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非法期貨案件:假期貨高調炫富, 投資者欲哭無淚

深圳,南山區一幢寫字樓內, 一家名為廣東創意文化產權交易中心的公司, 老闆郭某, 對拉到涉案資金的楊某彬進行表彰, 楊某身帶大紅花 , 其他公司員工則鳴放禮炮慶祝, 表彰大會結束後, 郭某還對相關成員發放獎金, 並手舉一疊疊鈔票, 而與這些人集體炫富形成鮮明對比的, 則是被騙投資者欲哭無淚的痛苦。

重慶的投資者李女士向公安機關哭訴, 自己僅在2016年12月28日一天就虧損了48萬, 而最終自己被詐騙的總額達到72萬多, 其中還有不少應該是李女士向銀行的借貸, 事件發生後, 李女士已經兩個月不敢出門, 想到自己的還款日期將至, 李女士潸然淚下。

而深圳投資者戴先生也好不到哪裡去, 他表示自己虧損最多的時候, 一單便虧掉了二十幾萬, 總共投進去的一百來萬, 到退出時已經只剩下三十萬。

深圳南山警方經過偵查後發現, 這家名為廣東創意文化產權交易中心的公司, 打著文化交易所的幌子, 將子虛烏有的文化藝術品以期貨的形式掛在其交易平臺上進行虛假交易, 交易平臺上的走勢圖, 實際為套用國外期貨交易K線圖, 跟他們所宣稱的藝術品投資毫無關係。

深圳警方通過調查取證後發現,

大部分事主在該平臺的帳號都處於虧損狀態, 與此同時, 這些虧損的錢, 大部分都進了該公司下屬的交易所和代理商甚至於一些個人帳號的口袋裡面, 通過這一層一層抽絲剝繭的對資金的分析調取, 警方認定廣東創意文化產權交易中心的事件構成一個詐騙案件。

3月30號, 深圳南山區警方組織各警種共800餘名, 分14個小組在深圳、惠州、東莞、瀋陽四地聯合開展收網行動, 一舉搗毀涉案窩點14個, 現場控制涉案人員600余人, 帶回審查371人, 凍結涉案帳號113個, 凍結涉案資金8840萬餘元。

和以往不同, 本次深圳警方採用了檢警一體化的模式進行的收網, 對案件進行了全鏈條的打擊, 不僅僅對文交所平臺的經營方進行打擊, 還對它的會員單位以及伺服器維護人員甚至詐騙軟體的製作人員都進行了打擊。 據深圳檢方, 此案最終被依法審查逮捕233人, 深圳辦理該類案件最多的一次。

據相關介紹該廣東創意文化產權交易中心成立於2016年3月份, 2016年10月才開始運營, 不到半年的時間竟有800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投資者上當受騙, 數十億資金"血本無歸", 受害者是如何被誘導入局的呢?

據受害人朱先生介紹, 2016年10月, 朱先生正在單位上網辦公, 忽然一個網友申請加他的QQ, 在申請成功之後, 該網友每天跟他拉拉家常, 談談股票投資心得, 在逐漸熟悉之後,該網友把他拉到一個股票交流群,群裡面每天都會有老師講股票知識,剛開始一切還算正常,不過後來朱先生發現這些講課老師有些不對勁:"有意無意的在裡面曬一些自己做藝術品的單,顯示自己賺了多少錢,群裡面可能有其他的業務員(托兒)在裡面,就有人問老師你們這是啥,賺了多少錢?然後老師說這是工藝品(藝術品)"。在群裡以及直播間裡的氛圍渲染之下,朱先生開始忍不住心動,跟著平臺分配的老師參與到所謂的"藝術品"投資中來,幾次下來,賺少虧多。而在11月29日晚上,僅僅一筆交易就讓他虧損了兩萬多,朱先生開始懷疑"指導老師"有意"喊反單"。

而警方根據調後發現,除了"喊反單",讓客戶虧損以外,該平臺的手續費驚人,要想在該平臺盈利,首先得跑贏手續費,不然就是必虧無疑。而且萬一有投資者在該平臺賺到了錢,平臺方就會對該投資者進行限制和清退。

朱先生發現一開始業務員向他隱瞞了真實的手續費,由於平臺方採用了T+0模式及33倍杠杆,在實際操作中,他發現自己的手續費竟然高達16%,而且這還只是單向手續費,如果一買一賣總手續費就高達32%。最後的一單朱先生虧損了26800多,後面去後臺的投資報表看了一下,這筆虧損的手續費就有16000多,手續費將近占了一半。警方介紹道,在該類交易平臺上買賣交易,最低手續費是會高達交易本金的10%以上,有些項目還會更高到30%。如此高昂手續費的前提下,就算投資者在平臺上投資盈利,但盈利點沒有超過手續費的話,只要你一賣出,帳戶就會立即變成虧損。

利用交易軟體,視頻直播等方式,指導客戶頻繁做單去刷手續費,導致客戶虧損,以致出局,如果有極少部分幸運的投資者賺到了錢,會員單位就會找到平臺方,將這些投資者踢出去,除了利用後臺功能限制投資者交易之外,平臺方還會通過匯率的修改來影響商品的報價。

相關部門同時表示,一直以來,非法期貨之所以屢禁不止,與犯罪分子作案的隱蔽性也有關聯,該類案件依託互聯網微平臺,作案手法比較新,手段專業程度比較高,社會危害極大,犯罪嫌疑人的反偵察意識強,導致對其主觀故意的認定存在一定的難度,加之電子證據的分散,導致難以全面的收集,這也是這類案件打擊的難度所在。

期贏家

Q仔

在逐漸熟悉之後,該網友把他拉到一個股票交流群,群裡面每天都會有老師講股票知識,剛開始一切還算正常,不過後來朱先生發現這些講課老師有些不對勁:"有意無意的在裡面曬一些自己做藝術品的單,顯示自己賺了多少錢,群裡面可能有其他的業務員(托兒)在裡面,就有人問老師你們這是啥,賺了多少錢?然後老師說這是工藝品(藝術品)"。在群裡以及直播間裡的氛圍渲染之下,朱先生開始忍不住心動,跟著平臺分配的老師參與到所謂的"藝術品"投資中來,幾次下來,賺少虧多。而在11月29日晚上,僅僅一筆交易就讓他虧損了兩萬多,朱先生開始懷疑"指導老師"有意"喊反單"。

而警方根據調後發現,除了"喊反單",讓客戶虧損以外,該平臺的手續費驚人,要想在該平臺盈利,首先得跑贏手續費,不然就是必虧無疑。而且萬一有投資者在該平臺賺到了錢,平臺方就會對該投資者進行限制和清退。

朱先生發現一開始業務員向他隱瞞了真實的手續費,由於平臺方採用了T+0模式及33倍杠杆,在實際操作中,他發現自己的手續費竟然高達16%,而且這還只是單向手續費,如果一買一賣總手續費就高達32%。最後的一單朱先生虧損了26800多,後面去後臺的投資報表看了一下,這筆虧損的手續費就有16000多,手續費將近占了一半。警方介紹道,在該類交易平臺上買賣交易,最低手續費是會高達交易本金的10%以上,有些項目還會更高到30%。如此高昂手續費的前提下,就算投資者在平臺上投資盈利,但盈利點沒有超過手續費的話,只要你一賣出,帳戶就會立即變成虧損。

利用交易軟體,視頻直播等方式,指導客戶頻繁做單去刷手續費,導致客戶虧損,以致出局,如果有極少部分幸運的投資者賺到了錢,會員單位就會找到平臺方,將這些投資者踢出去,除了利用後臺功能限制投資者交易之外,平臺方還會通過匯率的修改來影響商品的報價。

相關部門同時表示,一直以來,非法期貨之所以屢禁不止,與犯罪分子作案的隱蔽性也有關聯,該類案件依託互聯網微平臺,作案手法比較新,手段專業程度比較高,社會危害極大,犯罪嫌疑人的反偵察意識強,導致對其主觀故意的認定存在一定的難度,加之電子證據的分散,導致難以全面的收集,這也是這類案件打擊的難度所在。

期贏家

Q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