醫院。通過與地區120急救體系的合作,醫院能夠獲取部分病源。對於後者,中老年是慢性骨科病的高發人群,是否支持醫保支付是他們選擇醫院/診所的重要標準。除非是定位於自費和使用商保高端患者,對於大多數連鎖骨科而言接入醫保是患者流量的保證。

目前,民營骨科接待的突發性骨科病人和慢性骨科病人的比例大致各占一半,兩者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四)優良的口碑是性價比最高的行銷手段

骨科連鎖醫療機構在對外的行銷宣傳上與全科及其他專科醫院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包括線上廣告、戶外廣告、免費項目、義診活動和宣傳書刊等,口口相傳是所有行銷方式中性價比堪稱最佳的一種,因為其基本不需要付出額外的成本,但是建立在患者間熟人關係基礎上的推薦效果會遠高於其他方式。

(五)高值耗材是推高骨科利潤率的重要原因

骨科是利潤率最高的專科之一,部分原因在於骨科手術對醫生的資質要求高,另一部分原因在於以“貴”聞名的骨科耗材屬於技術密集型產業,具有很高的議價能力。

2017年6月,以骨科聞名的武漢市第四醫院曾披露該院骨科當月的人均住院費用達兩萬元,其中關節和創傷外科的人均住院費用在3.2萬元,遠遠高於其他科室的人均住院花銷。

我們從部分上市醫療器械公司經審計的年度財報中對它們的骨科業務部分進行了統計,它們的毛利率普遍在70%-80%之間,且單價動輒上萬,民營醫院在耗材的使用上與供應商存在議價空間。

剩下三個部分的內容:

三、代表企業:邦爾骨科醫療集團和英國皇家骨科醫院四、投資建議:行業格局遠未成型,區域性領跑者可作參考標杆五、風險提示:投資規模和實際能力相協調是持續發展的大前提

請參見完整版報告。完整版請關注動脈網公眾號:vcbeat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