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醫創週報|世界首個哺乳動物細胞圖譜在中國誕生 日本重磅抗流感藥獲批

關注醫學創新成果轉化及全產業鏈一周要聞, 盡在醫創週報。 本文為第3期, 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地方脈動】

2月22日, 安徽省科技廳發佈《關於組織開展2018-2019年度安徽省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資金專案徵集工作的通知》,

專項資金支援方向重點聚焦“地方專業性技術創新平臺”、“地方科技創新創業服務機構”、“地方科研基礎條件和能力建設”、“地方科技創新項目示範”四個方向, 最高資助強度為500萬元。

2月22日, 江蘇省科技廳發佈《關於組織申報2018年江蘇省“雙創計畫”科技副總專案的通知》, 生物技術和新醫藥被列入重點支援產業。

2月23日, 河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畫》解讀新聞發佈會。 計畫設計了“1+10+3”的架構體系, 即1個總方案、10個專項方案、3個任務分工方案, 強調到2020年, 10個專項領域主營業務收入超1.7萬億元, 帶動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達到5000億元,

占GDP比重達到12%以上。 其中, 生物醫藥健康為10個專項之一。

2月24日, 河南省科技廳發佈《2018年度第一批擬批准設立的河南省院士工作站公示》, 自2018年2月24日至2018年3月1日進行公示。 本次共計批准設立13個院士工作站, 生命醫學領域共計4個。

【科研線上】

2月23日, 由華人學者張康領導的廣州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和加州大學聖達戈分校團隊, 在頂級期刊《細胞》發表了一篇關於人工智慧(AI)在醫療領域應用的重磅研究成果:基於深度學習開發出一個能診斷眼病和肺炎兩大類疾病的AI系統, 準確性匹敵頂尖醫生。 這是中國研究團隊首次在頂級生物醫學雜誌上發表有關醫學人工智慧的研究成果。

同日, 《細胞》還刊登了浙江大學醫學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中心郭國驥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利用微孔板測序技術構建小鼠細胞圖譜。 該團隊自主研發低成本、高效率、完全國產化的高通量單細胞測序平臺Microwell-seq, 並在短時間內利用這一平臺構建了全球首個哺乳動物的細胞圖譜。

郭國驥將這一圖譜稱為“細胞地圖”。

上海中醫藥大學楊永清教授研究團隊與該校鄧林紅教授研究團隊合作, 發現了哮喘治療新靶標——肌動蛋白結合蛋白2(Transgelin-2), 這將為研發哮喘治療新藥與有效控制哮喘, 找到一條新的路徑。 這一研究成果日前作為封面文章刊登於《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

同樣是《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近日刊登了華人科學家顧臻教授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 該團隊研發出一款可遞送癌症免疫聯合療法的“智能凝膠”。 動物模型研究結果表明, 這一創新型治療途徑有望改善腫瘤患者的治療, 抑制術後癌症復發。

2月22日, 《NEJM》報導了小分子靶向藥Larotrectinib的一期臨床試驗結果:在多重腫瘤中, 其總控制率接近90%。 本次研究共計納入55名癌症患者, 包含共計17種癌症, 有13%的患者腫瘤完全消失。

2月22日發表在《Science》雜誌上的最新研究顯示, 科學家們可以在實驗室培育出源自人類腫瘤的類器官, 用於測試癌症藥物, 從而預測患者對藥物的反應。 研究人員對比71例患者和衍生類器官(PDOs)對抗癌藥物的反應, PDOs表現出100%的敏感性, 93%的特異性, 88%的陽性預測值和100%的陰性預測值。

【審評審批】

2月22日,CFDA發佈通知,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可吸收藥物洗脫冠脈支架系統(受理號:QL1700009)已獲得臨床試驗批件。

2月23日,樂普醫療發佈公告,其全資子公司深圳凱沃爾電子自主研發的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心電圖自動分析和診斷系統“AI-ECG平臺(AI ECG Platform)”已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受理,正在進行註冊審查。本系統由樂普醫療人工智慧團隊耗時2年開發而成,公司已對該項技術申請了十幾項中國和國際專利。

88%的陽性預測值和100%的陰性預測值。

【審評審批】

2月22日,CFDA發佈通知,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可吸收藥物洗脫冠脈支架系統(受理號:QL1700009)已獲得臨床試驗批件。

2月23日,樂普醫療發佈公告,其全資子公司深圳凱沃爾電子自主研發的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心電圖自動分析和診斷系統“AI-ECG平臺(AI ECG Platform)”已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受理,正在進行註冊審查。本系統由樂普醫療人工智慧團隊耗時2年開發而成,公司已對該項技術申請了十幾項中國和國際專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