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成都:深化全面創新改革“一號工程”

原標題:深化全面創新改革“一號工程” 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 效率變革 動力變革

2018年全創重點任務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 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作為省市“一號工程”, 深化全面創新改革試驗, 努力破解阻礙創新驅動發展的瓶頸制約, 成都行穩致遠——2017年, 成都市5項全面創新改革經驗在全國複製推廣, 是全國8個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貢獻改革經驗最多的城市, 同時12項全面創新改革經驗在全省複製推廣。 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46.4萬家, 增長42%, 新增科技型企業2萬家, 增長55.0%, 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471家, 增長17.8%, 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9374.8億元。

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 是改革開放40周年, 也是全創三年試驗任務收官之年。 成都將堅定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的重要指示精神, 突出全面創新改革“一號工程”,

激發科技創新“第一動力”, 用好創新人才“第一資源”, 努力形成動力轉換接續、發展提質升級的新格局, 堅定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持續為成都率先實現經濟高品質發展, 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提供強勁創新動力支撐。

盤點全創亮點——

激發創新主體活力

促進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

“西南交大九條”的印發, “撕開”了國內高校探索職務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第一條口子。 西南交大的“小崗村試驗”, 一子啟動全盤棋, 迎來的是高校大刀闊斧的改革。 去年9月, 全國首個以城市為單位的科技成果“三權”改革聯盟在成都成立, 包括西南交通大學、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以及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等12家在蓉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成為其首批成員。

高校以改革啟動創新主體, 打破制約科技成果轉化的“中阻梗”, 成都的“聲援”也從未止步。 記者瞭解到, 我市實施了“成都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新十條”, 鼓勵高校科研機構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 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比例。 目前, 已完成西南交大170余項科研成果分割確權, 確權價值1.9億元, 吸引投資8.8億元, 成立科技公司20家;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已制定相關改革方案。

以科技三權改革為動力推進創新, 僅是我市堅持需求導向和產業化方向, 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的一維。 去年以來,

我市還注重以高新技術企業為主體引領創新, 加快培育高新技術領域的標杆企業、領軍企業, 運用財政後補助、間接投入等方式, 支援企業開展重大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發。 同時, 以重大功能平臺為載體支撐創新, 瞄準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 設立10億元市級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發展專項資金, 軌道交通、大資料、精准醫學等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已掛牌成立。

值得一提的是, 去年我市還以企業需求為導向, 加強政策的系統集成和實質創新, 重磅出臺了“產業新政50條”, 構建了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政策體系, 提高了資源要素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產效率。

強化重點領域統籌

促進軍民融合協同創新

成都, 軍工資源富集, 民營經濟活躍, 軍民融合優勢突出、條件優越。 央屬軍工集團和中國工程物理物院均在我市佈局軍民融合項目, 民營企業“參軍”踴躍, 軍民融合產業正成為我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2017年新增軍民融合企業近百家, 軍民融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937億元。

這與我市積極推動“軍轉民”開放創新與“民參軍”機制創新息息相關。 記者瞭解到, 通過健全軍民融合組織管理體系促進融合創新, 我市積極引導優勢民營企業進入國防科技領域, 420家軍民融合企業通過認定。 航太雲網軍民融合線上上線運行, 為軍民融合企業提供供需對接、資源分享等一站式服務。

同時, 佈局軍民特色產業推動集群創新。 規劃佈局軍民融合產業空間體系,加快推進鐳射、航太、航空、資訊安全、核動力等軍民融合產業基地建設,各具特色的軍民融合產業創新集群正在形成。

此外,完善軍民投入機制引導示範創新。設立總規模達20億元的成都市軍民融合產業基金、軍民融合創新創業基金以及軍民融合產業政策扶持資金,對軍民融合重點創新產業、示範項目進行專項支持。

融入全球創新網路

促進區域協同創新

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合理配置和跨區域流動,是增強成都在全國全球產業體系分工中的核心競爭優勢的必然。去年以來,在我市深化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踐行中,留下了融入全球創新網路的積極姿態。

聚焦市域整合創新資源,圍繞我市規劃佈局建設66個產業功能區,通過全面整合雙創基地、孵化基地,引導研究創新力量和科技服務資源分區集聚,構建形成了一批集聚人才、技術、資金、資訊和配套企業的產業新城。

盈創動力科技金融模式在全省多點開花,是成都帶動市州構築創新共同體的一個“縮影”。記者瞭解到,盈創動力科技金融模式已在省內8個市建立工作站,為當地科技金融服務提供支援。同時我市還全面梳理了成都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成都科學城先行先試政策,推進共通性政策在成德綿地區共通共用。

融入全球拓展創新空間。加快國際合作創新載體建設,高標準建設中韓創新創業園,推進歐盟項目創新中心(成都)上升為中歐政府層面的創新合作平臺。鼓勵企業建立境外研發和行銷機構,參與國際技術標準制定、取得境外智慧財產權,加快“成都智造”“成都服務”走出去的步伐。

規劃佈局軍民融合產業空間體系,加快推進鐳射、航太、航空、資訊安全、核動力等軍民融合產業基地建設,各具特色的軍民融合產業創新集群正在形成。

此外,完善軍民投入機制引導示範創新。設立總規模達20億元的成都市軍民融合產業基金、軍民融合創新創業基金以及軍民融合產業政策扶持資金,對軍民融合重點創新產業、示範項目進行專項支持。

融入全球創新網路

促進區域協同創新

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合理配置和跨區域流動,是增強成都在全國全球產業體系分工中的核心競爭優勢的必然。去年以來,在我市深化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踐行中,留下了融入全球創新網路的積極姿態。

聚焦市域整合創新資源,圍繞我市規劃佈局建設66個產業功能區,通過全面整合雙創基地、孵化基地,引導研究創新力量和科技服務資源分區集聚,構建形成了一批集聚人才、技術、資金、資訊和配套企業的產業新城。

盈創動力科技金融模式在全省多點開花,是成都帶動市州構築創新共同體的一個“縮影”。記者瞭解到,盈創動力科技金融模式已在省內8個市建立工作站,為當地科技金融服務提供支援。同時我市還全面梳理了成都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成都科學城先行先試政策,推進共通性政策在成德綿地區共通共用。

融入全球拓展創新空間。加快國際合作創新載體建設,高標準建設中韓創新創業園,推進歐盟項目創新中心(成都)上升為中歐政府層面的創新合作平臺。鼓勵企業建立境外研發和行銷機構,參與國際技術標準制定、取得境外智慧財產權,加快“成都智造”“成都服務”走出去的步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