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宰相之城,詩詞之市

荊楚故都, 東南重鎮, 西控巴蜀, 北接襄漢, 襟帶江湖, 指臂吳粵, 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上古之時, 禹劃九州, 始有荊州, 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自西元前689年楚國建都紀南城, 先後有6個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 可謂當之無愧的“帝王之都”;從“天下第一循吏”孫叔敖到唐代岑氏家族“一門三相”再到明朝萬曆首輔張居正, 從荊州走出去的宰相多達138名, 堪稱名副其實的“宰相之城”;此外, 從世界歷史文化名人屈原到辭賦宗師宋玉再到田園詩派創始人陶淵明, 以及李白、杜甫、劉禹錫、李商隱、杜牧、王維、孟浩然、元稹、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等一大批文人騷客在此吟詩作賦, 又為荊州帶來了“詩詞之市”的美譽。

每一座城市, 都是歷史與現實交相輝映的書冊, 要想讀懂它, 必須走近它, 並且走進它!

迎著美麗的曦光, 從小北門桔頌街出發, 沿著一條鋪滿清石板的林蔭小道漫步向前, 沿路碰到不少晨跑或散步的當地人, 目光偶爾交匯, 刹那間擦肩而過, 再無交集。 不過, 我無包一身輕, 隱隱地代入到其中, 腳踩著荊州的地面, 呼吸著荊州的空氣, 仿佛臨時性地成了一個荊州人。

明月公園以楚文化元素為紐帶, 具有荊楚水鄉特色, 與古城牆交相呼應。

行走於小橋上, 穿梭於河塘上, 樹綠水清, 一步一景。 最為醒目的是一座巨大的屈原雕像, 面朝東方, 惟妙惟肖, 底下則是一群冬練三九, 夏練三伏的廣場舞愛好者……

優哉遊哉地步入古城東大門, 張居正故居赫然映入眼簾, 簡直是踏破鐵鞋無覓處, 得來全不費工夫!

懷著無限的欽佩之情, 飽覽大學士府、九鳥苑、陳列館、文化藝術碑廊、首輔論證群雕等古跡, 前後四重院落, 東房西園, 小橋流水, 亭台樓榭, 古樸而又幽靜。

憶往昔,明王朝經過兩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到了嘉靖年間已是百病叢生,危機四伏,宰相之傑張居正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飭朝綱,鞏固國防,推行一條鞭法,十年中興之舉,力挽狂瀾,扶大廈於將傾,使奄奄一息的大明王朝重煥生機!

眾所周知,荊州是三國時期炙手可熱的“明星”,在《三國演義》中就被提及七十二回,劉備借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均發生於此。

三國公園正是以羅貫中《三國演義》魏蜀吳主要歷史事件為象徵,以北湖的自然風光和雄偉的古城為依託進行設計,寓史于景,情景交融,湖中波光粼粼,荷蓮飄香;岸邊鳥鳴聲聲,綠柳成行,讓人大飽眼福。

要想全方位地瞭解荊州的地方文化,自然不能錯過荊州博物館。

荊州博物館始建於1958年,通過江漢平原原始文化展、江漢平原楚漢青銅文化展、荊州出土簡牘文字展、館藏精品瓷器展、荊州楚墓出土玉器展等常設展覽,從各個角度領略江漢平原史前時代的社會面貌及荊楚文化的璀璨風采,曾於1994年榮獲中國地市級“十佳博物館之首”的稱號。

關羽祠,顧名思義,就是為了紀念關羽而建,以表彰其忠、義、仁、勇精神,被譽為天下第一關羽祠。

關羽雖然最終失去了荊州,卻也由此走向神壇,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隔閡,備受華夏兒女推崇,已然成了一種文化符號。

荊州古城牆是我國保留最完整的四大古城牆之一,更是延續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

登上有著“江南完璧”之稱的古城垣,一塊塊青磚就如同漢字一般方方正正,規規矩矩,堅固而緊密,莊重而肅穆,歷經數千年的風風雨雨,依舊屹立不倒,不遠處的護城河波光粼粼,蜿蜒流動,仿佛一條流光溢彩的玉帶,靜靜地敘說著光陰的故事。

關帝廟同關羽祠一樣,為供奉“武聖”關羽而興建,亦是關羽鎮守荊州十餘年的府邸故基,所有建築皆是灰瓦紅牆,雕樑畫棟,飛簷翹角,氣勢恢弘。

昔年關羽以忠義仁勇之精神,光耀日月,彪炳史冊,由侯而王,由王而帝,由帝而聖,直至加封為“萬世人極”的至高地位,其忠義精神已經深深地根植于荊楚大地!

除此之外,荊州還有一處“老樹開新花”的景點:九老仙都。

景區沿用歷史“九老仙都”的概念,以現有的荊州玄妙觀、盆景園為基礎,以荊楚三國文化為核心,集皇家園林文化、名觀文化、古城文化、非物質文化、名俗文化于一體,再現了荊州作為兩漢十大商都、三國雄都、中唐陪都、宋元重鎮、明清要津時的繁華與盛貌,不單讓人有一種夢回千年的感覺,還能真正瞭解到荊楚文化的博大精深,可謂荊州旅遊的一張新名片!

“不是英雄,不讀三國;若是英雄,怎麼能不懂寂寞……”當十年前的歌聲穿過歷史的車輪,時光流轉,千百年的歲月如白駒過隙,歷史大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徒留一座落寞之城。月光再溫柔,城牆再堅厚,又怎敵似水流年?

斜分漢水橫千山,山青水綠荊門關。地形天險楚江寬,欲借荊州自古難。野曠呂蒙營,江深劉備城。寒天催日短,風浪與雲平。自此英雄,功名相繼,空有寂寥遺跡!

憶往昔,明王朝經過兩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到了嘉靖年間已是百病叢生,危機四伏,宰相之傑張居正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飭朝綱,鞏固國防,推行一條鞭法,十年中興之舉,力挽狂瀾,扶大廈於將傾,使奄奄一息的大明王朝重煥生機!

眾所周知,荊州是三國時期炙手可熱的“明星”,在《三國演義》中就被提及七十二回,劉備借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均發生於此。

三國公園正是以羅貫中《三國演義》魏蜀吳主要歷史事件為象徵,以北湖的自然風光和雄偉的古城為依託進行設計,寓史于景,情景交融,湖中波光粼粼,荷蓮飄香;岸邊鳥鳴聲聲,綠柳成行,讓人大飽眼福。

要想全方位地瞭解荊州的地方文化,自然不能錯過荊州博物館。

荊州博物館始建於1958年,通過江漢平原原始文化展、江漢平原楚漢青銅文化展、荊州出土簡牘文字展、館藏精品瓷器展、荊州楚墓出土玉器展等常設展覽,從各個角度領略江漢平原史前時代的社會面貌及荊楚文化的璀璨風采,曾於1994年榮獲中國地市級“十佳博物館之首”的稱號。

關羽祠,顧名思義,就是為了紀念關羽而建,以表彰其忠、義、仁、勇精神,被譽為天下第一關羽祠。

關羽雖然最終失去了荊州,卻也由此走向神壇,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隔閡,備受華夏兒女推崇,已然成了一種文化符號。

荊州古城牆是我國保留最完整的四大古城牆之一,更是延續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

登上有著“江南完璧”之稱的古城垣,一塊塊青磚就如同漢字一般方方正正,規規矩矩,堅固而緊密,莊重而肅穆,歷經數千年的風風雨雨,依舊屹立不倒,不遠處的護城河波光粼粼,蜿蜒流動,仿佛一條流光溢彩的玉帶,靜靜地敘說著光陰的故事。

關帝廟同關羽祠一樣,為供奉“武聖”關羽而興建,亦是關羽鎮守荊州十餘年的府邸故基,所有建築皆是灰瓦紅牆,雕樑畫棟,飛簷翹角,氣勢恢弘。

昔年關羽以忠義仁勇之精神,光耀日月,彪炳史冊,由侯而王,由王而帝,由帝而聖,直至加封為“萬世人極”的至高地位,其忠義精神已經深深地根植于荊楚大地!

除此之外,荊州還有一處“老樹開新花”的景點:九老仙都。

景區沿用歷史“九老仙都”的概念,以現有的荊州玄妙觀、盆景園為基礎,以荊楚三國文化為核心,集皇家園林文化、名觀文化、古城文化、非物質文化、名俗文化于一體,再現了荊州作為兩漢十大商都、三國雄都、中唐陪都、宋元重鎮、明清要津時的繁華與盛貌,不單讓人有一種夢回千年的感覺,還能真正瞭解到荊楚文化的博大精深,可謂荊州旅遊的一張新名片!

“不是英雄,不讀三國;若是英雄,怎麼能不懂寂寞……”當十年前的歌聲穿過歷史的車輪,時光流轉,千百年的歲月如白駒過隙,歷史大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徒留一座落寞之城。月光再溫柔,城牆再堅厚,又怎敵似水流年?

斜分漢水橫千山,山青水綠荊門關。地形天險楚江寬,欲借荊州自古難。野曠呂蒙營,江深劉備城。寒天催日短,風浪與雲平。自此英雄,功名相繼,空有寂寥遺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