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莫把“捌胯”當“開胯”,正確的要求是關鍵!

目前, 太極拳的普及和推廣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 但由於過度的藝術化、體操化, 過分地強調外形的表演效果, 忽視了對其內涵的挖掘和原理的正確理解, 致使許多動作的習練已經嚴重背離了太極運動的真實原則, 而在這些不正確的動作標準指導下, 必然產生錯誤的結果而對身體造成傷害。 眾所周知, 習練太極拳造成膝蓋損傷的不在少數, 而我們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卻是主觀臆斷地歸結為動作不標準, 還不斷地強調諸如膝蓋要對準腳尖、小腿要垂直地面等等要求, 但照此操作的習練者根本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為什麼?其實根本的原因在於我們的雙腿既負擔著上身體重向下的壓力, 又承受著地面向上的反作用力, 上下相對的力量作用於我們的膝關節上, 再加之運動中不斷地移動和擰轉, 豈有不損傷的道理?在這種情況下, 無論你如何調正動作,

不解決腿部上下受力被壓縮的根本問題, 任何的動作要求實際上都是沒有作用的, 而且對得越准, 傷得越重。 太極拳運動“開胯吊襠、腳向上松”的運動要點, 就是解決腿部上下壓力的有效方法, 如能正確地實現上述要求, 腿部上下兩端的力量將會被有效地分解掉而不作用於我們的膝關節上。 現在, 能夠真正理解並正確操作上述要求的, 已寥寥無幾了, 總是把“捌胯”當“開胯”, 至於如何“腳向上松”就更是一頭霧水了。 在諸多混亂不清的概念下進行太極拳習練, 怎麼可能產生正確的結果, 又如何能體現真正的養生效果呢?符合正確要求的太極拳運動, 不但不會損傷我們的腿, 而且兩腿會越練越輕鬆, 真正實現“腳下輕靈、如履薄冰”的效果。

除了練習方法的錯誤外, 我們對前輩留下的太極拳理論的理解也是有錯誤的。 太極拳習練者對許多拳理拳論都十分熟知, “沉肩墜肘、松腰落胯、氣沉丹田、虛領頂勁、立身中正、虛實分明、開合呼吸、掤勁不丟”等句子, 張口即出,

但深究起來, 又有多少人真正明白其中的真實含義呢?在我們奉為經典的拳術理論中, 有許多概念看起來是晦澀難懂的, 甚至好像是完全違反科學規律的, 比如我們經常說, 練太極拳要“動中求靜”, 最終要“動靜如一, 動即是靜, 靜即是動”, 這當如何理解呢?這些要求一看就明顯違反了現代物理學的基本常識, 運動就一定不是靜止, 靜止就一定沒有運動, 動中如何求靜呢?“動即是靜, 靜即是動”就更無從談起了。 當我們在運動學的理論中無法解釋時, 就又產生了“這裡的靜是指我們的肢體在運動, 但我們的心要靜”的說法。 那麼試問哪一種拳術不要求心平氣靜、沉著冷靜呢?如果太極拳的“守中用中”是這樣的解釋, 試問哪一種拳術不是“守中用中”呢?拳擊的兩臂總是牢牢地擋在身體的中間,
那不是比太極拳守得更好嗎?所以, 這種望文生義的理解, 與太極拳“守中用中”的真實含義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