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來了,歐盟國家疾呼:如何自保?!

目前, 中國對歐盟的投資熱度一直不減, 這讓歐盟各國喜憂參半。 德國經濟部國務秘書馬克尼格1月28日表示, 今年年底之前必須立法, 通過法律的措施來警惕中國投資是歐盟當務之急。 更有分析認為, 在美國奉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背景下, 歐洲似乎也面臨採取類似舉措的壓力, 以緩衝北京投資歐洲帶來的負面效應。

美國:“美國優先”的保護主義政策

美國也曾經面臨著中國外資的威脅和壓力。 美國總統特朗普用“美國優先”的保護主義政策, 為美國關上了自由貿易的大門, 減少了中國對美國造成的貿易赤字的威脅。 中資大規模投資和並購歐洲企業, 讓歐洲各國喜憂參半。 在高興大量外資引進歐洲的同時, 也擔心歐洲將面臨大規模中資投入帶來的威脅。 於是, 不少歐盟成員國開始效仿美國對國內市場實施了保護主義的舉措。

法國:戰略性資產保護

法國在2018年遵循著一邊吸引外資,

一邊又加強限制外資引入的政策。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參加達沃斯論壇向世界大力推銷法國, 積極地對外招商;而馬克龍在訪華期間, 在大肆鼓勵中國人多買法國貨的同時, 還督促和警告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 否則歐盟將對中國關閉國門。 馬克龍的舉措都意味著法國開始放棄對自由貿易的依賴, 使用戰略性資產保護來優先保障國家的利益。

德國:通過嚴控中資收購的相關法案

德國一直以來是最受中國投資者青睞的。 據路透社報導, 中國已知在德國投資總金額由2016年的136億美元增長到了2017年的150.3億美元, 而2010年時僅為1.2億美元。 如此快速的投資增長讓德國比其他歐盟國家更急迫地尋求保護措施。 為了避免中資對德國的大規模投資而導致技術外流。 德國決定與法國站在一起, 聯合義大利起草了一份關於嚴控中資收購的相關法案。 對中資企業收購行為進行仔細審核, 在緊急情況下必須暫停相關交易。

阻礙重重 但中國企業依舊突破重圍

實際上,

中國近年來也開始對民間企業的海外投資進行嚴格的把控, 不少企業海投被叫暫停。 由於中國擔憂人民幣外流過多, 中國政府在2017年叫停了不少海投專案, 如大連萬達集團2017年新增的海外投資項目。 若歐盟在今年出臺相關的法律, 加強對中企投資的審核和控制, 內外緊壓讓王健林和李嘉誠等海投大戶在2018年面臨著左右為難的困境。

全球化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 但中資企業進軍歐洲, 確實對歐洲造成不小的威脅。 過度依賴使用保護主義只會讓國內的經濟停滯不前, 合理的和健全的律法才能很好地制衡貿易市場。 如何合理使用法制條例, 與中國進行貿易合作, 將會是歐盟國家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