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首屆龍泉古鎮年貨民俗文化節濃情啟動

首屆龍泉古鎮年貨民俗文化節啟動儀式

昆明資訊港訊 記者王詩貽1月31日, “2018年龍泉古鎮年貨民俗文化節”在昆明龍頭街濃情啟動,

上千市民齊聚龍頭街辦年貨、看表演、賞民俗, 濃濃的年味兒彌漫著整條街。

本次年貨民俗文化節由盤龍區文產辦、龍泉街道辦事處主辦, 龍泉街道文化站、昆明市盤龍區龍泉古鎮文化研究院承辦, 龍泉街道辦寶雲社區、龍泉街道辦盤江社區、雲南微言堂國學院協辦。 文史專家、滇西抗戰研究專家戈叔亞先生、昆明市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喬明先生、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蔣山先生、雲南省陶瓷工藝大師李衛忠先生、龍泉文化站站長魏輝先生、昆明市文史館“重塑昆明抗戰歷史文化名城”項目組成員、西南林大學者劉建中先生等文化界藝術界人士出席了啟動儀式。

龍頭街位於昆明市區北部, 早在明末清初年間已是商潮鼎沸,

馬幫往來興起了飯館、茶鋪、驛站的“馬店”生意, 而週三“例行”趕街子的習俗, 也沿襲至今, 展現出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蘊。

早上10點, 在極具地方特色的舞龍舞獅表演中, 首屆龍泉古鎮年貨民俗文化節拉開帷幕。 市集剛開, 市民們就已經迫不及待地在各類年貨攤前開心地挑選、置辦起年貨。

其中, 龍泉古鎮文化研究院的“攤位”前, 街坊鄰居排長隊等候書法家免費寫“福”字和對聯、等待非遺傳承人剪窗花、捏糖人的場景, 成了一條特別的風景線。

市民等候書法家寫“福”字和對聯

市民排隊等待非遺傳承人剪窗花、捏吉祥物

盤龍區文物管理所研究員張展介紹, 歷史上, 龍頭村是昆明北郊唯一的農村集市, 當中一條南北走向的小街就是龍頭街。 很早以前, 龍頭街是昆明通往嵩明、尋甸、昭通及四川的交通要道, 大批馬幫由此而北上, 茶馬古道從龍泉古鎮穿過, 最終在明朝後逐漸形成集市, 至今仍在每週三趕街, “千年趕一街”實為昆明民間文化的活化石。

在啟動儀式上, 龍泉古鎮文化研究院院長洪海波說, 龍泉古鎮是盤龍區龍泉境內保存最完整的古鎮, 而且就其現存規模和文化內涵來說, 在昆明市也很少見。 這裡是“中國院士之鄉:35位院士的第二故鄉”、“中國精神故里”。龍泉古鎮文化研究院立足本土,對盤龍區及龍泉古鎮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民間藝術等進行系統研究和展示,對抗日戰爭時期在龍泉古鎮生活工作過的一批文化大師及抗戰遺址進行梳理與研究。目前,研究院正逐步建立“龍泉古鎮歷史文化暨抗戰文化名人研究推廣展示平臺”,重點打造“龍泉古鎮. 中國院士之鄉紀念館”、“龍泉古鎮歷史文化展覽館”和“昆明抗戰文化名人紀念館”,結合“龍泉古鎮歷史文化旅遊區”的建設和宣傳,以文化自信、文化自覺的學術態度,做好研究整理和開發推廣工作,建成後將成為公益文化展示基地,免費對公眾和遊客開放。

這裡是“中國院士之鄉:35位院士的第二故鄉”、“中國精神故里”。龍泉古鎮文化研究院立足本土,對盤龍區及龍泉古鎮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民間藝術等進行系統研究和展示,對抗日戰爭時期在龍泉古鎮生活工作過的一批文化大師及抗戰遺址進行梳理與研究。目前,研究院正逐步建立“龍泉古鎮歷史文化暨抗戰文化名人研究推廣展示平臺”,重點打造“龍泉古鎮. 中國院士之鄉紀念館”、“龍泉古鎮歷史文化展覽館”和“昆明抗戰文化名人紀念館”,結合“龍泉古鎮歷史文化旅遊區”的建設和宣傳,以文化自信、文化自覺的學術態度,做好研究整理和開發推廣工作,建成後將成為公益文化展示基地,免費對公眾和遊客開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