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什麼東西沒有腳,可是走得最遠,走得最快。見識祥林嫂積存的鷹洋

俗話說:亂世買黃金, 盛世興收藏。 不從什麼時候起, 我也一樣, 慢慢喜歡起古錢幣來, 特別是鷹洋的收藏, 覺得既可以增加知識,

又可陶冶性情, 不斷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

說起“鷹洋”, 估計大家都不陌生, 魯迅筆下的“祥林嫂”, 曾不惜花費十二元鷹洋, 去鎮上的土地廟捐門檻。 這十二元鷹洋值多少錢?估計是大家最關注的, 我們不妨看看《祝福》裡的描述:祥林嫂在魯四老爺家裡苦幹,

快夠一年, 她才從四嬸手裡支取了歷來積存的工錢, 換算下12元鷹洋, 一年的工錢僅換來12元“鷹洋”, 估計這鷹洋還是很值錢的。

看了資料才知道, 原來“鷹洋”就是墨西哥銀元。 1821年墨西哥推翻西班牙殖民統治, 取得獨立。 1823年, 墨西哥開始鑄造本國貨幣——墨西哥銀元。 此後各個時期的墨西哥銀元, 正面都有一隻老鷹圖案, 俗稱“鷹洋”。

鷹洋正面主圖是一隻展翅的雄鷹, 嘴裡叼著一條蛇, 一隻爪牢牢抓著蛇身下半截, 另一隻爪踩在從湖中岩石裡生長出的仙人掌上, 主圖下方是橡樹和月桂樹枝葉, 鷹圖上方是西班牙文的墨西哥共和國字樣, 也有上標西班牙文“墨西哥合眾國”字樣的。

先看看, 這北美洲的銀元是如何來中國的, 原來, 從1840年鴉片戰爭後,

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英美等帝國主義國家乘機在中國設立銀行, 利用發行紙幣、銀元等方式對我國的進行經濟侵略, 而墨西哥、西班牙等一些資本主義國家也不甘落後, 遠洋而來, 搶佔和瓜分中國市場。 當時流入中國的外國銀元英國的“杖洋”、日本的“龍洋”等。 而流入中國最多的銀元是西班牙的“本洋”, 後來才是墨西哥的“鷹洋”。

鷹洋以前, 勢力最大的是本洋, 主要指西班牙在其墨西哥殖民地鑄造的加羅拉四世銀元。 西班牙帝國最輝煌的時候, 曾經擁有過半個世界的殖民地, 大部分加勒比海島嶼(西印度群島)、墨西哥、南美大部、中美洲地區、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直達阿拉斯加)和北美中部內陸, 曾經都是西班牙的領土。

鴉片戰爭一役, 清朝對英賠款二千一百萬元, 就是用本洋計算。

16世紀西班牙是太平洋貿易區的盟主, 西班牙大帆船源源不斷地把中國的絲綢和各種日用品運往美洲, 再源源不斷地從墨西哥把本洋運到中國, 支付價款。 可是, 西班牙一直沒有可與中國交換的商品, 所以這個三角迴圈是單向的, 致使本洋全部留在了太平洋貿易區。 支持鷹洋的則是英國, 可是英國的法律不允許本國的貴金屬貨幣流出, 印度的英商便從墨西哥運來鷹洋, 在中國採買絲茶等商品, 直接運往歐洲和美洲, 換取銀元後再到中國辦貨。

聽說, 古代做生意有講究, 在貨物交易時, 力求做到:能收帛絹就不收銀兩, 能收銀兩就不收銅錢,

能收銅錢就不收鐵錢, 可是, 墨西哥鷹洋卻是一個例外, 它是清朝中期最牛的硬通貨, 怪不得, 祥林嫂這紹興鄉下的農婦, 逢有較大金額支出時, 也把大把的銅錢, 換成鷹洋使用。

得小時候猜謎語, 問:“什麼東西沒有腳, 可是走得最遠, 走得最快?”謎底是錢。 鷹洋跨越太平洋來到中國,在中國境內又流行大江南北,與它的鑄造精美、成色穩定、份量固定、數量豐沛是分不開的,或許,這才是它流行的真正原因。

看來,我們在搞收藏時,不能只看表面,一定要去瞭解它的歷史,瞭解藏品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這樣才能瞭解到它真正的價值,從而作出最好的判斷。

沒事的時候,不妨,找塊鷹洋研究研究,相信會有收穫的。

(原創文章,如果有媒體看中,請告之,謝謝)

鷹洋跨越太平洋來到中國,在中國境內又流行大江南北,與它的鑄造精美、成色穩定、份量固定、數量豐沛是分不開的,或許,這才是它流行的真正原因。

看來,我們在搞收藏時,不能只看表面,一定要去瞭解它的歷史,瞭解藏品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這樣才能瞭解到它真正的價值,從而作出最好的判斷。

沒事的時候,不妨,找塊鷹洋研究研究,相信會有收穫的。

(原創文章,如果有媒體看中,請告之,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