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紀念申鳳梅誕辰90周年 河南文藝界深情懷念"活諸葛"

大河報·大河用戶端記者 張叢博 文圖

德厚藝高人稱“活諸葛”, 風清骨傲文載一鳳梅。 2月1日, 紀念越調大師申鳳梅先生誕辰90周年座談會在鄭州舉行。

來自省內外各地的藝術家、河南省直各院團負責人、申鳳梅先生的生前好友等近百人相聚一堂, 共同追憶申鳳梅先生的音容笑貌和高貴人格。 本次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文聯和周口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

座談會首先以短片形式回顧了鳳梅先生短暫而又輝煌的一生,

追思和學習她的崇高精神和藝術風範。 申鳳梅是越調開山立派的一代宗師, 從藝57年, 曾先後在傳統戲、新編歷史劇及現代戲等200多個劇碼中扮演過生、旦、淨、醜等各種行當的角色, 塑造了多類性格迥異的藝術形象。 特別是她在《收薑維》《諸葛亮弔孝》等七部三國戲中塑造的“諸葛亮”藝術形象別具風采, 譽滿全國藝壇。 周恩來總理在中南海觀看她演的《收薑維》之後誇讚說:“河南的諸葛亮會做思想工作。 ”由於她在全國各劇種中創演的三國戲最多, 所以被譽為“活諸葛"。 申鳳梅一生為越調藝術的繁榮和發展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做出了突出貢獻, 不愧為人民的藝術家。

中國劇協副主席、省劇協主席李樹建總結申鳳梅的藝術風格說,

借用京劇的神, 運用話劇的實, 融入越調的美, 將古典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很好地結合, 至今影響著他的藝術創作。 他同時表示, 申鳳梅是當前及以後的河南戲曲人永遠學習的榜樣, 牢記作品是戲曲人的立身之本, 做平常人演不平常戲。 導演羅雲和申鳳梅共事30年, 讓他感觸最深的是, 申鳳梅偉大的人格魅力, 將一生寄託在越調藝術的發展上, 繼承並創新發展了越調藝術, 同時在生活中保持常人的心態, 對人民一片赤誠之心。 戲劇評論家劉景亮說, 申鳳梅大師的藝品和人品一以貫之, 藝品特徵是自然本色, 塑造的諸葛亮非常真誠, 生活化、接地氣, 不矯揉造作, 所以觀眾看著動情,
人品同樣是質樸、謙恭、真誠, 在和觀眾交流中以真我示人, 和人民群眾融為一體, 毫無距離感, 深受群眾熱愛。

座談會號召全省文藝工作者以申鳳梅先生為榜樣, 弘揚她熱愛人民、獻身藝術的“鳳梅精神”。 學習她對越調藝術執著追求、精益求精、鍥而不捨的精神;學習她“寧願死在舞臺上, 也不願躺倒在病床上”的高貴品格;學習她德藝雙馨、可貴的人品和藝品;學習她密切聯繫群眾、關心群眾生活的高尚情懷。

河南省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主任、申鳳梅“關門弟子”申小梅代表越調人表態說, 近年來, 在“鳳梅精神”的感召下, 越調人勇攀高峰, 創作出了《盡瘁祁山》《老子》等一批獲得全國大獎的精品劇碼, 展現了越調藝術新的風采,

傳承發展了申鳳梅先生創立的申派藝術, 未來將繼續把“鳳梅精神”打造成為河南越調的靈魂, 將學習“鳳梅精神”作為全體越調人的必修課, 把河南越調劇團打造成全國一流的藝術團體, 為文化強省、出彩河南做出更大貢獻。 座談會結束後還舉行了“鳳韻梅腔添新枝”越調名家申小梅收徒儀式, 越調藝術的傳承發展和薪火相傳又添新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