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解密!土豪投資人都是怎麼玩P2P的?

本文聚焦高學歷和土豪投資人, 全方位解讀他們的P2P投資理財特徵。

一、各年齡層投資特徵

2017年, 70後投資人群數量激增, 占比由2016年的21.09%激增至29.3%, 取代80後成為第一大投資群體。

此外, 50後、60後的投資比例也有所上升。

選取了和年齡較為相關的若干項研究結果進行如下展示:

月收入:80後收入最多, 90後潛力無限

將高收入人群定義為月收入1萬以上, 80後高收入人群占比最多, 達26.16%;

其次是60後, 占比為20.11%。

由於90後尚有部分群體未進入職場, 因此總體月收入情況一般, 高收入群體僅占比11.93%, 與50後基本持平。

未來, 伴隨著90後逐步進入職場和工作年限的增加,

90後的群體勢必迎來較大收入提升。

各年齡層收入情況分佈

持有資產:60後土豪占比多, 70後千萬級投資人多

將網貸投資人所持有的網貸資產總額進行分類, 占比最多的為10萬-100萬區間, 為57.5%。

將土豪定義為持有網貸資產金額達100萬以上,

對各年齡層進行細項分析, 土豪占比最多的為60後群體, 達21.36%, 其次為70後, 占比16.55%。

目前, 60後正處於人生的黃金時期, 家庭生活穩定, 工作事業有成, 手頭普遍較為寬裕。

將100萬以上持有資產群體再細分, 發現70後的千萬資產持有人數最多, 80後與60後基本持平;

而90後和其他年齡層, 尚未出現持有網貸資產達千萬級別的投資人。

各年齡層持有網貸投資金額分佈

投資時間分配:80、90時間相對較少, 70、60保持足夠關注

據調查, 70後、60後及以上年齡的投資人群體中, 相當多人數保持了對網貸資訊的每天關注, 尤其在60、50後群體更是達到了過半人數。

相對而言, 作為社會新興中堅力量的80後、90後則顯得時間較少, 多數80後、90後表示, 不一定每天, 但會在自己有空的時候保持關注。

同樣, 在不太關注的投資人群裡中, 80後、90後也佔據了過半比例。

各年齡層網貸關注時間分佈

投資期限偏好:80、90偏愛短期, 70、60偏愛中長期

儘管80、90後不一定每天關注網貸資訊, 但在標期選擇方面, 他們還是更偏愛1-3個月的短標。

從名義收益率上來看, 長標收益率普遍多於短標;

但疊加了各種活動優惠的短標, 其實際收益率多於長期標。

標期長短同樣也反映出投資人流動性。

分析結果表明, 年輕群體的流動性相對會更高, 而年長群體則傾向於6-12個月的中長期投資。

另有少部分投資人最為偏好的, 是可隨時退出的網貸產品。

根據《P2P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於2017年12月下發的《關於做好P2P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 以活期、定期理財產品的形式對接債權轉讓標的, 由於可能造成資金和資產的期限錯配, 應當認定為違規。

該部分投資群體, 或需尋找新平臺來滿足其流動性偏好。

各年齡層網貸投資期限偏好分佈

小結:

各家網貸平臺的運營報告中,通常會按照年齡進行分層,用來分析投資人的具體行為。

80後作為傳統投資主力,其絕對占比仍存在不少優勢,但伴隨著中老年群體對新興事物的接受以及90後逐漸成長為社會中堅力量,預計未來80後投資人數的占比將有所下降。

收入方面,80後整體最為出色,月薪過萬的占比為26.16%,緊隨其後的是60後的20.11%和70後的19.4%。

作為職場新星的90後高薪占比僅為11.93%,還需要面臨一段積澱自我的歷程。但也有一些高淨值90後開始嶄露頭角,有2.27%的90後群體持有100萬以上網貸資產。

這一比例在60後群體中則高達21.36%。

投資風格方面,60後最愛分散,有23.52%的60後投資人將資金分散到10家以上平臺。

80、90後工作較忙,關注網貸頻率不及70、60後。

但在網貸“薅羊毛”方面,80、90後又顯得尤為熱衷,超過80%的80、90後表示會參與打新,而這一比例在70後以上群體僅為七成左右。

此外,由於風險承受能力伴隨年齡呈遞減趨勢,對高息項目偏好的90後群體顯著大於其他年齡層。

二、各學歷層投資特徵

投資分散度:高學歷人群更愛分散

保持適當的分散度,不僅可以提升投資組合的收益率,還能夠分散投資風險。

將分散5家以上的投資人數占投資總人數的比例(分散度)作為衡量標準,發現5家以上的分散度數據中,博士占比高達70.97%,碩士則為54.95%,遠高於其他學歷層次的投資人群體;

再對11家以上的投資分散度作為研究物件,發現博士、碩士的分散度依然超過20%,而其他年齡層次均小於20%。

各學歷層投資人所投平臺數量分佈

投標方式:高學歷投資計畫比例更高

根據整體結果顯示,投資人更加偏好理財計畫類產品,占比達44.61%。

近年來,理財計畫類產品由於投資方便快捷等特徵,受到廣大投資人的歡迎。

但投資理財計畫類產品面臨兩個主要問題。

一是收益率問題,相同期限的散標和理財計畫標,平臺通常會多收一道“服務費”,從而導致理財計畫標收益優勢不及散標;

二是合規性問題,一些理財計畫標通過期限拆分、錯配,甚至發佈假標的方式實現流動性,這些問題已被監管方明令禁止。

對各學歷層次的投資人投標方式進行比例分析,發現高學歷人群(碩士、博士)中,投資理財計畫的比例較其他學歷層次更多,尤其是碩士群體占比超過50%,或與高學歷人士工作時間繁忙,關注精力較少存在關聯。

各學歷層投資人投標方式分佈

小結:

在傳統印象中,高學歷投資人通常伴隨著高收入特徵,調查資料也得到了驗證。

碩士學歷以上的投資人群體中,超40%擁有萬元以上的月薪,而這一比例在本科及以下的投資人群體中占比均不到30%。

在關注時間方面,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投資人群中,多數表示不一定每天,但有空會表示關注;

而本科以下學歷的投資人群中,多數表示每天都會關注網貸資訊。

對比前文,高學歷人群擁有較高收入,相對其他群體在工作方面的投入時間精力更多。

分配給網貸的時間則較少。

但高收入並不完全等同于高淨值人群,博士以上學歷的投資人中,尚未出現持有千萬資產的情況。

調查發現,碩士以上的投資人群體踩雷概率甚至高於其他學歷群體,幾近20%。

高學歷人群除了努力工作,在個人理財投資方面也需下苦功夫經營,提升自身財商。

三、不同性別的投資特徵

風險偏好:女性比男性更穩健

根據統計,接近四分之一的網貸投資人表示“我不炒股”。

在其餘約四分之三的群體中,承受損失能力的主流區間落在10%-20%,占比為30.46%。

對性別因素進一步細分,在炒股人群當中,能夠承受20%以上虧損風險的男性投資人占比達到28.54%,而女性群體僅占比17.36%。

不炒股人群的占比,男性投資人為21.3%,而女性投資人則達到了28.39%。

不同性別的股票投資風險偏好分佈

投資占比:男性更願意大力投資網貸

根據調研結果顯示,56.74%的投資人群體將半數以上的資產投入P2P平臺,僅有13.6%的投資人選擇投入不到四分之一的資產。

不同性別投入網貸資金的占比方面,男性投資人群體最多的為50%-75%區間,而女性投資人群體最多的則為25%-50%區間。

有58.81%的男性投資人投入了50%以上資產進入網貸,而僅有49.37%的女性投資人投入過半資產。

不同性別的網貸投資資金占比分佈

輿情態度:面對負面消息,男性更加淡定

在遇到負面消息時,不論消息真假,加速撤離的投資人占比14.71%,而作為平臺死忠粉的投資人的占比僅1.19%,表明負面輿情將會給帶來一定影響。

但大部分投資人趨向理性,仔細識別的投資人占比超過八成。

對性別細項進行分析,在網貸理財端遇到負面消息時,有19.71%的女性投資人表示會加速撤離,這一比例在男性投資人群裡方面為13.3%。

採取“仔細識別、多管道驗證態度”的女性投資人為79.39%,而男性投資人比例為85.42%。

在面臨負面輿情時,表現淡定的男性投資人相對女性比例更多。

不同性別的網貸輿情態度分佈

小結:

金融投資領域男性佔據傳統數量優勢,網貸行業也不例外。

在經濟狀況方面,男性較女性收入水準更高且擁有的資產金額更多。

在風險承受能力方面,女性比男性更趨於保守態度,具體表現為偏好高息的女性投資人較少,以及投入較少比例的網貸資產。由此所得的踩雷比例亦低於男性。

標期方面,女性投資人更偏愛短標,多數女性偏愛1-3個月期限,與此相對多數男性則更加偏愛6-12月期限的項目。

四、持有資產因素

持股情況:土豪更偏好高風險

股市相關的風險承受能力調查中,持有100萬-1000萬資產的投資人群體裡,有34.95%的人表示可以承受較高風險的虧損(20%以上),這一比例在1000萬以上資產持有人當中比例過半,而在其他投資人中的比例均不超過20%。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不炒股”這一選項中,1000萬資產以上的投資人選擇為0,這意味著千萬資產的投資人全部為股民。

各級別資產持有者的股市風險承受能力分佈

持有比例:土豪更看好網貸

根據調研結果顯示,56.74%的投資人群體將半數以上的資產投入P2P平臺。

對各級別持有資產的投資人進行細項分析,發現土豪人群(100萬以上的資產持有者)中,其投資資金持有網貸的比例多數落在75%以上區間;

持有10-100萬資產的投資人,多數投資50%-75%的資金進入網貸。隨著持有資產的減少,其網貸投資的占比也相對減少,持有1萬以下資金的投資人群體僅投入了其25%不到比例的資金。

這說明,土豪投資人更加青睞網貸投資,並投入他們的大部分資產;而擁有資產量不多的投資人,對網貸則持有較為保守的態度。

但土豪投資人看好網貸,是否意味著高風險偏好?

進一步研究這部分群體的收益率偏好,發現與其他群體相差不大,主流區間仍為8%-12%。

值得一提的是,持有千萬資產的投資人收益率偏好,則全部落在12%-15%區間。

各級別資產持有者的網貸資產比例分佈

小結:

伴隨著網貸行業馬太效應的加劇,投資人的“馬太效應”也在同步進行中。

根據網貸之家發佈的近6個月以來的行業月報,投資人數呈現下降趨勢,在最新2月的月報中,活躍投資人數更是創下6個月以來的新低。但是行業貸款餘額仍在穩定上升之中。

看好網貸的投資大戶投入更多資金,將成為未來網貸投資的一大趨勢。

土豪投資人呈現出這樣一類特徵:股民居多,基本薪資較高,且擁有較高的風險承受能力,但也十分鐘情網貸投資,並願意投入大部分資產進入網貸領域。他們保持了一定的分散度,但部分土豪偶爾也會遇到踩雷。

米咖網P2P網貸協力廠商投資理財返利網,為廣大投資者推薦:安全的p2p理財平臺。米咖秉承專業、可靠、安全的投資理財。米咖投資理財返利網:1份投資3份收益!

雖然不想帶廣告影響文章!但是小編也是為了生活,所以大家理解下了哦!

各年齡層網貸投資期限偏好分佈

小結:

各家網貸平臺的運營報告中,通常會按照年齡進行分層,用來分析投資人的具體行為。

80後作為傳統投資主力,其絕對占比仍存在不少優勢,但伴隨著中老年群體對新興事物的接受以及90後逐漸成長為社會中堅力量,預計未來80後投資人數的占比將有所下降。

收入方面,80後整體最為出色,月薪過萬的占比為26.16%,緊隨其後的是60後的20.11%和70後的19.4%。

作為職場新星的90後高薪占比僅為11.93%,還需要面臨一段積澱自我的歷程。但也有一些高淨值90後開始嶄露頭角,有2.27%的90後群體持有100萬以上網貸資產。

這一比例在60後群體中則高達21.36%。

投資風格方面,60後最愛分散,有23.52%的60後投資人將資金分散到10家以上平臺。

80、90後工作較忙,關注網貸頻率不及70、60後。

但在網貸“薅羊毛”方面,80、90後又顯得尤為熱衷,超過80%的80、90後表示會參與打新,而這一比例在70後以上群體僅為七成左右。

此外,由於風險承受能力伴隨年齡呈遞減趨勢,對高息項目偏好的90後群體顯著大於其他年齡層。

二、各學歷層投資特徵

投資分散度:高學歷人群更愛分散

保持適當的分散度,不僅可以提升投資組合的收益率,還能夠分散投資風險。

將分散5家以上的投資人數占投資總人數的比例(分散度)作為衡量標準,發現5家以上的分散度數據中,博士占比高達70.97%,碩士則為54.95%,遠高於其他學歷層次的投資人群體;

再對11家以上的投資分散度作為研究物件,發現博士、碩士的分散度依然超過20%,而其他年齡層次均小於20%。

各學歷層投資人所投平臺數量分佈

投標方式:高學歷投資計畫比例更高

根據整體結果顯示,投資人更加偏好理財計畫類產品,占比達44.61%。

近年來,理財計畫類產品由於投資方便快捷等特徵,受到廣大投資人的歡迎。

但投資理財計畫類產品面臨兩個主要問題。

一是收益率問題,相同期限的散標和理財計畫標,平臺通常會多收一道“服務費”,從而導致理財計畫標收益優勢不及散標;

二是合規性問題,一些理財計畫標通過期限拆分、錯配,甚至發佈假標的方式實現流動性,這些問題已被監管方明令禁止。

對各學歷層次的投資人投標方式進行比例分析,發現高學歷人群(碩士、博士)中,投資理財計畫的比例較其他學歷層次更多,尤其是碩士群體占比超過50%,或與高學歷人士工作時間繁忙,關注精力較少存在關聯。

各學歷層投資人投標方式分佈

小結:

在傳統印象中,高學歷投資人通常伴隨著高收入特徵,調查資料也得到了驗證。

碩士學歷以上的投資人群體中,超40%擁有萬元以上的月薪,而這一比例在本科及以下的投資人群體中占比均不到30%。

在關注時間方面,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投資人群中,多數表示不一定每天,但有空會表示關注;

而本科以下學歷的投資人群中,多數表示每天都會關注網貸資訊。

對比前文,高學歷人群擁有較高收入,相對其他群體在工作方面的投入時間精力更多。

分配給網貸的時間則較少。

但高收入並不完全等同于高淨值人群,博士以上學歷的投資人中,尚未出現持有千萬資產的情況。

調查發現,碩士以上的投資人群體踩雷概率甚至高於其他學歷群體,幾近20%。

高學歷人群除了努力工作,在個人理財投資方面也需下苦功夫經營,提升自身財商。

三、不同性別的投資特徵

風險偏好:女性比男性更穩健

根據統計,接近四分之一的網貸投資人表示“我不炒股”。

在其餘約四分之三的群體中,承受損失能力的主流區間落在10%-20%,占比為30.46%。

對性別因素進一步細分,在炒股人群當中,能夠承受20%以上虧損風險的男性投資人占比達到28.54%,而女性群體僅占比17.36%。

不炒股人群的占比,男性投資人為21.3%,而女性投資人則達到了28.39%。

不同性別的股票投資風險偏好分佈

投資占比:男性更願意大力投資網貸

根據調研結果顯示,56.74%的投資人群體將半數以上的資產投入P2P平臺,僅有13.6%的投資人選擇投入不到四分之一的資產。

不同性別投入網貸資金的占比方面,男性投資人群體最多的為50%-75%區間,而女性投資人群體最多的則為25%-50%區間。

有58.81%的男性投資人投入了50%以上資產進入網貸,而僅有49.37%的女性投資人投入過半資產。

不同性別的網貸投資資金占比分佈

輿情態度:面對負面消息,男性更加淡定

在遇到負面消息時,不論消息真假,加速撤離的投資人占比14.71%,而作為平臺死忠粉的投資人的占比僅1.19%,表明負面輿情將會給帶來一定影響。

但大部分投資人趨向理性,仔細識別的投資人占比超過八成。

對性別細項進行分析,在網貸理財端遇到負面消息時,有19.71%的女性投資人表示會加速撤離,這一比例在男性投資人群裡方面為13.3%。

採取“仔細識別、多管道驗證態度”的女性投資人為79.39%,而男性投資人比例為85.42%。

在面臨負面輿情時,表現淡定的男性投資人相對女性比例更多。

不同性別的網貸輿情態度分佈

小結:

金融投資領域男性佔據傳統數量優勢,網貸行業也不例外。

在經濟狀況方面,男性較女性收入水準更高且擁有的資產金額更多。

在風險承受能力方面,女性比男性更趨於保守態度,具體表現為偏好高息的女性投資人較少,以及投入較少比例的網貸資產。由此所得的踩雷比例亦低於男性。

標期方面,女性投資人更偏愛短標,多數女性偏愛1-3個月期限,與此相對多數男性則更加偏愛6-12月期限的項目。

四、持有資產因素

持股情況:土豪更偏好高風險

股市相關的風險承受能力調查中,持有100萬-1000萬資產的投資人群體裡,有34.95%的人表示可以承受較高風險的虧損(20%以上),這一比例在1000萬以上資產持有人當中比例過半,而在其他投資人中的比例均不超過20%。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不炒股”這一選項中,1000萬資產以上的投資人選擇為0,這意味著千萬資產的投資人全部為股民。

各級別資產持有者的股市風險承受能力分佈

持有比例:土豪更看好網貸

根據調研結果顯示,56.74%的投資人群體將半數以上的資產投入P2P平臺。

對各級別持有資產的投資人進行細項分析,發現土豪人群(100萬以上的資產持有者)中,其投資資金持有網貸的比例多數落在75%以上區間;

持有10-100萬資產的投資人,多數投資50%-75%的資金進入網貸。隨著持有資產的減少,其網貸投資的占比也相對減少,持有1萬以下資金的投資人群體僅投入了其25%不到比例的資金。

這說明,土豪投資人更加青睞網貸投資,並投入他們的大部分資產;而擁有資產量不多的投資人,對網貸則持有較為保守的態度。

但土豪投資人看好網貸,是否意味著高風險偏好?

進一步研究這部分群體的收益率偏好,發現與其他群體相差不大,主流區間仍為8%-12%。

值得一提的是,持有千萬資產的投資人收益率偏好,則全部落在12%-15%區間。

各級別資產持有者的網貸資產比例分佈

小結:

伴隨著網貸行業馬太效應的加劇,投資人的“馬太效應”也在同步進行中。

根據網貸之家發佈的近6個月以來的行業月報,投資人數呈現下降趨勢,在最新2月的月報中,活躍投資人數更是創下6個月以來的新低。但是行業貸款餘額仍在穩定上升之中。

看好網貸的投資大戶投入更多資金,將成為未來網貸投資的一大趨勢。

土豪投資人呈現出這樣一類特徵:股民居多,基本薪資較高,且擁有較高的風險承受能力,但也十分鐘情網貸投資,並願意投入大部分資產進入網貸領域。他們保持了一定的分散度,但部分土豪偶爾也會遇到踩雷。

米咖網P2P網貸協力廠商投資理財返利網,為廣大投資者推薦:安全的p2p理財平臺。米咖秉承專業、可靠、安全的投資理財。米咖投資理財返利網:1份投資3份收益!

雖然不想帶廣告影響文章!但是小編也是為了生活,所以大家理解下了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