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香港電影大師座次重拍,徐克意外墊底,第二名比肩黑澤明

-作者系悟空問答簽約答主

張徹、胡金銓、李翰祥、楚原、徐克和王家衛幾位電影大導演幾位電影大導演皆是香港電影響噹噹的人物, 更在香港電影史佔據十分重要的位置。 而這幾位電影大師幾乎是跨越了兩代人, 如果要具體分析的話, 張徹、胡金銓、李翰祥和楚原則為六七十年代電影大師;徐克、王家衛則為九十年代電影大師, 並活躍至今。

李翰祥作為曾經邵氏的王牌導演, 在當年的邵氏王朝可謂獨佔鰲頭。 在六七十年代的高峰期創作出《貂蟬》《梁山伯與祝英台》《傾國傾城》《火燒圓明園》等經典名片, 且經典之作大部分留在邵氏公司, 李翰祥的電影佈景華麗、考究充分, 堪稱歷史電影的教科書作品;要論對香港電影的影響, 李翰祥第一當之無愧。

胡金銓為一代武俠電影奇才, 更是文人武俠電影的開創者, 胡金銓把武俠電影上升到藝術的高度, 並揚名于世界電影史。 胡金銓對武俠電影的貢獻居功至偉, 但胡金銓的巔峰作品如《俠女》《忠烈圖》等, 皆為臺灣電影, 對香港武俠電影的貢獻卻有一部《大醉俠》, 姑且把其拍在李翰祥之後。

而張徹算是鼎鼎大名的武俠宗匠, 其陽剛血性的武俠電影特色, 更給武俠電影打開了一片新的天地。 張徹在邵氏公司拍攝了上百部武俠片, 更讓武俠電影成為當年香港的王牌至尊, 論地位僅在胡金銓和李翰祥之下。 楚原同樣是武俠片的奇才和鬼才, 亦是古龍武俠最好的影像詮釋者, 楚原開創了香港奇情武俠的先河,

創作出《楚留香》《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等古龍電影, 可排在以上三人之後。

後面兩位電影宗師的出道年代則晚于李翰祥、胡金銓、張徹和楚原等人多年, 徐克在90年代成為了香港新武俠片的頂樑柱, 而王家衛則劍走偏鋒, 讓香港文藝片揚名國際,

成為備受矚目的文藝電影大師。 要論影響力王家衛則略高於徐克。

綜上所述, 影響力 李翰祥>胡金銓>張徹>楚原>王家衛>徐克。

關注頭條號武俠小王子李言, 我陪各位一起聊武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