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觀察丨從達沃斯論壇看世界貿易形勢新情況

記者觀察

發佈報告稱, 受全球廣泛的經濟增長,尤其是歐洲和亞洲地區顯著增長的影響, IMF將2017年世界經濟增速上調至3.7%。 報告說,

2017年約120個經濟體經濟增長, 這是自2010年以來最廣泛的全球同步增長。 由此, 帶來全球需求的反彈。 去年前三季度, 美國和歐盟商品貿易進口月平均增速分別為6.5%和8.7%, 雙雙扭轉了2016年負增長的頹勢。

中國的資料更加亮眼。 1月18日,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顯示, 2017年中國經濟總量達到82萬億元, 同比增長6.9%, 是2011年以來首次實現經濟增長提速。 2017年全年進出口總額277921億元, 比上年增長14.2%, 扭轉了連續兩年下降的局面。 其中, 出口153318億元, 增長10.8%;進口124603億元, 增長18.7%。 進出口相抵, 順差28716億元。 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超過30%, 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 由此對世界貿易的增長具有重要的牽引作用。

同時, IMF報告將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較去年10月的預測值均上調0.2個百分點至3.9%;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增長的預測不變。

其中, 亞洲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預計增長約6.5%, 與2017年增速基本持平, 該地區有望繼續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一半以上。 由此, 外貿增長有望繼續回暖。

意外或成貿易寒冬“加熱器”

同時, 貿易保護主義的逆潮得到進一步反對, 而奉行“美國優先”的特朗普放出“軟化”的立場, 讓外界感到有點意外。

達沃斯論壇期間, 德國總理默克爾說, 過去的2017年, 歐元區經濟增長率創下六年來新高, 失業率也創下新低。 對於這一成績, 她強調歐盟的團結, 需要自己掌握命運, 其言下之意就是不能跟著美國逆潮流而動。 她說, 當下多邊主義正受到威脅。 “我們認為, 封閉自己、孤立自己,

不會引導我們步入一個美好的未來。 保護主義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演講中表示, 過去一段日子, 多邊主義變得相對脆弱, 包括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等在內的國際組織遭受各種攻擊。 有些國家表示有權利用自己的辦法解決問題或是繞過這些國際組織尋求其他替代辦法。 但歷史證明, 解除與這些組織間的合作會產生怎樣的後果。 “有人不願意往前走, 但他不應該成為別人前進的障礙。 ”他同樣有所指, 對美國在過去一年來的做法表達不滿。

而出乎意料的是, 以“美國優先”為前提, 在過去一年不斷“退群”而招致國際社會的質疑和失望的特朗普, 參加達沃斯論壇時放出了“軟化”的立場, 為他的政策辯護。

他表示, “美國優先”並不意味著“美國孤立”, 也會尋求對美國有利的互惠貿易協定。 他來是“代表美國人民的利益, 同時加強美國和外界的友誼和合作, 創建更好的世界”。 他以超級推銷員的身份, 以過去一年美國經濟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來證明自己, 並以減稅和放鬆管制的政策環境來吸引世界企業和資本到美國投資。

更讓人意外的是,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達沃斯宣佈稱, 遭到美國拋棄的TPP已經更名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全面及進步協定”, 除了美國外, 原來TPP的11個簽署國已經就此達成一致, 並計畫在3月初簽署最終協定。 對此, 特朗普表示, 美國已經做好準備和所有國家就互惠的雙邊貿易協定進行談判, 包括TPP國家。

就這一表態, 英國BBC稱, 我們聽到了一個比較微妙的提法:美國不想要貿易戰, 美國想要的是公平的貿易。 這也許會讓韓國等國家感到有些吃驚, 因為美國剛宣佈針對進口太陽能板和大型家用洗衣機徵收關稅。

貿易保護主義不僅讓美國在國際上失去了道德制高點, 也失去了傳統盟友的支持, 即便是辯護稱“美國優先”不是“美國孤立”, 但只要繼續下去, 必然是遭遇更多的反對, 貿易戰隨時可能打響。 一旦打響, 美國將遭到巨大損失, 美國民眾的生活將會實質性降低, 屆時特朗普能否承受得起美國民意波濤洶湧的衝擊, 很難說。 如果特朗普能認識到這一點, 放棄打貿易戰的想法, 那麼對美國乃至其他交易夥伴來說, 就是寒冬裡的“加熱器”。 但仍然具有很多不確定性。

中國是世界貿易最大的定心丸

最大的定心丸,應該是來自中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的演講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他說,過去40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仍然要靠改革開放。“我們堅信,開放包容的制度安排、要素有序自由流動是經濟長期增長的必要條件。我們將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與各國擴大雙向投資和貿易往來,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國,但‘一帶一路’建設的機會和成果屬於世界,我們要通過打造互聯互通的物理條件和人文環境,擴大全球有效需求,共同推動全球經濟復蘇。”

當前世界經濟回暖上行,主要經濟體自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首次實現同步增長,國際貿易和投資走出低谷,世界經濟有望進入新的增長週期。當然,世界經濟存在的深層次矛盾仍未解決,還面臨債務高企、資產泡沫、保護主義、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升級等多重風險,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要想應對這些挑戰,鞏固發展勢頭,推動世界經濟從週期性復蘇走向可持續的增長,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合作和努力。劉鶴表示,中國經濟實力有了一定的變化,但仍然還是發展中國家,我們將在努力辦好自己的事情的前提下,與國際社會一道,秉持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堅定維護多邊主義,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推動共同發展和進步。

就在達沃斯論壇結束之後,英國首相特蕾莎·梅,繼法國總統馬克龍之後,開啟她的首次訪華之旅,中歐合作將為世界貿易注入新動力,有望推動貿易形勢繼續回暖。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曹陽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http://www.cet.com.cn】

但仍然具有很多不確定性。

中國是世界貿易最大的定心丸

最大的定心丸,應該是來自中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的演講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他說,過去40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仍然要靠改革開放。“我們堅信,開放包容的制度安排、要素有序自由流動是經濟長期增長的必要條件。我們將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與各國擴大雙向投資和貿易往來,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國,但‘一帶一路’建設的機會和成果屬於世界,我們要通過打造互聯互通的物理條件和人文環境,擴大全球有效需求,共同推動全球經濟復蘇。”

當前世界經濟回暖上行,主要經濟體自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首次實現同步增長,國際貿易和投資走出低谷,世界經濟有望進入新的增長週期。當然,世界經濟存在的深層次矛盾仍未解決,還面臨債務高企、資產泡沫、保護主義、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升級等多重風險,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要想應對這些挑戰,鞏固發展勢頭,推動世界經濟從週期性復蘇走向可持續的增長,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合作和努力。劉鶴表示,中國經濟實力有了一定的變化,但仍然還是發展中國家,我們將在努力辦好自己的事情的前提下,與國際社會一道,秉持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堅定維護多邊主義,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推動共同發展和進步。

就在達沃斯論壇結束之後,英國首相特蕾莎·梅,繼法國總統馬克龍之後,開啟她的首次訪華之旅,中歐合作將為世界貿易注入新動力,有望推動貿易形勢繼續回暖。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曹陽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http://www.cet.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