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注意 舌尖3這種美食至今沒有入圍 重慶人民不開心

最近熱播的《舌尖上的中國3》, 再次誘發了人們對於美食的關注。

孔子說過, 食色性也。 大凡對生活熱愛, 對世界樂觀的人, 都可以承載“吃貨”的職稱。 雖然, 每每過完春節, 普羅大眾都會“哭訴”減肥, 但是每次面對美食, 卻又總是妥協一地。 但是, 對於饕餮, 有大快朵頤、也有細嚼慢嚥, 更有酣暢淋漓。 。 。

而說到熱鬧、豪飲、海納百川一樣的猛吃猛喝, 當數重慶火鍋。

重慶火鍋, 又稱為毛肚火鍋或麻辣火鍋, 是巴蜀最傳統飲食方式。 相傳, 火鍋起源于商周(據說早在商周時期安陽一帶, 人們將各種肉類放入特製的鼎中邊烹邊食, 稱之為“溫鼎”), 形成于魏晉, 發展于宋元, 興盛於明清, 至今已擁有上千年的歷史。 在明末清初的重慶朝天門碼頭一帶(朝天門, 為歷代官接皇帝聖旨的地方, 因古代稱皇帝為天子, 故此而得名), 船工和碼頭工人們常在江邊升火做飯驅寒, 在罐中盛入湯,

加入各種菜, 又添以海椒、花椒祛濕, 麻辣鮮香, 且燙且吃, 美不可言, 漸漸的這種食俗愈加豐富, 成為巴蜀川人特有的美食。

跟北方的涮羊肉、潮汕的牛肉火鍋不一樣, 重慶火鍋有一道獨有的食材:牛毛肚。 而之所以如此出名, 也是因為川屬多民族的省。

川東、川北都有藏民聚居區。 那裡畜牧業發達, 藏民宰殺牛羊不食臟器(多為毛肚), 於是拋入江中。 那些江邊下力的碼頭工人和衣食無著的窮苦人, 便撈來這些“臟器”, 在江邊支上一口鍋, 點上一把火、再放入一把辣椒, 窮哥兒圍坐著靠辣椒和火驅寒取暖。 他們等不及熟透, 趁熱匆匆吞入, 以解負腸。 這種吃法, 後來逐漸被世人接受。 也就成就了如今的重慶毛肚火鍋。

殊不知, 出生於窮苦人家的的牛毛肚卻是營養很高的美食。 傳統醫學認為, 牛毛肚性平、味甘, 歸脾、胃經;有補虛、益脾胃的作用;治病後虛羸, 氣血不足, 消渴, 風眩。

《本草綱目》上說它“補中益氣, 解毒, 善脾胃”。 現代檢測手段發現:牛肚中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營養成分。

要想感受重慶毛肚火鍋, 還得知道一個名句“七上八下”。 毛肚中含有大量蛋白質;當毛肚被煮到50度時, 其中的蛋白質就開始凝結, 也就是開始變熟。

所謂“七上八下”, 就是夾起毛肚, 放進鍋內停留兩秒、再從湯鍋內夾出晾涼一秒, 然後重複7~8次左右, 便可以入口了。 此時, 毛肚的口感最佳。

這是因為煮到60度以上時, 毛肚裡的水分就會開始流失到湯汁裡邊去;流失的速度非常快, 毛肚接著就開始發幹、變硬

如果在繼續煮下去, 毛肚將會被煮得更老、變得咬不動。

不能再說下去了。 總之, 吃火鍋必須首推重慶火鍋, 吃重慶火鍋,如果不吃牛毛肚,就不如不吃。

那麼,誠意滿滿地推薦一下店鋪吧:

必須推薦一個好吃的牛毛肚食材: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1-c.w4004-16408301408.28.70a015eeyEZvnA&id=549600237521

那麼問題是,這個好吃的毛肚怎麼還沒有在舌尖3亮相呢?

吃重慶火鍋,如果不吃牛毛肚,就不如不吃。

那麼,誠意滿滿地推薦一下店鋪吧:

必須推薦一個好吃的牛毛肚食材: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1-c.w4004-16408301408.28.70a015eeyEZvnA&id=549600237521

那麼問題是,這個好吃的毛肚怎麼還沒有在舌尖3亮相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