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這三家山水,前無古人!

範寬 溪山行旅圖

山水畫, 是稟愛自然的精華。

在魏晉南北朝時已逐漸從人物畫中分離出來, 形成獨立的畫科。 從六朝到唐山水畫家雖然很多,

但他們的畫法卻仍然很古拙。

至五代、北宋山水畫大興, 作者紛起, 如荊浩、關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寬、許道甯、燕文貴、宋迪、王詵、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 王希孟、趙伯駒、趙伯驌的青綠山水。

特別是宋初的關仝、李成、範寬三人, 山水畫法幾乎達到了完美的境界, 三家鼎立, 前無古人!

關仝 關山行旅圖

關仝所畫山水最能表現關陝一帶山川的特點和雄偉氣勢。 北宋米芾說他“工關河之勢, 峰巒少秀氣”。 關仝的山水被譽為“筆愈簡而氣愈壯, 景愈少而意愈長”。

《關山行旅圖》是關仝的代表作, 畫上峰巒疊嶂、氣勢雄偉, 深谷雲林處隱藏古寺, 近處則有板橋茅屋, 來往旅客商賈如雲, 再加雞犬升鳴, 好一幅融融生活圖。

關仝 山溪待渡圖

關仝 秋山晚翠圖

李成 寒鴉圖(局部)

李成對北宋的山水畫發展具有極大影響, 師承者眾多。

李成多作平遠寒林, 畫法簡練, 筆勢鋒利, 好用淡墨, 有“惜墨如金”之稱;畫山石好像捲動的雲, 後人稱這種表現技法為“卷雲皴”。 李成還將勾線作為其表現對象的最主要的手段, 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

李成 寒林平野圖

《寒林平野圖》為李成傳世的精品, 圖繪蕭瑟的隆冬平野中, 長松亭立, 古柏蒼虯, 枝幹交柯, 老根盤結, 河道曲折, 似冰凍凝固, 煙靄空蒙而至天際。 這正是李成最擅長表現的場景。

李成 寒林騎驢圖

範寬 臨流獨坐圖

範寬作品大多氣魄雄偉,境界浩莽,雄闊壯美,墨韻濃厚,筆力鼎健。晚年卜居終南、太華,置身自然,盡得畫意。其畫風對後世影響極大。

宋元兩代,大師級的畫家都以范寬的繪畫為典範。趙孟頫稱讚範寬的畫“真古今絕筆也”,董其昌評價范寬“宋畫第一”。

範寬 雪山蕭寺圖

範寬 溪山行旅圖

上圖就是我們一開始展現給大家的《溪山行旅圖》,這是範寬的代表作,也是中國繪畫史上的傑作。

作品氣勢雄強,巨峰壁立,幾乎占滿了畫面,山頭雜樹茂密,飛瀑從山腰間直流而下,山腳下巨石縱橫,使全幅作品體勢錯綜,在山路上出現一支商旅隊伍,路邊一灣溪水流淌,正是山上流下的飛瀑,使觀者如聞水聲、人聲、騾馬聲,也點出了溪山行旅的主題。

徐悲鴻在世時曾高度評價此畫:“中國所有之寶,吾所最傾倒者,則為范中立《溪山行旅圖》,大氣磅礴,沉雄高古,誠辟易萬人之作。此幅既系巨幀,而一山頭,幾占全幅面積2/3,章法突兀,使人咋舌!”

李成 寒林騎驢圖

範寬 臨流獨坐圖

範寬作品大多氣魄雄偉,境界浩莽,雄闊壯美,墨韻濃厚,筆力鼎健。晚年卜居終南、太華,置身自然,盡得畫意。其畫風對後世影響極大。

宋元兩代,大師級的畫家都以范寬的繪畫為典範。趙孟頫稱讚範寬的畫“真古今絕筆也”,董其昌評價范寬“宋畫第一”。

範寬 雪山蕭寺圖

範寬 溪山行旅圖

上圖就是我們一開始展現給大家的《溪山行旅圖》,這是範寬的代表作,也是中國繪畫史上的傑作。

作品氣勢雄強,巨峰壁立,幾乎占滿了畫面,山頭雜樹茂密,飛瀑從山腰間直流而下,山腳下巨石縱橫,使全幅作品體勢錯綜,在山路上出現一支商旅隊伍,路邊一灣溪水流淌,正是山上流下的飛瀑,使觀者如聞水聲、人聲、騾馬聲,也點出了溪山行旅的主題。

徐悲鴻在世時曾高度評價此畫:“中國所有之寶,吾所最傾倒者,則為范中立《溪山行旅圖》,大氣磅礴,沉雄高古,誠辟易萬人之作。此幅既系巨幀,而一山頭,幾占全幅面積2/3,章法突兀,使人咋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