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看見未來|天使投資人許小恒:未來20%低端製造企業將面臨破產

天使投資人許小恒, 中國最早一批進入新三板的踐行者。 目前在新三板領域內, 操作了五十多個新三板掛牌企業, 還有接近四十多家擬掛牌企業。 包括自己直接投還有跟投已經對接的資本, 累計股權融資將近人民幣五個億。 在其中, 有一半以上他都投向了一個領域——智慧製造。

“中國製造2025”推出以後, 引發整個中國乃至世界的關注。 那麼, 智慧製造的未來前景如何?從一個天使投資人的眼裡又看到了哪些?2月21日許小恒做客“看見未來中國企業家雲峰會”08期主講嘉賓, 分享了他的觀點。

為什麼要投資智慧製造?對於如何選擇投資一個項目, 許小恒認為可以從行業前景、商業模式、資本路徑的規劃和設計三個角度去分析。

投資首選行業前景巨大且行業不規範的

關於行業前景, 許小恒也給出他的評判標準:“首先要看這個行業市場前景有多大, 前景大的行業機遇也較大,

一個行業假設只有兩百億, 三百億的市場, 那麼, 這個行業很容易能看到天花板, 這樣投資價值就大大縮水了。 其次, 要選擇行業不規範, 但是前景巨大的, 如果行業很規範, 發展很成熟, 那你去參與這樣一個投資, 它的價值可能不那麼明顯。 ”

製造業是中國經濟的中流砥柱

“在2015到2016這兩年的時間中, 我們的智慧製造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 如果把中國經濟比成一輛靠前輪驅動的跑車, 那麼前面一定有一個輪子是屬於工業的。 ”許小恒如是說, “中國近兩年的經濟金字塔呈現了倒三角的趨勢, 大部分湧向虛擬經濟, 而很少湧向實體經濟, 出現了“脫實就虛”的現象。 ”

“中國的製造業呈現一個三級分化的現象:20%屬於智慧製造這種已經能跟德國4.0接軌的;60%屬於從傳統製造業到先進製造業轉型的企業;其餘的20%的低端企業將面臨破產倒閉。

低端製造業急需通過“調整”適應新環境

許小恒接觸過許多經營不善的制造型企業, 他認為所有低端製造業是通過三個“階段表”走向破產的。 第一個階段是“犧牲利潤表”, 這些企業基本是不賺錢的, 有的毛利率甚至低於5%, 屬於賠本賣吆喝, 不賺錢, 但是死撐;第二個階段是“犧牲資產負債表”, 這些企業通過銀行貸款、民間借貸等多種形式, 但借來的錢遠遠不夠償還利息, 屬於負資產企業;第三個階段是“犧牲現金流量表”, 企業要上生產線,上生產設備, 但是沒有錢, 企業已失去造血功能, 沒有現金流量,

只能通過外部融資, 但銀行貸款與民間借貸都很難融到錢, 一旦失去現金流, 只能靠企業的領軍者出去“化緣”(即融資), 如果“化”不到“緣”, 企業將很難再得到重生, 這些就是目前低端製造業所面臨的情況。

許小恒在總結低端製造業的特點時說道, “低端製造業分為‘兩高’跟‘兩低’, ‘兩高’是高能耗、高污染;‘兩低’是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 因此, 這一類型的企業想要轉型升級就很難, 最終將會走向被並購或者宣佈破產的道路。 ”

“我常常說企業轉型, 其實就是一種調整, 當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 那就要進行適應的調整, 如果不調整, 當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達不到彼此的契合時, 那將是不利於企業的。 ”

智慧製造企業的優勢與短板

智慧製造類的企業有著怎樣的特徵?許小恒總結出幾個特徵,

企業優勢。 這些企業已經初步的形成了自己的技術產業體系, 包括技術裝備體系, 已經初具規模, 且部分企業已獲得國外企業的合資,

這一類的企業通常能夠得到政府的支援, 特別是按照當前中國2025的政策來進行規劃部署的。

許小恒認為中國製造業仍存在著以下幾個短板:

缺乏基礎性研究和技術性建設滯後, 很多企業都只是為了做產業, 很難把產業跟學術結合到一起, 沒有將產學研進行深度的融合。

核心技術的問題, 國內高端的智慧裝備, 包括一些核心零部件, 主要還是依賴於國外。

我們的國家比較重視硬體, 輕軟體。

智慧工廠的“四要素”與未來

智慧工廠現在經常被反復提到, 但更多的還只是停留在一個概念上,許小恒認為做智慧工廠,至少應該要具備四個要素:

要實現倉儲資訊化

物流的智慧化

整個製造過程要實現智慧化

通過軟體平臺把倉儲、物流、製造三者全面的連接起來。

只有達到了上述的四大要素,才能實現向智慧工廠、智慧生產的轉型。

“未來不可能僅僅通過靠一台機器設備,靠三兩條生產線,就能解決轉型升級的問題,眾所周知,像格力、海爾這些企業都在建智慧工廠、智慧工廠,這是他們轉型的一個方向,與此同時,在中國,由於勞動力成本上升和人口紅利殆盡等問題,都在促使企業轉型,也在促使企業從低端製造業到先進製造業進行轉變。而中國也在為這樣一個經濟轉型升級提供資金資歷的支援,這是一個很迫切的事情。”

登陸英盛網(www.yingsheng.com)關注看見未來企業雲峰會

但更多的還只是停留在一個概念上,許小恒認為做智慧工廠,至少應該要具備四個要素:

要實現倉儲資訊化

物流的智慧化

整個製造過程要實現智慧化

通過軟體平臺把倉儲、物流、製造三者全面的連接起來。

只有達到了上述的四大要素,才能實現向智慧工廠、智慧生產的轉型。

“未來不可能僅僅通過靠一台機器設備,靠三兩條生產線,就能解決轉型升級的問題,眾所周知,像格力、海爾這些企業都在建智慧工廠、智慧工廠,這是他們轉型的一個方向,與此同時,在中國,由於勞動力成本上升和人口紅利殆盡等問題,都在促使企業轉型,也在促使企業從低端製造業到先進製造業進行轉變。而中國也在為這樣一個經濟轉型升級提供資金資歷的支援,這是一個很迫切的事情。”

登陸英盛網(www.yingsheng.com)關注看見未來企業雲峰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