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8時光印記(54):一樣的劇本,一樣的結局

【20180224】2018年倒數第54篇投資筆記。

一樣的劇本, 一樣的結局。

節前三個交易日, 節後兩個交易日, 加在一起一周, 一周時間逆轉了前面幾個月的頹勢,

市值快速拉升, 從填坑, 到賺錢。 這是再熟悉不過的味道了。 我仍舊沒有刻意去躲避前幾天的小股災, 仍舊滿倉持有風口中高成長股, 仍舊操作頻率很低, 這與上幾次股災都沒什麼兩樣, 這次的結局, 當然也和預期中一樣沒什麼例外。

在這之前, 我也經歷了幾個月的低潮, 經歷了一些冷嘲熱諷, 經歷了一些壓力, 一周之後, 全部都逆轉了。 A股的國情以及投資者賺快錢的心, 決定了牛短熊長, 很多數月的調整都是一周或者幾周就漲完, 我分析過很多牛股的長期走勢, 一般調整時間都在三分之二以上, 上漲的時間不到三分之一, 又怎麼可能只做這三分之一的時間呢?誰有那個能力能抓住?所以, 最好的方法是參與調整,

和企業一起成長, 前提是高成長低估值的優秀企業, 把握住利潤快速增長的這一段, 至少要用兩個財報期去驗證, 即便是這段有調整, 這些調整, 也都應該看做你投資體系的一種必然, 一種參與成本。

每年屬於自己最好的階段, 可能只有3-5個月, 去年是有6個月, 3-9月實現接近兩倍收益, 9-12月回撤很多, 前年也是只有4個月, 熔斷後迅速翻倍, 靠的都是持有風口中的業績加速的股。 今年春節前後的這一周, 已經體現出這種味道。 剩下的時間很雞肋, 需要足夠的耐心去等待, 這種等待, 和等待中的回撤, 是我交易體系的成本。 可能所有投資體系都是這樣的, 不可能一年全部順風順水。 有屬於你的優勢區間, 也有劣勢區間, 那麼, 抓好屬於自己的優勢區間賺足,

然後在劣勢區間儘量控制回撤少虧, 一年30%的複利, 並不難。

回到市場。 新能源汽車仍舊是難得的投資板塊。 從產業的角度來講, 淘汰燃油汽車的進程逐步明確,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投資, 並購, 擴張, 新建等如火如荼, 老車企不斷加速轉型生怕落後, 華為百度等跨界進入者來勢洶洶搶抓機遇, 這些二級市場之外的產業資本更加瘋狂, 趨勢已經不可逆轉。 我從2016年就開始講, 這個行業是從零到一, 從一到十, 從十到百, 是值得做五年甚至十年的大行業, 這個顛覆已經在路上。 當然, 在這個發展過程當中, 並不會一帆風順, 細分產業鏈受益程度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龍頭, 比如2015年2016年的六氟磷酸鋰,

2017年2018年的鈷鋰, 都誕生了翻倍股甚至多倍股。 我們需要專注力去深入這個行業去感知, 而不是被K線上的波動去干擾。 非常幸運, 這兩年新能源汽車的牛股, 幾乎都沒逃過我的眼睛。 這個過程當中, 雖然錯誤不斷, 但是因為大方向的正確, 掩蓋了很多細節的不足, 所以最終也算是收穫了較為滿意的結局。

趨勢分為三種, 我們每天看到的K線是一種, 但那是最低格局的趨勢;中級別的趨勢是經濟週期, 每10年一次;而頂級的趨勢, 叫做時代。 能稱之為時代的, 都是顛覆性的, 新能源汽車, 就是時代的選擇, 是頂級趨勢。 只有用大格局把握大趨勢, 用專注力在這種趨勢中做足功課, 抓住最受益的細分, 才能賺大錢。

還是那句話,

即便是你在這個時代中, 你也可能無法受益, 因為科技發展資訊爆照讓我們每天面對的變化太多, 面對的干擾太多, 面對的誘惑太多, 導致我們自己過於複雜, 很難沉靜下一顆安於等待的心。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 等待, 是區分一個投資者境界高低的最重要量尺, 現在感受越來越真切, 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