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寶馬長城合資我最關心的不是MINI被代工,而是長城有望補轎車短板?

2月23日, 狗年長假後的第二個工作日, 寶馬和長城正式發佈了雙方將建合資公司國產電動車, 實現MINI純電動車型本土化生產的消息。

猶記得去年10月份, 當《汽車公社》獨家爆料出這一爆炸性新聞時, 寶馬與長城選擇矢口否認此事, 不過空穴來風必有其因, 隨著“合作意向書”的正式簽署, 懸浮已久的另一隻靴子終於落地了。

在寶馬今天官方發佈的新聞稿中明確強調:“接下來, 雙方將對合資公司的具體細節一劑合作模式進行協商, 並酒相關事務, 比如生產地點的選擇和具體投資額度進行闡明。 目前已經確定的是, 寶馬集團不會在中國現有的網路體系之外興建新的銷售和服務管道。 寶馬集團還將與合作夥伴華晨汽車繼續合作, 致力於進一步拓展華晨寶馬在中國的成功。 ”

新聞稿中多次提及華晨寶馬, 可見, 吸取了去年上汽奧迪的教訓, 寶馬建立第二家合資公司時, 對於與合資夥伴華晨的關係態度十分謹慎, 當然也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毋庸置疑, 寶馬與長城的牽手, 各自都是出於加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需要。 2017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55.4萬輛, 同比增長了71%, 成為車市最大的亮點之一。 其中,

自主品牌佔據了國內新能源汽車90%以上的市場份額。 而隨著雙積分壓力的倒逼, 近兩年出現了一波新的新能源合資浪潮, 大眾和江淮、福特和眾泰、雷諾日產與東風、雷諾與華晨金杯, 無不是這一輪政策壓下倒逼下的產物。

對於寶馬之所以發展第二家合資夥伴,

興業證券分析師認為, 預計2019/2020年寶馬國產(華晨寶馬)產銷量為56/62萬輛, 需要新能源積分為5.6/7.6萬分, 寶馬進口車產銷為27/30萬輛, 需要新能源積分2.7/3.6萬分, 當前寶馬新能源積分僅來自國產的寶馬X1插混和進口的寶馬i3和i8, 但量都非常小。 加速MINI電動化、國產化, 是寶馬解決新能源積分問題的最佳方案, 而成本是MINI國產的最大阻力。 而在眾多本土車企中, 長城是為數不多尚未與外資進行合資的候選人。

另外,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分析師羅賓·朱表示:“合資公司項目獲准後還能為寶馬賺取一定利潤, 寶馬還能向合資公司銷售零部件。 ”

而從長城的角度來看, 其本身並沒有新能源積分資源, 資料顯示, 2017年長城汽車在NEV積分和CAFC積分上均為負值, 面臨著雙重壓力。 2017年7月, 長城宣佈入股禦捷, 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積分壓力, 但距離達標, 尚有不小的缺口。 這次與寶馬的合資, 長城除了看重寶馬在新能源領域的深厚積澱外, 或許還能在品牌形象上, 獲得一定的拔擢。

不過有行業分析師告訴筆者, 在這一波以新能源為契機的合資潮中,主管部門為了限制新合資公司的品牌,定下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新建的新能源合資企業必須使用合資公司擁有的自主品牌。

這一點可以參照2017年大眾與江淮合資項目,彼時大眾有意借與江淮的合資機會,將旗下西雅特品牌引入國產,據稱這一請求最終遭到了國家發改委的否決。BC今日向大眾中國相關人士諮詢該問題時,對方給予了肯定回復,表示大眾與江淮合資的時一個全新品牌。而另一位業內人士對此解讀為,此舉旨在限制海外車商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由此大概可以肯定,寶馬與長城合資,可能會推出新的自主品牌,而MINI在其中,只是通過這次國產將生產外包給長城汽車,間接實現國產,這或許也可以理解,被代工的MINI其實根本不需要興建新的銷售和服務管道。

專注於SUV市場多年的長城汽車,在轎車上的短板一直是掌門人魏建軍的心病,或許借著與寶馬的合資,這塊短板有望補齊。

在這一波以新能源為契機的合資潮中,主管部門為了限制新合資公司的品牌,定下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新建的新能源合資企業必須使用合資公司擁有的自主品牌。

這一點可以參照2017年大眾與江淮合資項目,彼時大眾有意借與江淮的合資機會,將旗下西雅特品牌引入國產,據稱這一請求最終遭到了國家發改委的否決。BC今日向大眾中國相關人士諮詢該問題時,對方給予了肯定回復,表示大眾與江淮合資的時一個全新品牌。而另一位業內人士對此解讀為,此舉旨在限制海外車商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由此大概可以肯定,寶馬與長城合資,可能會推出新的自主品牌,而MINI在其中,只是通過這次國產將生產外包給長城汽車,間接實現國產,這或許也可以理解,被代工的MINI其實根本不需要興建新的銷售和服務管道。

專注於SUV市場多年的長城汽車,在轎車上的短板一直是掌門人魏建軍的心病,或許借著與寶馬的合資,這塊短板有望補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