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揭秘春秋霸主越王勾踐的隨身寶劍為何流入楚國墓葬!

西元前496年, 吳王夫差為報父仇, 攻打越國, 大獲全勝, 使越王勾踐成為階下囚, 被吳王扣押了三年。 越王勾踐在忍受了三年的屈辱生活後回到越國。 在大臣范蠡、文種的輔佐下, 勾踐臥薪嚐膽, 立志圖強, 用艱苦的生活磨練自己的意志。 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 終於使越國由弱轉強。 西元前473年, 越王勾踐率精兵滅亡了吳國, 迫使吳王夫差飲劍自殺, 並進而成就了越國霸業。 從此,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 就在中國歷史上代代相傳, 膾炙人口, 延續至今。

有趣的是1965年12月, 在湖北一個叫望山的地方, 竟然出土了一把鋒利如初的青銅劍, 劍的主人就是越王勾踐。 劍如同他的主人一樣充滿了傳奇的色彩, 也是越國那段歷史的見證者。

這把青銅劍出土時, 置於棺內人骨架的左側, 並插入塗黑漆的木鞘內。 劍長55.6釐米, 劍形挺拔莊重, 製作精良考究, 保存完好如新;劍身上面滿飾黑色菱形暗紋,

劍格的一面由綠松石組成美麗的圖案, 另一面則鑲嵌著藍色琉璃, 整個裝飾顯得華貴、典雅。 靠近劍格處有兩行錯金鳥篆銘文, 銘文為“越王勾踐, 自作用劍”。 劍柄以絲纏繞, 劍出鞘時寒光凜凜, 耀人眼目, 劍刃薄而鋒利。

既是越王勾踐用過的劍,

而且又出土在人骨架的左側, 您一定會認為此骨架是越王勾踐吧?這種推測是完全錯誤的。 因為此劍出土于地處長江中游的楚國墓葬中, 地處長江下游的越國國君的劍為何沒有留存在越國故地, 卻埋藏在千里之外的楚國貴族墓葬中?這就是越王勾踐劍留給我們的第一個謎。

香港考古學家呂榮芳先生根據該楚墓中一起出土的竹簡研究, 認為墓主人邵固即邵滑, 也即淖滑。 邵滑是楚懷王時的大貴族。 呂先生進一步從《史記·甘茂列傳》和《韓非子·內儲說下》所載史料剖析, 認為楚懷王曾派邵滑到越, 離間越國內部關係, 誘發越國內亂, 而楚懷王乘越亂之機而亡越。 邵滑是滅越的大功臣, 楚懷王把從越國掠奪回來的越王勾踐劍作為戰利品賞賜邵滑。

邵滑死後, 將這把馳名天下的寶劍殉葬, 以顯赫他生前的功績, 這完全是有可能的(見《廈門大學學報》1977年第4期)。

陳振裕先生從這座楚墓出土的竹簡、墓葬形制、隨葬器物與其他墓葬的同類器物分析比較,

不同意上述觀點, 認為墓主邵固並非邵滑。 墓主邵固應是生活在楚威王或更早些時候, 而史書記載中的邵滑其主要政治與外交活動都在楚懷王後期, 邵固與邵滑是生活於不同時期的兩個人。 墓主邵固生前的社會地位只相當於大夫這一等級;而史書記載中的邵滑在楚懷王十五年以前就是楚國的一位老練的外交家, 在“齊破燕”後, 曾擔任了聯趙魏伐齊的重要使命;爾後又被派到越國, 為越王所用。 五年後, 由於邵滑在越國搞離間活動, 遂使越國內亂, 楚國便趁機出兵滅掉越國, 邵滑是滅越的大功臣。 根據史書和竹簡所記, 楚越之間的關係在楚威王之前是很密切的;楚昭王曾娶越王勾踐之女為妃, 而勾踐將他珍貴的青銅寶劍作為嫁女之器而流入楚國, 這也並不是沒有可能的。墓主邵固是以悼為氏的楚國王族,從他祭祀先王、先君推測,他是楚悼王之曾孫。竹簡中還記他常“出入侍王”,說明他與楚王的關係非常密切。他死時很年輕,楚王為了表彰他的忠心而把名貴的越王勾踐劍賜葬邵固墓中,也是很有可能的(陳文見《中國考古學會第一次年會論文集》)。

方壯猷先生則認為越王勾踐劍何以會流落到楚國來,這是和楚國滅越問題分不開的。因此,江陵望山1號墓的上限必然在楚國滅越以後,它的下限必然在楚頃襄王徙都于陳之前。因為楚國滅越以前,越國正在強盛時期,勾踐的寶劍不可能流落在國外。據方先生研究,越王勾踐劍也有“可能是越國王子投奔楚國,客死郢都的隨葬品”(見《江漢考古》1980年第1期)。

除上述三種意見外,已故的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先生認為:“春秋末年,聯吳以抗楚,楚聯越以圖吳,互相報聘,故吳物入晉,而越器亦出土于楚都。勾踐滅吳以後,越楚接壤,更有交流互贈之可能也。”(引自《文物天地》1986年第5期譚維四文章)如此看來,越王勾踐這把隨身佩帶的青銅寶劍,為什麼會在遠離越國的江陵楚國墓葬中出土,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越王勾踐青銅劍,不僅鑄造精工,花紋秀美,而且深埋於地下2400多年而不鏽,仍保持著耀眼的光澤,確實耐人尋味。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大變革時代。當時,周王室衰微,禮崩樂壞,諸侯割據,戰爭頻仍。為了應付連綿不斷的戰爭,各諸侯國不斷改進和大量製造各種各樣的武器。各國都有一批鑄造青銅劍的能工巧匠。處於長江下游的吳國和越國,有歐冶子以及幹將、莫邪等當時最著名的鑄劍能手。吳越鑄造的名貴青銅劍,堅韌鋒利,在各諸侯國中享有盛名。

據《越絕書》記載,越王勾踐有5把青銅劍,其劍“揚其華,淬如芙蓉始出;觀其鈲,燦如列星之行;觀其光,深深如水溢於塘;觀其斷,嚴嚴如瑣石;觀其才,煥煥如冰釋;此所謂純鈞也。”這與考古發現的越王勾踐青銅劍,大體相符。20世紀70年代以前,由於科學發展水準局限等原因,人們不可能對這些青銅劍進行取樣測定,因此關於青銅劍的至今不鏽,有人曾歸因於當時採用的金、銀、錫和水銀等進行外鍍的技術。但是關於青銅劍如何鑄造和防銹的,這個謎應該說當時仍未解開。隨著我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1977年及1978年湖北省博物館與有關單位協作,在復旦大學的靜電加速器上,利用原子核研究所提供的檢測設備,對越王勾踐劍進行了無損傷的測定與研究,終於解開了千古之謎。

越王勾踐劍劍刃及劍身的成分表明含錫為16%-17%,這是鑄造錫青銅強度最高的成分,並保持有一定延伸率;含錫再高,強度雖有提高,但抗張強度及延伸性迅速下降,做直刺用的兵器,要保證其強度以免彎折,而不需要砍擊器的硬度或韌性,越王勾踐劍和同墓出土的菱紋劍都使用了合理的含錫成分,反映了吳越鑄劍的高超水準。勾踐劍劍身含鉛、鐵較低,它們應是錫和銅的雜質元素,在熔鑄時或者選料精良,或者通過精煉去除了鉛、鐵雜質。

劍格使用了含鉛較高的合金製作,這種材料流動性較好,容易製作表面的裝飾。劍格表面經過了人工氧化處理,花紋處含硫高,硫化銅可以防止銹蝕,以保持花紋的豔麗。

越王勾踐劍上鏤有八字銘文,刻槽刃痕清晰可辨,可以肯定銘文系鑄後鏤刻。銘文筆劃圓潤,寬度只有0.3-0.4毫米,刻字水準之高可見一斑。

越王勾踐劍因劍的各個部位的作用不同,銅和錫的比例也不一樣。劍脊含銅較多,能使劍韌性好,不易折斷;而刀部含錫高,硬度大,使劍非常鋒利。但不同成分的配比在同一劍上又是怎樣鑄成的呢?專家們考證後認為是採用了複合金屬工藝,即兩次澆鑄使之複合成一體。這種複合金屬工藝,世界上其他國家是到近代才開始使用的,而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2000多年前就採用了,他們如何掌握和使用這種技術,對我們來說又是一個謎。

這也並不是沒有可能的。墓主邵固是以悼為氏的楚國王族,從他祭祀先王、先君推測,他是楚悼王之曾孫。竹簡中還記他常“出入侍王”,說明他與楚王的關係非常密切。他死時很年輕,楚王為了表彰他的忠心而把名貴的越王勾踐劍賜葬邵固墓中,也是很有可能的(陳文見《中國考古學會第一次年會論文集》)。

方壯猷先生則認為越王勾踐劍何以會流落到楚國來,這是和楚國滅越問題分不開的。因此,江陵望山1號墓的上限必然在楚國滅越以後,它的下限必然在楚頃襄王徙都于陳之前。因為楚國滅越以前,越國正在強盛時期,勾踐的寶劍不可能流落在國外。據方先生研究,越王勾踐劍也有“可能是越國王子投奔楚國,客死郢都的隨葬品”(見《江漢考古》1980年第1期)。

除上述三種意見外,已故的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先生認為:“春秋末年,聯吳以抗楚,楚聯越以圖吳,互相報聘,故吳物入晉,而越器亦出土于楚都。勾踐滅吳以後,越楚接壤,更有交流互贈之可能也。”(引自《文物天地》1986年第5期譚維四文章)如此看來,越王勾踐這把隨身佩帶的青銅寶劍,為什麼會在遠離越國的江陵楚國墓葬中出土,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越王勾踐青銅劍,不僅鑄造精工,花紋秀美,而且深埋於地下2400多年而不鏽,仍保持著耀眼的光澤,確實耐人尋味。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大變革時代。當時,周王室衰微,禮崩樂壞,諸侯割據,戰爭頻仍。為了應付連綿不斷的戰爭,各諸侯國不斷改進和大量製造各種各樣的武器。各國都有一批鑄造青銅劍的能工巧匠。處於長江下游的吳國和越國,有歐冶子以及幹將、莫邪等當時最著名的鑄劍能手。吳越鑄造的名貴青銅劍,堅韌鋒利,在各諸侯國中享有盛名。

據《越絕書》記載,越王勾踐有5把青銅劍,其劍“揚其華,淬如芙蓉始出;觀其鈲,燦如列星之行;觀其光,深深如水溢於塘;觀其斷,嚴嚴如瑣石;觀其才,煥煥如冰釋;此所謂純鈞也。”這與考古發現的越王勾踐青銅劍,大體相符。20世紀70年代以前,由於科學發展水準局限等原因,人們不可能對這些青銅劍進行取樣測定,因此關於青銅劍的至今不鏽,有人曾歸因於當時採用的金、銀、錫和水銀等進行外鍍的技術。但是關於青銅劍如何鑄造和防銹的,這個謎應該說當時仍未解開。隨著我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1977年及1978年湖北省博物館與有關單位協作,在復旦大學的靜電加速器上,利用原子核研究所提供的檢測設備,對越王勾踐劍進行了無損傷的測定與研究,終於解開了千古之謎。

越王勾踐劍劍刃及劍身的成分表明含錫為16%-17%,這是鑄造錫青銅強度最高的成分,並保持有一定延伸率;含錫再高,強度雖有提高,但抗張強度及延伸性迅速下降,做直刺用的兵器,要保證其強度以免彎折,而不需要砍擊器的硬度或韌性,越王勾踐劍和同墓出土的菱紋劍都使用了合理的含錫成分,反映了吳越鑄劍的高超水準。勾踐劍劍身含鉛、鐵較低,它們應是錫和銅的雜質元素,在熔鑄時或者選料精良,或者通過精煉去除了鉛、鐵雜質。

劍格使用了含鉛較高的合金製作,這種材料流動性較好,容易製作表面的裝飾。劍格表面經過了人工氧化處理,花紋處含硫高,硫化銅可以防止銹蝕,以保持花紋的豔麗。

越王勾踐劍上鏤有八字銘文,刻槽刃痕清晰可辨,可以肯定銘文系鑄後鏤刻。銘文筆劃圓潤,寬度只有0.3-0.4毫米,刻字水準之高可見一斑。

越王勾踐劍因劍的各個部位的作用不同,銅和錫的比例也不一樣。劍脊含銅較多,能使劍韌性好,不易折斷;而刀部含錫高,硬度大,使劍非常鋒利。但不同成分的配比在同一劍上又是怎樣鑄成的呢?專家們考證後認為是採用了複合金屬工藝,即兩次澆鑄使之複合成一體。這種複合金屬工藝,世界上其他國家是到近代才開始使用的,而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2000多年前就採用了,他們如何掌握和使用這種技術,對我們來說又是一個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