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南簫粵聲 三代堅守

郭大強在工作室檢查剛調完音的簫笛。

大洋網訊 20世紀80年代至今, 步入耄耋之年的郭汝灼和兒子郭大強已在惠福路竹篙巷“粵聲”簫笛工作室中堅守了幾十年,

簫笛之聲在此繚繞。 早在20世紀40年代, 郭大強的外祖父賴權就已開設簫笛製作工坊。 現在郭大強也已是省級非遺——南粵簫笛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而郭氏簫笛以其選料、技藝、精准、音色、創新而聞名全國, 並被譽為“南簫王”。

廣州簫笛製作離不開一個地名——濠畔街, 早在清末, 這裡就成為簫笛製作的“黃埔軍校”。 清末民初, 這裡聚集了多家樂器作坊, 主要生產秦琴、三弦、簫笛等民族樂器。

郭氏簫笛的三代傳承, 始于郭大強的外祖父賴權。 1947年, 高振興、廣昌泰和賴氏三兄弟等10余人重新開辦了簫笛製作工坊。 其中賴氏三兄弟中的賴權就在其中。 1956年5月, 賴權聯合其他從事簫笛製作的師傅共同組成嶺南簫笛合作社,

後更名為“廣州嶺南簫笛樂器廠”, 該廠得到政府大力支持, 還作為民族樂器製作業的代表, 遠銷多國。

20世紀60年代, 郭汝灼進入嶺南簫笛樂器廠, 並擔任該廠“廣東樂器研究室”的主要技術骨幹, “粵聲”簫笛傳承進入第二代。

“小時候家附近有兩家工坊, 一家制笛, 一家打鐵, 母親問我想到哪一家學藝, 我就選擇了相對輕鬆的制笛。 ”郭汝灼回憶道。 當時廣州製作簫笛的人並不多, 且幾乎都在濠畔街, 行內交流更是尋常, 郭汝灼便與主要制簫的賴權熟絡起來, 後來更是進入嶺南簫笛樂器廠工作並成為賴權的女婿。

憑藉精湛技藝以及創新精神, 時齡僅25歲的郭汝灼在1963年率先研製出“木質簫笛系列”和“半音鍵改良中國笛”,

並組建了嶺南管樂廠笛子樂隊。 1966年, 郭汝灼有感於笛子品種僅限於中高音, 還與音樂家陳芳德等專家合作製作了長1.8米的重量級低音橫笛, 創下了業界新紀錄。

上世紀80年代末, 許多簫笛製作工人紛紛轉行, 老一輩簫笛製作師也漸漸離休, 只有郭汝灼一人堅守簫笛製作技藝。 郭汝灼將簫笛製作技藝傳授給其子郭大強、郭大民及女兒珊珊, 廣州簫笛製作技藝傳承到郭氏兄妹手中。

“現在我弟弟主要負責簫笛製作的工作, 我則負責最關鍵的調音部分, 妹妹則負責後勤保障。 ”“粵聲”簫笛掌門人、省級非遺——廣州簫笛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郭大強說。

郭大強8歲就開始學習吹簫, 15歲開始製作簫笛。 在前兩代人的基礎上, 郭大強對簫笛製作技藝不斷鑽研,

融入現代音響理念, 為簫笛製作引入科學鑒別標準和製作方式, 其所制簫笛以選料、技藝、精准、音色逐漸聞名全國, 為其贏得了“南簫王”的美譽。

希望未來簫笛製作“一脈多承”

記者瞭解到, 製作簫笛過程並不簡單,包括選竹、拉直、打磨上漆、校音等二十多個步驟, 在郭大強30多年的從業經驗中, 他總結出諸多經驗, 如做簫笛的竹子不能太老也不能太嫩,要挑選3~4年、竹壁厚薄在3.5釐米至4釐米之間的竹子,竹子太厚會導致音色發悶,太薄則音色飄浮等, 但讓他覺得最關鍵的還是校音。 即使是從弟弟手裡出來的郭氏簫笛, 到了他這裡還要通過耳朵重新校一次。

南簫與北簫的區別在哪裡呢?郭大強認為關鍵在音色:“北簫給人的感覺比較雅,

很傳統;南簫比較有張力、穿透力, 音量也比較大。 南簫和北簫在做法上差不多, 只不過南簫管徑大、吹口大就影響了它的音量。 ”

與眾多非遺一樣, 廣州簫笛製作技藝也需要傳承, 不過郭大強兄弟的下一代對簫笛製作並不感興趣。 “相比一脈相承, 其實我更希望未來簫笛製作能‘一脈多承’。 ”自2016年以來, 郭大強應邀開始簫笛教學, 如今成立了“郭家班”, 而且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 還有學生主動幫他推廣簫笛文化, 這令他非常振奮。

不過, 雖然學生眾多, 但郭大強到目前為止卻還沒收徒弟。 “師承具有嚴謹性, 所以我對以後的徒弟會仔細考察。 一方面, 他不能太重功利, 不能為了掙錢來學, 而是熱愛;另一方面, 他的心要正,還要學會付出,要為傳播南粵文化、簫笛文化來到我身邊。”他說。

文/廣報全媒體記者秦松

圖/廣報全媒體記者蘇俊傑

他的心要正,還要學會付出,要為傳播南粵文化、簫笛文化來到我身邊。”他說。

文/廣報全媒體記者秦松

圖/廣報全媒體記者蘇俊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