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從《我》到《你管我》,華晨宇在《歌手》舞臺留下長大後的樣子

文|攻主(珞思影視研究組)

離開“快樂男聲”的5年, 已經足夠讓當年那批孩子的未來明晰。

站在2018年的當下再去看2013年的那場比賽, 我們會不得不承認娛樂圈中存在“老天爺賞飯”的定律——當年總決賽拿了第十名的於朦朧現在比很多人發展得都好, 因為他長得好看, 唱歌的大環境不行, 遇到一個熱門的古裝戲, 人家就能火。

還有一個人也是“老天爺賞飯”的類型, 縱然新人難出的歌壇劣勢讓通過選秀門檻的少年們很難單純靠“歌手”的身份存活, 但他可以。

站在《歌手》2018舞臺上的華晨宇, 用事實證明瞭當初尚雯婕的眼光是何等老辣與精准。

畢竟, 當2013年湖南衛視的鏡頭掃過那個提著琴盒走得一點都不歡快的08042號時, 誰都不會想到, 這個連話都說不清楚, 坐下來就忍不住吃吃吃的男生, 會給21世紀的內地樂壇帶來一絲不同。

但這種不同終究被攝像機所記錄。

2014年, 在接受騰訊娛樂的採訪時, 因為“超女快男”和天娛而被稱為“造星教母”的龍丹妮, 曾直言“這是一個不會出現巨星的時代”, “這個時代沒有巨星, 都是自我, 碎片化的自我。 ”

而在一年前站上《快樂男聲》舞臺的華晨宇, 恰好給出了這種“自我”的樣子。

在長沙賽區的海選現場, 華晨宇帶來的是一首《無字歌》, 這首歌是原創, “我的原創很奇怪, 它沒有歌詞, 也沒有歌名。 ”

這首《無字歌》是華晨宇後來被稱作“火星弟弟”的緣起, 整首歌是鋼琴伴奏下的人聲表演。 雖然很是另類, 以致于評委之一的蔡國慶全程都沒忍住皺眉和撇嘴,

但仔細聽, 還是可以聽出創作者心中的糾結與痛苦。

聽到這種情緒的陶晶瑩中途甚至忍不住敲下中止鈴詢問, “我想問你一個問題, 你的人生快樂嗎?”

而尚雯婕則直接從這種怪異裡聽出了創作天才的味道, 更用連珠炮式的發問和熱情的邀歌, 身體力行地表達了對眼前這個少年的讚美。

《無字歌》後來發展成為一首人聲實驗作品《癌》,這首時長3分35秒的作品在網路評價兩極。網易雲音樂上有人毫不客氣表示“這他媽是什麼鬼”,“覺得在看一個精神病患者的自我表演”,但也有人表示聽到“毛骨悚然”,“那段顫抖的音樂讓我看見了癌細胞的張牙舞爪,也看見了病人的痛苦掙扎”。

從《無字歌》到《癌》,其實可以清晰窺見華晨宇的自我和創作思路。他的音樂從來都是唱給自己聽的,“我的歌從來沒有關於什麼愛情、親情、友情,就是自己的歌。”

這種自我甚至能強大滲透至改編曲目——後來十強賽中那首一鳴驚人的翻唱曲目《我》,也被華晨宇唱出了完全屬於他自己的味道。

5年後,站上《歌手》舞臺的華晨宇還是這樣說,“我一開始走音樂這條路的時候,我沒有觀眾,我是自己在家裡面,自己彈琴自己寫歌……所以當有一天我站上舞臺,我也習慣了唱給自己聽,觀眾聽我唱歌的時候,不用思考我在表達什麼,他只用去聽他自己的畫面就好了。”

站上舞臺,也只是唱給自己聽。正是這種狀態,造就了華晨宇身上的放鬆與爆發。

此前在接受捕娛記(ibuyuji)採訪時,談到“壓力”,華晨宇就說相比比賽和名次,他更在意的可能是自己的“表現”,“我來這兒就是想要表演,如果我自己沒有表現好那才是遺憾,但只要我認為自己唱好了,那不管我拿第幾名,我都很開心。”

在意自己的表現,是因為華晨宇自己都說,“自己比五年前厲害了不少”。

從2013年經由《快樂男聲》出道,到2018年登上《歌手》舞臺,即便5年還夠不上一個輪回,但這種“學成歸來”、“有待檢閱”的壓力顯然存在。

在捕娛記的瞭解中,一開始華晨宇甚至因為沒有做好登上《歌手》舞臺的準備而拒絕了節目組的邀請。

他對自己的期望值,其實跟節目中的“經紀人”李維嘉說的有些類似,“回到這兒就像回到家……等於你像養個蛙,你要出去旅行了,看你這次回來能帶什麼明信片給我,我希望你的明信片很漂亮。”

最終,華晨宇帶回來的“明信片”超出了不少人的預想——從第四期《歌手》補位,到23日晚剛剛播完的第七期,他不僅一出場就撬翻三冠王Jessie J的王座,更在連續4場比賽中拿下3個冠軍。

而幫他拿下冠軍的三首歌《齊天》《雙截棍》和《我管你》,讓所有人見證了經過5年磨煉的華晨宇對於音樂的掌控能力。

《齊天》被評是近年來“最貼合孫悟空氣質的歌曲”,“既唱了孫悟空,也讓人感覺華晨宇是在唱自己”。

《雙截棍》則讓很多人第一次見證了華晨宇的改編實力,耳帝也給出了超高評價,“像是給人下了迷魂散”。

相形之下,23日晚的《我管你》中,華晨宇算是第一次徹底回歸自我。

“我不大接受,什麼被委屈別還手;我不太能夠,順應所謂的大潮流……管你什麼想法,我是我自己的表達,管你什麼看法,我的世界我來浮誇,我管你說的多複雜,我不要被誰給教化……”

有人說,在《歌手》裡選擇重唱這首2015年作品,華晨宇的態度不言而喻,就是要借歌曲的犀利來豪戰群雄。

但我們更願意相信,他還是在用歌曲唱自己對於這個世界的理解,“每一個人都在追求獨特,但當真正的獨特出現在你面前的時候,你是不願意去接受它的,你會去否定掉它。”這背後,是他的心聲,也依然是他的自我。

值得一提的是,《歌手》(《我是歌手》)總是熱衷於給出“遊子”們“學成歸來”時的樣子。

從第一季《我是歌手》的尚雯婕,第二季《我是歌手》的周筆暢、張傑,第三季《我是歌手》的張靚穎、譚維維,再到《歌手》2018的華晨宇。

那些經由“超女快男”出道,而又通過自己在音樂上的天賦和努力真正成為樂壇中堅的年輕面孔,都曾是湖南衛視播下的種子。

通過這樣的方式去回憶和收穫,其實,也是一件美好的事。

責編|一驚 排版|廠長 圖編|攻主

《無字歌》後來發展成為一首人聲實驗作品《癌》,這首時長3分35秒的作品在網路評價兩極。網易雲音樂上有人毫不客氣表示“這他媽是什麼鬼”,“覺得在看一個精神病患者的自我表演”,但也有人表示聽到“毛骨悚然”,“那段顫抖的音樂讓我看見了癌細胞的張牙舞爪,也看見了病人的痛苦掙扎”。

從《無字歌》到《癌》,其實可以清晰窺見華晨宇的自我和創作思路。他的音樂從來都是唱給自己聽的,“我的歌從來沒有關於什麼愛情、親情、友情,就是自己的歌。”

這種自我甚至能強大滲透至改編曲目——後來十強賽中那首一鳴驚人的翻唱曲目《我》,也被華晨宇唱出了完全屬於他自己的味道。

5年後,站上《歌手》舞臺的華晨宇還是這樣說,“我一開始走音樂這條路的時候,我沒有觀眾,我是自己在家裡面,自己彈琴自己寫歌……所以當有一天我站上舞臺,我也習慣了唱給自己聽,觀眾聽我唱歌的時候,不用思考我在表達什麼,他只用去聽他自己的畫面就好了。”

站上舞臺,也只是唱給自己聽。正是這種狀態,造就了華晨宇身上的放鬆與爆發。

此前在接受捕娛記(ibuyuji)採訪時,談到“壓力”,華晨宇就說相比比賽和名次,他更在意的可能是自己的“表現”,“我來這兒就是想要表演,如果我自己沒有表現好那才是遺憾,但只要我認為自己唱好了,那不管我拿第幾名,我都很開心。”

在意自己的表現,是因為華晨宇自己都說,“自己比五年前厲害了不少”。

從2013年經由《快樂男聲》出道,到2018年登上《歌手》舞臺,即便5年還夠不上一個輪回,但這種“學成歸來”、“有待檢閱”的壓力顯然存在。

在捕娛記的瞭解中,一開始華晨宇甚至因為沒有做好登上《歌手》舞臺的準備而拒絕了節目組的邀請。

他對自己的期望值,其實跟節目中的“經紀人”李維嘉說的有些類似,“回到這兒就像回到家……等於你像養個蛙,你要出去旅行了,看你這次回來能帶什麼明信片給我,我希望你的明信片很漂亮。”

最終,華晨宇帶回來的“明信片”超出了不少人的預想——從第四期《歌手》補位,到23日晚剛剛播完的第七期,他不僅一出場就撬翻三冠王Jessie J的王座,更在連續4場比賽中拿下3個冠軍。

而幫他拿下冠軍的三首歌《齊天》《雙截棍》和《我管你》,讓所有人見證了經過5年磨煉的華晨宇對於音樂的掌控能力。

《齊天》被評是近年來“最貼合孫悟空氣質的歌曲”,“既唱了孫悟空,也讓人感覺華晨宇是在唱自己”。

《雙截棍》則讓很多人第一次見證了華晨宇的改編實力,耳帝也給出了超高評價,“像是給人下了迷魂散”。

相形之下,23日晚的《我管你》中,華晨宇算是第一次徹底回歸自我。

“我不大接受,什麼被委屈別還手;我不太能夠,順應所謂的大潮流……管你什麼想法,我是我自己的表達,管你什麼看法,我的世界我來浮誇,我管你說的多複雜,我不要被誰給教化……”

有人說,在《歌手》裡選擇重唱這首2015年作品,華晨宇的態度不言而喻,就是要借歌曲的犀利來豪戰群雄。

但我們更願意相信,他還是在用歌曲唱自己對於這個世界的理解,“每一個人都在追求獨特,但當真正的獨特出現在你面前的時候,你是不願意去接受它的,你會去否定掉它。”這背後,是他的心聲,也依然是他的自我。

值得一提的是,《歌手》(《我是歌手》)總是熱衷於給出“遊子”們“學成歸來”時的樣子。

從第一季《我是歌手》的尚雯婕,第二季《我是歌手》的周筆暢、張傑,第三季《我是歌手》的張靚穎、譚維維,再到《歌手》2018的華晨宇。

那些經由“超女快男”出道,而又通過自己在音樂上的天賦和努力真正成為樂壇中堅的年輕面孔,都曾是湖南衛視播下的種子。

通過這樣的方式去回憶和收穫,其實,也是一件美好的事。

責編|一驚 排版|廠長 圖編|攻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