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漲價寒潮來襲,你該如何應對財富貶值?

說好一年不漲價

你卻臨時變了卦

從氣荒到煤荒, 從水價到電價, 大家有沒有發現, 身邊很多東西今年都陸續提價了?

收入水準沒增加支出水準卻增加了, 你打算怎麼應對呢?

誰曾想, 股市強勁市值近萬億的茅臺居然是第一個喊出漲價有理的企業。

去年茅臺高層高喊“不漲價”應猶在耳, 什麼要讓老百姓真正喝得起茅臺酒巴拉巴拉的, 結果呢?啪啪打臉!

2017年年底, 突然宣佈從2018年1月1日起,

上調各種產品供貨價格, 上調幅度9%到25%。

沒有一絲絲任何防備, 說漲價就漲價。

緊跟著茅臺酒漲價步伐的, 是十年來都沒有漲過價的啤酒行業。

華潤雪花啤酒, 青島啤酒宣佈從2018年1月1日起, 上調部分產品的價格。

白酒啤酒漲價了, 飲料行業當然按捺不住了。

統一乳飲在元旦前下達零售價漲價通知, 產品涉及部分茶飲和果汁;康師傅向市場發出調價函, 把建議零售價上調了0.5元。 別看0.5元好像不多, 比如冰紅茶, 一般市場零售價3元一瓶, 上調0.5元就等於是漲價15%了啊。

除了統一和康師傅之外, 光明、蒙牛、伊利等液態奶龍頭公司部分產品也開始提價, 平均漲幅5%左右。

面對漲價, 最無奈的可能是電力行業。

最近, 動力煤的價格一路狂飆,

刷新了2013年有記錄以來的高點, 單單是今年1月份的漲幅已經超過10%。 動力煤是什麼, 動力煤就是用作動力原料的煤炭, 就是發電廠用的火煤。

由於電力價格是受政府管制的, 所以就算火煤價格一直漲, 電企也沒辦法對電力進行漲價。

於是, 最近就上演了一出聯名上書戲:國內幾大電企向發改委提交了緊急報告, 要求發改委出面壓制火煤價格。 上書內容可謂是賣慘和威脅並舉:資金鏈已經斷裂, 大範圍斷供風險要來。 這是準備倒逼政策提前改革的節奏啊, 不過誰要是還想著市場化可以降低電價, 那就太天真了。

五大發電集團的煤電業務是全面虧損狀態的, 虧損面達到60%左右, 放開電價後, 不用想也知道電價肯定漲漲漲。

大家可能會問, 為什麼一進入今年1月, 很多行業如飲料行業、化肥行業、造紙行業等就開始提價呢?

原因嘛, 大同小異, 原材料價格在漲, 人工成本在漲, 運輸成本也在漲, 包裝費用在漲, 最重要的原因是環保稅開徵了, 這個稅種影響的不再只是鋼鐵煤炭, 而是所有行業, 包括製造業和農業, 甚至服務業。

因為各行各業多多少少都會存在污染問題, 製造業和農業會有水污染, 服務業也一樣會有水污染。 所以, 環保稅的開徵, 實際上增加的是每個環節的成本壓力, 不再單單依靠成本傳遞來影響價格。

而且環保稅會形成疊加效應, 在同一個生產鏈上不同環節的企業, 都會被徵收環保稅, 也就是到我們手上的商品, 可能經歷了幾次環保稅的徵收。

這樣一來, 環保稅比供給側改革帶來的漲價更厲害了。

電力漲價和環保稅的影響實際上是一樣的, 因為在所有行業中, 不可能存在不用電的情況。

各行各業都需要用電來啟動部分設備, 或者用電來照明, 這些都是生產成本, 而且也是每個環節都會用到的。

所以, 從今年開始漲價預期會比去年更加強烈, 無論是覆蓋面積還是漲幅。

全面漲價, 其實就是通貨膨脹。

從供給側改革開始的原材料上漲, 銜接上環保整治帶來的生產成本增加, 加上淘汰低端產業造成的人力成本上漲, 形成了如今的通脹預期。 也就是說不管經濟狀態如何, 這輪通脹註定是要耍流氓的。

別人通脹, 至少經濟增長帶來的收入增長可以抵消維持原有生活水準, 我們是只有通脹沒有收入增長,這就叫人很無奈啊。

生活水準還沒開始提高,支出水準倒是先提高了。

要想不被通脹吞沒辛辛苦苦掙的錢,建議大家從三個方面著手:

①合理消費,減少浪費支出,別羡慕別人的消費升級,先保證自己的生活品質;

②理財投資,想要手中的錢不貶值,就得想辦法獲取超越實際通脹的收益;

③努力掙錢,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提高自己的賺錢能力才是對抗通脹的根本。

我們是只有通脹沒有收入增長,這就叫人很無奈啊。

生活水準還沒開始提高,支出水準倒是先提高了。

要想不被通脹吞沒辛辛苦苦掙的錢,建議大家從三個方面著手:

①合理消費,減少浪費支出,別羡慕別人的消費升級,先保證自己的生活品質;

②理財投資,想要手中的錢不貶值,就得想辦法獲取超越實際通脹的收益;

③努力掙錢,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提高自己的賺錢能力才是對抗通脹的根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