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華住試水進軍重資產,算不算一步聰明棋?

入股

立春到來前, 華住拋出一個消息:華住酒店集團(HTHT. NASDAQ)宣佈與資產管理公司TPG(德太集團)共同成立合資公司, 新公司華住占股20%, TPG占股80%。

對於以經濟型酒店漢庭起家的華住而言, 如今已經站在全球規模排名第9的高位上。

值得一提的是, 這家“新公司”最大存在感在於:收納了騰飛酒店信託(新加坡)北京諾富特三元酒店和宜必思北京三元橋酒店。

事實上, 對於華住來說, 一次占股並不多的收購, 20%只能算是參股。 然而它的意義在於, 在萬達在內的各大財團紛紛拋出重擔之時, 原本以全季、漢庭輕資產著稱的酒店巨頭華住,

卻主動背負上了一些““重量””。 這其中的心機, 耐人尋味。

資料顯示, 華住此次收購的北京諾富特三元酒店是中高檔酒店, 宜必思北京三元橋酒店則屬於經濟型, 根據華住方面的計畫, 未來北京諾富特三元酒店依然將沿用諾富特的品牌, 而宜必思北京三元橋酒店則計畫被改造成華住旗下一新的品牌酒店CitiGO。

據悉, 交易完成後, 這兩家酒店將進行翻新改造, 由華住繼續經營。 截至2017年12月底, 華住已經擁有772家中高端酒店。

其第四季度業績資料顯示, 中高端酒店方面, 同店RevPAR(平均客房收益)為261元人民幣, 同比提升4.8%, 入住率為83%, 同比上升0.3%, 總體表現可謂還不錯。

看上去, CEO張敏更看重“負重”後的“話語權”:“以參股的方式, 與重資產投資夥伴一起收購商業物業,

可以充分發揮我們的運營能力, 打造更多的旗艦店, 也獲取更多的資產投資收益。 ”

新格局?

繼去年4月將桔子水晶收入麾下之後, 華住在中端酒店領域已經穩紮穩打, 順勢推出VUE酒店將旗下的高端品牌做了一次搶眼的輸出。

對於城市商業綜合體來說,

高端酒店本身就有助於拿地並獲取政府規劃審批、並為綜合體帶來高端客源及穩定的現金流、提升物業價值及品牌價值。

然而, 高端酒店有不動產的進入門檻, 獲利期都比較長。 在中國的國有酒店企業都擁有物業的, 國際大牌香格里拉酒店集團、半島酒店集團也都依賴於自持物業為基礎而立足。 只有擁有高端酒店旗艦店, 才有可能將輕資產模式進行高端品牌輸出管理。

可是, 相對來說, 中長期的效益還是相對難以把控, 市場與政策的風向變幻中, 轉型高端總有著不可控的風險。

“高端酒店是住宿業競爭的高地。 ”華美顧問集團首席知識官、高級經濟師趙煥焱認為。 “華住在低端酒店成功了,

在中端酒店也成功了, 現在需要在高端酒店嘗試了。 但是高端酒店有不動產的進入門檻, 上市公司有業績財報的壓力, 所以華住量力而行合作收購不動產, 為進入高端酒店做準備。 ”

顯然, 這只是華住向高端酒店物業方向的小小試水。 本次小份額試水合作收購不動產, 應是一步謹慎的聰明棋。 聯手一流的投資基金, 鎖定黃金地段, 不但可以打造旗艦產品, 又能實現資產增值。

需要冷靜對待的是, 國外高端酒店經過了前期的瘋狂擴張之後, 如今已經開始面臨非理性擴張、同質化競爭等普遍問題。 目前看來, 市場需求因外資企業近年的規模縮減甚至撤離, 導致住宿需求顯著減少, 國內原生需求還沒有培養起來, 且而杜絕公務消費的管理出臺,

也限制了高端酒店的消費, 此外人工及物料成本均在上漲, 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 業態紛紛呈現出了疲弱態勢。

在當前經濟形勢之下, 國內越來越多的高檔和豪華酒店業主開始處置與整合自家的資產。 近看, 萬達酒店前幾天的“非常重大收購”更正為“非常重大出售”, 風光了10年的北京第一家洲際金融街洲際酒店宣佈將在18年撤牌, 再到去年長安W酒店被大悅城拋出, 新聞大廈酒店因虧損從五星級酒店變身為五A寫字樓.......無論是國有還是海外資產控股背景, 高端酒店的前景都可以用危機重重來形容。

這樣的情形下, 背負著上市公司有財報業績壓力的華住, 投資更需要非常謹慎, 保持靈敏的嗅覺與犀利的慧眼十分重要。

———— END ————

行業爆料、加入讀者交流群

請加小助手微信:ruxue440409

———— END ————

行業爆料、加入讀者交流群

請加小助手微信:ruxue440409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