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消費升級下的新文青時代

1

文青, 是理解中國社會的一個小視角。

1984年, 《上海文學》七月刊收錄了短篇小說《棋王》, 一經刊出, 名不見經傳的作者阿城便成為炙手可熱的文壇新星。

他走紅的程度, 大約相當於1986年的崔健, 或是1992年的張雨生, 各大刊物的編輯慕名前來求稿。 阿城好客, 消耗了大量的茶葉和掛麵, 最誇張的一次, 一天時間, 下了十六回掛麵。

事實上, 這不僅僅是阿城個人的巔峰, 亦是文青群體登上時代潮頭的具體表達。 《棋王》發表兩年之後, 崔健唱響了《一無所有》, 王朔陸續發表了《頑主》《動物兇猛》等小說, 百花齊放的覺醒時代到來, 文藝追求成為一種時尚的社會潮流。 馬未都說, 那個年代人們相親談的都不是房子車子, 必須得聊文學, 高曉松等華語樂壇早期的流行音樂人, 也是在那個年代蓄起長髮, 在校園中瀟灑“茬琴”, 仿佛找到了人生的終極意義。

那是當之無愧的文青時代。

這份好景大概只持續了十年左右的時間, 九十年代中期, 商業化的大潮湧來, 沖散了文藝青年的閱讀與彈奏, 以至於在過去二十年的時間裡, 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帶來的副產品, 就是文藝青年從時代中心不可遏制地走向了邊緣。

我們從教育角度就可以看出端倪。 最早關於教育的說法, 是“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 意思是只要有書念就比其他工作強, 雖然這句話已然不符合今天的政治正確, 但確實一度流行。 然而後來, 光讀書不夠了, 指向更加明確, 叫“學好數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社會發展的剛需, 迫使普通人要學習有明確功用的一技之長, 文藝青年的紙上談兵和傷春悲秋, 既不利於國家建設, 也不利於個人經濟狀況的改善。

經歷過文理分科的八零九零後們一定不陌生, 那些班級裡最聰明的頭腦, 都以能取得更高的理科成績為榮, 文理兩科, 看上去是平等的兩個選項, 而實際上, 文科只是理科的備胎, 大多數選擇文科的人, 都不是因為真心熱愛文科, 而是沒能力學習理科。

從最受歡迎到最受歧視, 文藝青年度過了過山車式的一段歲月, 然而, 一個私人觀察出來的好消息是, 我認為以上所述的這種狀況已經發生了改變:

我們正在成為一個新文青時代的見證者。

2

“新文青時代”的到來, 是以一些人的成就為信號的。

如果讓我評選2017年最出人意料的紅人, 我會選擇許知遠。 像他這樣嚴肅、擰巴、完全不會討好人、長相也不討喜的知識份子,

通常只適合出現在高校中, 做一小撮人的學術偶像, 可是, 他在去年屢登熱搜成為話題人物。

介入許知遠和他所討論的問題是有門檻的, 他和陳魯豫式的訪談者正好相反, 他從不談論具體的問題, 永遠不會問“你吃了沒”或是“你今年賺了多少錢”, 他關心人面對大時代的反應, 順應、戲謔、調笑還是焦慮, 也關心每個人的個人哲學。 事實上, 這類話題是精英而小眾的, 願意思考和有能力理解這類問題的人都是少數。 可是從數據上看, 《十三邀》第二季的總播放量輕鬆過億, 僅一個新春合集, 播放量就高達7423萬, 而他在蜻蜓FM的付費音訊《豔遇圖書館》也輕鬆突破了500萬的播放量。

無獨有偶。 在許知遠的另一個維度是梁文道, 他從2015年6月開始做讀書節目《一千零一夜》,

到2017年7月, 兩年時間裡做了197期, 總播放量為4.6億, 平均每期節目都有200萬以上的播放量, 雖然和大體量的網路節目無法相比, 但也算是文青內容創業中的一份碩果。 而同為梁文道出品、由竇文濤主持的文青談話節目《圓桌派》, 平均每季播放量都已過億。

從許知遠到梁文道, 他們的內容產品的成功, 證明有深度思辨意願的年輕群體, 比我們想像中要多得多。 推而廣之, 既然並不擅長與社會大眾打交道的許知遠和梁文道都能在“新文青時代”取得小成, 那麼像高曉松這樣在網路文化中穿梭有餘的文青, 取得大成就並不奇怪了。

高曉松的《曉說》《曉松奇談》累計產生了多少播放量, 已經不必具體統計, 因為這一定是個幾十億級別的天文數字。

在昨天晚上高曉松的首次音訊直播中,一個關於文青的中年危機討論令人印象深刻。有聽眾現場問高曉松如何看待中年危機,高曉松回答,最新的說法是45歲之前都是青年,時代的速度和健康的飲食,讓每個人延長了很多生命,所以他也才剛剛步入中年。而所謂的中年危機,也並不可懼,就如同年輕人總被愛情一葉障目一樣,中年人也會認為這個危機是人生的終極難題,其實,只要保持躁動,度過這個階段,人都會有豁然開朗之感,“我沒有見到一個人中年危機一直到70歲的”。

而說起高曉松,他總是那個能摸到時代脈搏的人。80年代文青最受歡迎的年代,他苦練吉他做音樂;90年代商業社會大潮來臨,他與宋柯合作創立麥田音樂;進入21世紀,互聯網異軍突起,他的足跡從搜狐到新浪,又到如今的阿裡;在一個新的文青時代到來的時候,他用視頻音訊等各種媒介傳遞自我,憑一己之力,將“詩與遠方”設定成了一種文青生活範式。

無論你是否認可“詩與遠方”,事實上,當這樣的詞彙像病毒行銷一樣在一個社會中傳播擴散開來,已經說明它絕對切中了某種不被抒發的集體情緒,在此之前,人們只是沒有找到這樣一個準確的詞彙來總結歸類而已。

3

關於“新文青時代”出現的原因,我認為可以從經濟角度尋找答案。

如果把世界理解為一個班級,中國應該是班裡最出挑的偏科生。過去三十年,中國經歷了一場狂奔式的發展,它所產生的經濟價值和國際影響力無須贅述,是這個班級裡最大的變數。然而,中國的發展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集中放大,我們在追求GDP的同時,一度枉顧精神層面的需求,富起來的中國人破壞了一切的舊信仰與舊價值,但新的信仰和新的價值,還遠沒有被建立。

這或許才是“新文青時代”得以存在的真正原因。在經濟發展進入到平臺期的時候,中國人意識到,該把木桶裡最短的板接上了,所以“新文青時代”或許也意味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已經度過了極速狂奔階段,進入了修繕與調整的新階段。

和80年代的“舊文青時代”不同,“新文青時代”有屬於它自己的新狀況。

首先,是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差別。1982年,中國的中小學入學率僅為55.17%,而美國在1974年這一資料就達到85%,日本更是達到驚人的98%。人口普遍受教育程度較低,導致當時的國人很難接受複雜的文藝形式,無論是阿城王朔的小說,還是崔健的歌詞,語言都簡單直白,雖有隱喻,但無法傳遞更深度的思考,滿足更高層次的需求。

如今的情況不一樣。根據國家統計局2015年的報告,每十萬中國人中,就有12445人受過大學教育。所以哪怕是相對晦澀的許知遠和梁文道,也可以擁有廣泛的觀眾,這背後更深層的原因,就是中國有著廣泛的受教育群體,年輕人不僅有進行深度思辨的意願,同時,他們也具備相應的能力。

這是所謂“新文青時代”得以成立的一個底座。

其實,若是和今時今日具有等量聲名的人物相對比,大家都會發現,當年阿城出名後所獲得的回報實在是少得可憐,無外乎是讓各大文學刊物注意到他,向他約稿,付些稿費罷了,其中的相當一部分還換成了茶葉和掛麵。在阿城名聲大噪的時代,他接受記者採訪,提到靠《棋王》其實養活不了自己。王朔的發行量可以養活他,但阿城不行,作家和暢銷作家是不一樣的,“暢銷作家是有錢人的概念,作家是要飯的概念”。

在文青與利益的關係上,“新文青時代”更完備。在舊文青時代,再出名的文青和錢之間,也隔著萬水千山,而今時今日,高曉松在蜻蜓FM的《矮大緊指北》一個月就可以創造2000萬元的銷售成績,而付費會員還認為,從高曉松這裡得到了這麼多年的免費知識,在這裡給他補上是一種償還。這種多贏局面,在三十年前是不可想像的。

當下的內容消費產品,還是和文理分科類似,一派講價值,一派講功用。許知遠、梁文道和高曉松這些赫赫有名的大文青,都屬於前者,他們樹立典範,輸出的是思考方式;而另一派則如《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蔡康永的情商課》,講究學以致用。

因為這兩派的存在,提供知識服務的平臺也不得不做取捨站隊,比如蜻蜓FM站隊“價值派”,彙集了高曉松、許知遠、蔣勳、老梁、方文山等老牌文青,主打文藝屬性和陪伴功能;而如喜馬拉雅和得到App,則更偏“功用派”,核心產品是馬東的《好好說話》和《李翔商業內參》,主打實用屬性和教育功能。

說白了,“功用派”是要建立一所學校,而“價值派”則是上學時偷偷翻看的金庸全集,前者在課桌上面,後者在課桌裡面,你說兩派哪個重要?答案當然是都重要。不過若非要區分,我以為,不是每個學生都能看得進去課本,但幾乎沒有學生不愛看金庸。

4

在文藝青年最受歧視,“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說法當道之時,梁文道一度感慨,“文藝的人要裝俗才能獲得社會認同”,有些人明明就是發自內心喜歡中國古代字畫,但卻必須要裝出另外一副樣子,時不時還得講講葷段子調節氣氛,實在是太可悲了。

值得慶倖的是,現在大家可以不再裝了,喜歡自己喜歡的事物,並不丟人。

誠如前文所言,“新文青時代”是經濟發展進入平臺期之後,偏科的中國人進行的一次集中補課。我們需要新的信仰,新的價值,這勢必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最為關鍵的是,它們的答案必是多元的,我們會有要成為下一個馬雲的野心家,也會有得過且過的佛系青年,許知遠有他的觀眾,高曉松也有他的聽眾,百花齊放的年代,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座標。

套用馬克思最廣為使用的那句名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它全新的理解方式或許正是說,有錢之後,想往腦子裡裝些什麼,你可以自己說了算。據《2017中國互聯網消費生態大資料包告》顯示,目前的消費者更願意為高級的精神產品買單。

如此想來,這一浩浩蕩蕩的“新文青時代”,應該是多年艱苦卓絕的經濟建設之後,時代給予中國人的一份禮物。

所以,上前來,挑一份你想要的禮物吧。

在昨天晚上高曉松的首次音訊直播中,一個關於文青的中年危機討論令人印象深刻。有聽眾現場問高曉松如何看待中年危機,高曉松回答,最新的說法是45歲之前都是青年,時代的速度和健康的飲食,讓每個人延長了很多生命,所以他也才剛剛步入中年。而所謂的中年危機,也並不可懼,就如同年輕人總被愛情一葉障目一樣,中年人也會認為這個危機是人生的終極難題,其實,只要保持躁動,度過這個階段,人都會有豁然開朗之感,“我沒有見到一個人中年危機一直到70歲的”。

而說起高曉松,他總是那個能摸到時代脈搏的人。80年代文青最受歡迎的年代,他苦練吉他做音樂;90年代商業社會大潮來臨,他與宋柯合作創立麥田音樂;進入21世紀,互聯網異軍突起,他的足跡從搜狐到新浪,又到如今的阿裡;在一個新的文青時代到來的時候,他用視頻音訊等各種媒介傳遞自我,憑一己之力,將“詩與遠方”設定成了一種文青生活範式。

無論你是否認可“詩與遠方”,事實上,當這樣的詞彙像病毒行銷一樣在一個社會中傳播擴散開來,已經說明它絕對切中了某種不被抒發的集體情緒,在此之前,人們只是沒有找到這樣一個準確的詞彙來總結歸類而已。

3

關於“新文青時代”出現的原因,我認為可以從經濟角度尋找答案。

如果把世界理解為一個班級,中國應該是班裡最出挑的偏科生。過去三十年,中國經歷了一場狂奔式的發展,它所產生的經濟價值和國際影響力無須贅述,是這個班級裡最大的變數。然而,中國的發展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集中放大,我們在追求GDP的同時,一度枉顧精神層面的需求,富起來的中國人破壞了一切的舊信仰與舊價值,但新的信仰和新的價值,還遠沒有被建立。

這或許才是“新文青時代”得以存在的真正原因。在經濟發展進入到平臺期的時候,中國人意識到,該把木桶裡最短的板接上了,所以“新文青時代”或許也意味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已經度過了極速狂奔階段,進入了修繕與調整的新階段。

和80年代的“舊文青時代”不同,“新文青時代”有屬於它自己的新狀況。

首先,是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差別。1982年,中國的中小學入學率僅為55.17%,而美國在1974年這一資料就達到85%,日本更是達到驚人的98%。人口普遍受教育程度較低,導致當時的國人很難接受複雜的文藝形式,無論是阿城王朔的小說,還是崔健的歌詞,語言都簡單直白,雖有隱喻,但無法傳遞更深度的思考,滿足更高層次的需求。

如今的情況不一樣。根據國家統計局2015年的報告,每十萬中國人中,就有12445人受過大學教育。所以哪怕是相對晦澀的許知遠和梁文道,也可以擁有廣泛的觀眾,這背後更深層的原因,就是中國有著廣泛的受教育群體,年輕人不僅有進行深度思辨的意願,同時,他們也具備相應的能力。

這是所謂“新文青時代”得以成立的一個底座。

其實,若是和今時今日具有等量聲名的人物相對比,大家都會發現,當年阿城出名後所獲得的回報實在是少得可憐,無外乎是讓各大文學刊物注意到他,向他約稿,付些稿費罷了,其中的相當一部分還換成了茶葉和掛麵。在阿城名聲大噪的時代,他接受記者採訪,提到靠《棋王》其實養活不了自己。王朔的發行量可以養活他,但阿城不行,作家和暢銷作家是不一樣的,“暢銷作家是有錢人的概念,作家是要飯的概念”。

在文青與利益的關係上,“新文青時代”更完備。在舊文青時代,再出名的文青和錢之間,也隔著萬水千山,而今時今日,高曉松在蜻蜓FM的《矮大緊指北》一個月就可以創造2000萬元的銷售成績,而付費會員還認為,從高曉松這裡得到了這麼多年的免費知識,在這裡給他補上是一種償還。這種多贏局面,在三十年前是不可想像的。

當下的內容消費產品,還是和文理分科類似,一派講價值,一派講功用。許知遠、梁文道和高曉松這些赫赫有名的大文青,都屬於前者,他們樹立典範,輸出的是思考方式;而另一派則如《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蔡康永的情商課》,講究學以致用。

因為這兩派的存在,提供知識服務的平臺也不得不做取捨站隊,比如蜻蜓FM站隊“價值派”,彙集了高曉松、許知遠、蔣勳、老梁、方文山等老牌文青,主打文藝屬性和陪伴功能;而如喜馬拉雅和得到App,則更偏“功用派”,核心產品是馬東的《好好說話》和《李翔商業內參》,主打實用屬性和教育功能。

說白了,“功用派”是要建立一所學校,而“價值派”則是上學時偷偷翻看的金庸全集,前者在課桌上面,後者在課桌裡面,你說兩派哪個重要?答案當然是都重要。不過若非要區分,我以為,不是每個學生都能看得進去課本,但幾乎沒有學生不愛看金庸。

4

在文藝青年最受歧視,“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說法當道之時,梁文道一度感慨,“文藝的人要裝俗才能獲得社會認同”,有些人明明就是發自內心喜歡中國古代字畫,但卻必須要裝出另外一副樣子,時不時還得講講葷段子調節氣氛,實在是太可悲了。

值得慶倖的是,現在大家可以不再裝了,喜歡自己喜歡的事物,並不丟人。

誠如前文所言,“新文青時代”是經濟發展進入平臺期之後,偏科的中國人進行的一次集中補課。我們需要新的信仰,新的價值,這勢必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最為關鍵的是,它們的答案必是多元的,我們會有要成為下一個馬雲的野心家,也會有得過且過的佛系青年,許知遠有他的觀眾,高曉松也有他的聽眾,百花齊放的年代,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座標。

套用馬克思最廣為使用的那句名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它全新的理解方式或許正是說,有錢之後,想往腦子裡裝些什麼,你可以自己說了算。據《2017中國互聯網消費生態大資料包告》顯示,目前的消費者更願意為高級的精神產品買單。

如此想來,這一浩浩蕩蕩的“新文青時代”,應該是多年艱苦卓絕的經濟建設之後,時代給予中國人的一份禮物。

所以,上前來,挑一份你想要的禮物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