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遲來的《紅海行動》,頂起了今年的賀歲檔!

春節期間, 連看了三部電影。

從唐人街探案2、捉妖記2再到紅海行動, 看完這三部豆瓣評分各不相同的電影后, 有坐過山車的奇妙感覺。

春節需要闔家歡電影, 今年佳作是《探案2》, 春節還需要引人思考的電影, 今年首推《紅海行動》。

看《紅海行動》之前, 很多人說這是一部電影《戰狼2》的加強版, 平心而論, 同樣根據真實事件改變的這兩部電影, 有著不少相似的地方, 但是觀影過後, 你會發現, 《紅海行動》其實是《戰狼2》的修正版, 它讓真正關注國際新聞和軍事新聞的人, 找到了更多真實感。

和平年代的局部戰爭中, 真正能夠存活並完成營救活動的,

絕不是個人英雄主義炸裂的人, 而是一個有默契有專業素養、有團隊協作意識的團體。

《紅海行動》中, 蛟龍突擊隊就是這樣一個團體。

無人機導航員、主狙擊手、副狙擊手、突擊隊員, 在這樣一個小而精的隊伍中, 你不但能看到有經驗並且果斷發佈命令的張譯、杜江兩位隊長, 還能看到有著個人情感同時服從組織安排的每一個個性化隊員。

他們在戰爭間隙會有溫情表達, 但是一旦站上戰場, 他們就是近乎冷漠的機械化工具, 他們的眼裡只有全力實現目標, 那就是營救中國籍的人質。 這個邏輯成立, 也正是因為目標果決單一, 被簡單粗暴處理的故事, 才能夠更直截了當地深入人心。

不是每部電影都能拍得像《拯救大兵瑞恩》那樣盪氣迴腸,

在處理戰爭類電影題材時, 也不能一直推崇《戰狼2》式的個人英雄主義表達, 那樣的宣傳不適合現代人, 無法滿足人們對真實感、現場感的迫切需要。

唯有真實, 唯有代入感強烈, 一部以反戰為主旨的電影才能真正走人影迷心中。

電影承載著造夢的作用, 演員常念叨的話, 是“表演不同的角色, 能夠讓演員的人生厚度增加”, 而于影迷而言, 一部分代入感極強的電影, 能夠讓人們更好地去營造一個夢境, 我們終其一生或許都無法見識到的生活和人物, 若能在電影中真實呈現, 觀影自然成為了令人驚歎的一次體驗。

今年春節檔電影接近尾聲, 也恰是這三部電影票房大賣,

均超過了10億元。 在電影創作愈發趨於商業化的當下, 你很難再期待出現類似《活著》之類的國產電影佳作, 但是至少看到《紅海行動》能突破十億票房, 情不自禁地為這些真正潛心創作的電影人感到欣慰。

《紅海行動》的導演林超賢對中國影迷來說已經不陌生, 他最出名的幾部電影近幾年都在中國電影市場掀起過波瀾, 《證人》、《線人》、《逆戰》、《激戰》、《魔警》《破風》讓林超賢收穫了電影業界讚譽, 也得到了影迷的喜愛, 樹立了專屬於他的電影類型。

2016年上映的《湄公河行動》打開了林超賢槍戰類電影的新篇章, 讓人們發現和平時代其實也有很多無名英雄在國際戰場發出令人驚歎的中國聲音, 無論是《湄公河》還是此時上映的《紅海行動》, 都和真實的事件遙相呼應, 雖然不完全符合真實, 但是還是能夠給人天然的接近性。

作為資深槍迷, 林超賢採用實景拍攝的手法, 並和軍方緊密合作, 製作出了令人震撼的槍戰兩部曲, 如果說《湄公河行動》只是試水成功, 那麼此番推出的《紅海行動》已經讓人看到了導演的野心。

能夠把近現代故事講的如此有血性, 如此輕易地引發觀眾強烈共鳴, 近年來的導演中, 林超賢是獨一份的。

雖然林超賢已經貢獻了許多電影佳作, 但是相比徐克、周星馳、姜文這些自帶光環的電影人來說, 林超賢更多的時候, 還是依靠口碑取勝,即便是由當紅炸子雞彭于晏加盟,湄公河行動在最開始上映時也並不討好,影院排片也不是很令人滿意。只是後期隨著口碑效應,電影院才增加了排片量,助推電影票房逆襲。湄公河行動讓林超賢收穫了票房,那是在電影中反派角色的設計存在較大失誤,大反派的人物塑造過於紙片化,立不起來,這也讓電影未能真正地大獲成功。

人們在湄公河行動中看到了驚喜,卻還想要更多。看完紅海行動,再去看湄公河行動,能發現林超賢在原有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放大優點,並加強了自己的弱勢。

紅海行動講述海軍部隊蛟龍突擊隊的故事,根據真實的撤僑事件改編,相比電影戰狼,他展示了更多團隊協作的畫面,讓人們看到了一支專業隊伍的專業性,他沒有執拗于個人英雄主義的表達,而是不斷地展示一個團隊作戰的畫面。

即便是罪大惡極的反派,其實也自有一套信仰,他們對信仰的堅持,你可以不理解甚至抨擊,但是在這部電影中,你至少看到了反派人物人性的一面,他們絕不是“為壞而壞”。

我們為紅海行動的表現而讚歎不已,是因為戰狼在前,我們有了很清晰的對比,看完紅海行動,我們更明確自己的審美趣味在哪裡。

用時下最流行的話來說就是,即便你要進行公眾教育、弘揚中心思想,也請用我們喜歡並能接受的方式。

紅海行動在這方面就是做出了最好表率,紅海行動用非常直白的鏡頭來展現戰爭的殘酷,被恐怖分子威脅被迫成為汽車炸彈犧牲者的平民,戰鬥中遭遇各種殺伐傷害甚至死亡的蛟龍突擊隊隊員,還有他們無處不在的恐懼和緊張,都給人非常強烈的代入感,因為他們也會有軟弱的時候,他們開始戰爭狀態後也會很專注,這和我們每一個平常人都非常相似,我們很自然地進入到電影所營造的氛圍中。

相比林超賢的前作湄公河,這部電影在鏡頭設計上和畫面剪輯的節奏上明顯改善,如果說湄公河行動講述一個很動人的故事,那麼紅海行動則是通過極強的現場感,讓影迷置身在槍林炮雨中。

戰爭的殘酷就是在於你不知道會遇到何種危險,那種隨處可能遇到的威脅,讓人心口壓著大石,一直無法喘過氣來。

紅海行動的代入感是其他電影所不具備的,你看到了一個群體的專注,他們除了對上級領導的服從之外,還有非常清晰的審時度勢,用近乎出於本能的習慣來應對可能出現的危機,一次次闖過難關,努力爭得全身而退。

我們不希望戰爭再發生,但是它卻隨時可能發生在我們身邊,蛟龍突擊隊化解了一場場危險,但是還有更多的危險正在這個世界發生,和平是最寶貴的,而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用電影這種代入感極強的方式來再次呼籲和平,尤為重要。

紅海行動很沉重,從中汲取了和平的力量後,不妨讓我們看看唐人街探案2,獲取一份歡笑或者輕鬆。

唐人街探案2是陳思誠導演的探案系列電影的第二部,這部電影還沒播出五分鐘,我和一同觀影的老婆就對王寶強的咆哮式表演弄得很不舒服了。

必須承認,王寶強這樣的表演風格在春節檔有存在的土壤,即便資料分析,王寶強個人和他的表演風格在三四線城市受到了影迷熱烈追捧,但是在更青睞陽春白雪的一二線城市,人們同樣無法拒絕唐人街探案,無論你是沖陳思誠導演的機靈勁、劉昊然的顏值而來,在心靈的某個角落,你還是會對王寶強的表演有所期待。

王寶強是許多中國人最真實的寫照,他演過執拗的許三多,扮演令人同齡的傻根,在樹先生中也有精彩演繹。而當他和徐崢聯手拍完人在囧途後,你會發現,每年春節我們都會期待王寶強的新作品。

在王寶強身上,能夠看到一個人從很低的起點所完成的騰飛,他本人就是一個令人羡慕的夢,他代替我們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奇跡,他的成功不可複製。

王寶強的表演風格和唐人街探案系列中唐仁這一角色的需求一脈相承,即便續集與前作闊別兩年之久,你依然可以很輕易地通過王寶強的鮮明表達,快速進入到劇情中。只不過,由於唐人街探案第一部太過驚豔,幾乎開啟了新偵探類題材的篇章,所以我們有理由對其期待更多,尤其是在過去兩年裡不斷有佳作出現,從《餘罪》到《白夜追凶》再到東野奎吾推出的各種作品,你會對這部唐人街探案略感失望。

尤其在電影中發現的幾處明顯漏洞後,你會感覺到這部電影空有小機靈,卻沒有讓人真正融入其中。安排了偵探比賽,但是一眾配角卻對劇情毫無需要,人們記住的只有劉昊然在3d畫面中的專注,還有一些很低級的男扮女裝,仿佛真正機巧的笑料佈置,全部留在上一部唐人街探案中了。

賀歲檔依然需要唐人街探案系列作品,但是每次看到一個令人驚豔的作品狗尾續貂,總是會遺憾。人們期待著唐人街探案3,等待又一次票房狂歡,但作為懸念類電影的出彩之作,唐人街探案不可躺在成功經驗上不斷複製,只滿足于迎合低級趣味的電影,多年以後不會被人記住。

還是依靠口碑取勝,即便是由當紅炸子雞彭于晏加盟,湄公河行動在最開始上映時也並不討好,影院排片也不是很令人滿意。只是後期隨著口碑效應,電影院才增加了排片量,助推電影票房逆襲。湄公河行動讓林超賢收穫了票房,那是在電影中反派角色的設計存在較大失誤,大反派的人物塑造過於紙片化,立不起來,這也讓電影未能真正地大獲成功。

人們在湄公河行動中看到了驚喜,卻還想要更多。看完紅海行動,再去看湄公河行動,能發現林超賢在原有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放大優點,並加強了自己的弱勢。

紅海行動講述海軍部隊蛟龍突擊隊的故事,根據真實的撤僑事件改編,相比電影戰狼,他展示了更多團隊協作的畫面,讓人們看到了一支專業隊伍的專業性,他沒有執拗于個人英雄主義的表達,而是不斷地展示一個團隊作戰的畫面。

即便是罪大惡極的反派,其實也自有一套信仰,他們對信仰的堅持,你可以不理解甚至抨擊,但是在這部電影中,你至少看到了反派人物人性的一面,他們絕不是“為壞而壞”。

我們為紅海行動的表現而讚歎不已,是因為戰狼在前,我們有了很清晰的對比,看完紅海行動,我們更明確自己的審美趣味在哪裡。

用時下最流行的話來說就是,即便你要進行公眾教育、弘揚中心思想,也請用我們喜歡並能接受的方式。

紅海行動在這方面就是做出了最好表率,紅海行動用非常直白的鏡頭來展現戰爭的殘酷,被恐怖分子威脅被迫成為汽車炸彈犧牲者的平民,戰鬥中遭遇各種殺伐傷害甚至死亡的蛟龍突擊隊隊員,還有他們無處不在的恐懼和緊張,都給人非常強烈的代入感,因為他們也會有軟弱的時候,他們開始戰爭狀態後也會很專注,這和我們每一個平常人都非常相似,我們很自然地進入到電影所營造的氛圍中。

相比林超賢的前作湄公河,這部電影在鏡頭設計上和畫面剪輯的節奏上明顯改善,如果說湄公河行動講述一個很動人的故事,那麼紅海行動則是通過極強的現場感,讓影迷置身在槍林炮雨中。

戰爭的殘酷就是在於你不知道會遇到何種危險,那種隨處可能遇到的威脅,讓人心口壓著大石,一直無法喘過氣來。

紅海行動的代入感是其他電影所不具備的,你看到了一個群體的專注,他們除了對上級領導的服從之外,還有非常清晰的審時度勢,用近乎出於本能的習慣來應對可能出現的危機,一次次闖過難關,努力爭得全身而退。

我們不希望戰爭再發生,但是它卻隨時可能發生在我們身邊,蛟龍突擊隊化解了一場場危險,但是還有更多的危險正在這個世界發生,和平是最寶貴的,而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用電影這種代入感極強的方式來再次呼籲和平,尤為重要。

紅海行動很沉重,從中汲取了和平的力量後,不妨讓我們看看唐人街探案2,獲取一份歡笑或者輕鬆。

唐人街探案2是陳思誠導演的探案系列電影的第二部,這部電影還沒播出五分鐘,我和一同觀影的老婆就對王寶強的咆哮式表演弄得很不舒服了。

必須承認,王寶強這樣的表演風格在春節檔有存在的土壤,即便資料分析,王寶強個人和他的表演風格在三四線城市受到了影迷熱烈追捧,但是在更青睞陽春白雪的一二線城市,人們同樣無法拒絕唐人街探案,無論你是沖陳思誠導演的機靈勁、劉昊然的顏值而來,在心靈的某個角落,你還是會對王寶強的表演有所期待。

王寶強是許多中國人最真實的寫照,他演過執拗的許三多,扮演令人同齡的傻根,在樹先生中也有精彩演繹。而當他和徐崢聯手拍完人在囧途後,你會發現,每年春節我們都會期待王寶強的新作品。

在王寶強身上,能夠看到一個人從很低的起點所完成的騰飛,他本人就是一個令人羡慕的夢,他代替我們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奇跡,他的成功不可複製。

王寶強的表演風格和唐人街探案系列中唐仁這一角色的需求一脈相承,即便續集與前作闊別兩年之久,你依然可以很輕易地通過王寶強的鮮明表達,快速進入到劇情中。只不過,由於唐人街探案第一部太過驚豔,幾乎開啟了新偵探類題材的篇章,所以我們有理由對其期待更多,尤其是在過去兩年裡不斷有佳作出現,從《餘罪》到《白夜追凶》再到東野奎吾推出的各種作品,你會對這部唐人街探案略感失望。

尤其在電影中發現的幾處明顯漏洞後,你會感覺到這部電影空有小機靈,卻沒有讓人真正融入其中。安排了偵探比賽,但是一眾配角卻對劇情毫無需要,人們記住的只有劉昊然在3d畫面中的專注,還有一些很低級的男扮女裝,仿佛真正機巧的笑料佈置,全部留在上一部唐人街探案中了。

賀歲檔依然需要唐人街探案系列作品,但是每次看到一個令人驚豔的作品狗尾續貂,總是會遺憾。人們期待著唐人街探案3,等待又一次票房狂歡,但作為懸念類電影的出彩之作,唐人街探案不可躺在成功經驗上不斷複製,只滿足于迎合低級趣味的電影,多年以後不會被人記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