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慈禧花費千萬白銀鑄造三百口大缸,日本人不識貨,刮了金漆造子彈

幽幽中華五千年, 最能代表中國歷史的建築是哪座?最知名的, 除了長城就是今天的“故宮”, 舊稱“紫禁城”。 “紫禁城”不僅見證著明清兩朝的興衰榮辱, 而且還目睹了中國人遭受的“異族之恥”;其實不單單是住在“紫禁城”裡的末代皇帝遭受了奇恥大辱, 就連“紫禁城”中的各種事物也遭受了一次“文化掠奪”。

在那個“閉關鎖國”的年代, 國弱民窮的環境並沒有影響“紫禁城”中的帝王之氣, 仍舊是一派歌舞昇平。 慈禧老佛爺還照常每頓享受“一百零八道”菜的滿漢全席。 儘管如此, 清末風雲猶如烏雲蓋頂, 八國列強正虎視眈眈;而“紫禁城”也隨之出現了“珍妃井”的恐怖, 還有那9999間半房間角落裡的竊竊私語。

就在光緒十四年, 老佛爺迫不及待為“傀儡”皇帝選好了後宮佳人, 在準備皇帝大婚的節骨眼上, 紫禁城中“太和門”燃起熊熊大火。 這場大火就好像天怒一樣, 竟把整個太和門和紫禁城中多處建築燒成一片瓦礫。 而此時, 離光緒皇帝大婚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儘管老佛爺心狠手辣, 逼迫百姓重修“太和門”, 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重建“太和門”是件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慈禧畢竟是“老佛爺”, 一座小小“太和門”算什麼,

既然磚瓦來不及, 那就用“紙”糊出一個來!就這樣, 光緒皇帝在一片山呼“萬歲”之聲中走過“紙糊”的太和門。

其實這不是“紫禁城”第一次著火, 在歷史上“紫禁城”四次大火, 也經歷了四次大規模複建。 但這次不一樣, 老佛爺認為“太和門大火”事件嚴重影響到了“皇家臉面”,

於是吩咐眾臣工一定要想出應對火災的有效措施。 “滅火”無異需要水, 但紫禁城中水井雖多, 終究抵不過占地面積太大, 即便人力運水到達, 恐怕火已起勢;於是, 老佛爺盛怒之下命每座重要宮殿外都必須常備應急“水源”。 在大殿旁邊挖深井, 慈禧認為有“帝氣隨深凹而流”, 也就是影響“風水”;那怎麼辦?乾脆鑄造了三百零八口“鎏金缸”!

這三百多口“鎏金缸”被安置在三座大殿之外, 常年備水以作不時之需, 皇家又稱為“門海”。 這三百多口“水缸”為表皇家氣派, 口口俱是巧手匠人的苦心之作;不僅如此, 這些“水缸”均以金漆塗滿全身。 而其中又有十八口缸出類拔萃, 是老佛爺“慈禧”依十八羅漢之意, 花費千萬兩白銀所鑄“銅缸”, 其精美程度也更勝一籌, 尊為“金海”。

儘管“老佛爺”為了“皇家臉面”煞費苦心,儘管花費千萬兩白銀塑造“富貴太平”,但終究難抵八國外強駕炮船乘風破浪而來。先是八國聯軍將三百零八口“鎏金缸”身上的金漆全部刮去,但幸運的是,八國“嫌棄”金海笨重不值錢而沒有遭受更多劫難。唯獨倭寇貪婪,不僅將缸身“金漆”再刮一遍,還將一百多口“門海”砸碎重新鑄造,變成了殺害中國人民的“子彈”!

今倖存的“門海”僅剩兩百餘口,而且清一色失去了往日的“燦爛”;今天的“門海”雖然僅剩斑駁的“缸身”,但他也代表著對歷史的銘記。

儘管“老佛爺”為了“皇家臉面”煞費苦心,儘管花費千萬兩白銀塑造“富貴太平”,但終究難抵八國外強駕炮船乘風破浪而來。先是八國聯軍將三百零八口“鎏金缸”身上的金漆全部刮去,但幸運的是,八國“嫌棄”金海笨重不值錢而沒有遭受更多劫難。唯獨倭寇貪婪,不僅將缸身“金漆”再刮一遍,還將一百多口“門海”砸碎重新鑄造,變成了殺害中國人民的“子彈”!

今倖存的“門海”僅剩兩百餘口,而且清一色失去了往日的“燦爛”;今天的“門海”雖然僅剩斑駁的“缸身”,但他也代表著對歷史的銘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