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河津:花燈年味濃 燈匠製作忙

轉花燈製作現場

捆支架、剪花樣、裱裝飾……隨著農曆新年的到來, 河津市僧樓鎮李家堡村的燈匠們又開始緊張地忙碌起來。 近日,

在山西非遺項目“河津轉花燈”傳承人李懷俊的家裡, 他正在帶領村裡的手工藝人製作花燈, 迎接狗年新春的到來。

“河津轉花燈”包括編紮製作和表演兩部分, 是一種集繪畫、剪紙、造型於一體的民間藝術, 寓意前程光明、生活幸福, 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是流傳于僧樓鎮一帶的古老民俗之一, 2013年被列入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李懷俊介紹, 轉花燈主要是利用風車的原理, 然後在每個花燈中間點上蠟燭, 通過人的舞動, 讓花燈轉動起來, 成為流動的燈展。 花燈主要是由玉米杆、竹子、紙、蠟燭等製作而成, 其製作工藝十分複雜, 先是綁骨架, 搞造型, 再是糊裱轉燈, 然後在做好的轉燈上粘貼牡丹、動物、花草魚蟲等精美的剪紙畫,

最後還要用各種彩花來裝飾, 整個製作過程需要相互合作才能完成。 每逢製作轉花燈的時候, 村裡的各類“人才”都會聚集在一起, 有剪的, 有編的, 有裝的, 特別熱鬧。

據瞭解, 李懷俊此次共製作了五盞轉花燈, 分別是“七星繞月”“富貴滿堂”“歡慶十九大”“十二生肖”。 現在, “藝人們”正在加緊製作“金狗鬧元宵”。

“花燈的製作過程比較繁瑣, 美工、焊工、裱糊工、安裝工等環環相扣, 製作的花燈不僅要看上去精緻, 還要具有觀賞性。 只有這樣, 轉花燈的時候才能展現得活靈活現、五彩繽紛、動感十足。 現在, 我們已經製作了燈內套燈, 三環套等各種新式花燈, 元宵節期間, 要進入市區表演, 供廣大市民觀賞。 ”李懷俊說。

史甜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