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簡述晉中南下湖南幹部

1949年2月前後, 根據中共中央的部署, 中共華北局指示由晉中區黨委為主動員和組織, 抽調大批幹部成建制南下。 不久, 晉中南下區黨委(含行署和軍區機構, 下同), 在山西省榆次縣組成, 主要負責人大部分來自原晉中區黨委, 小部分由其他地區調配。 晉中南下區黨委原下設3個地委, 到石家莊後增加到6個地委(含專屬和分區機構), 每個南下地委配齊6個南下縣委(含縣政府機構), 每個南下縣委配齊6個區級班子。 各地區的幹部來源是:一地委(原冀晉區二地委), 二地委(原屬晉綏地區), 三地委(原太行﹑太嶽地區),

四地委來自察哈爾省, 五地委來自冀中區黨委, 六地委來自太行區黨委。 總共抽調了6個地委, 36個縣委, 200多個區級班子, 各級均配備了工會﹑農運﹑青年﹑婦女和武裝幹部, 還有醫務﹑炊事﹑通信和警衛人員, 合計3000餘人。

晉中南下區黨委全體人員于1949年3月20日前後在石家莊集結, 進行整訓和學習, 到4月下旬結束。 當時, 晉中南下區黨委的主要領導成員是:區黨委書記武光, 副書記兼宣傳部部長周小舟, 組織部部長閻子祥, 副部長趙鵬飛, 秘書長樊雨生, 宣傳部副部長葛琛, 武裝部部長趙汾甫, 社會部部長夏印, 婦委書記趙輝, 副書記李六平。 行政公署主任牛蔭冠, 副主任張幹承。 所屬各地委領導成員有:一地委書記薛同連, 組織部部長徐秉謙,

宣傳部部長華, 秘書長邊超毅, 武裝部部長郭固邦。 專員劉君實, 公安處處長張英。 二地委書記陳郁發, 組織部部長石玉, 宣傳部部長張雲, 武裝部部長侯建華。 專員劉耀夫, 公安處處長蘆延波。 三地委書記傅生麟, 組織部長徐天貴, 副部長戴彥, 宣傳部部長許敬賢, 武裝部部長葛淇。 專員楊世卿。 四地委副書記劉昌, 組織部部長陳廣豐, 宣傳部部長羅拉, 秘書長黃琪。 專員孫國治, 公安處處長王慶山。 五地委書記劉旭, 組織部部長劉鍵, 宣傳部部長黃光, 秘書長楊達。 專員張根生, 公安處處長朱幹。 六地委書記雷遠, 組織部部長王錦心, 宣傳部部長楊蕉圃。 專員李毅之, 公安處處長梁湘農, 晉中南下區黨委在石家莊集訓一個半月, 進行南下思想動員,
還就地開展了調查研究。 “五一”節前後, 晉中南下區黨委所屬全體人員離開石家莊分批南下, 途徑中原局所在地河南省開封市, 作短暫停留。 5月中旬抵達河南鞏縣, 在那裡待命約一個月, 進行了一次較大的組織整編。 上級指示晉中南下區黨委幹部主要進入湖南省的長沙﹑衡陽﹑會同等地區, 部分幹部壓一級(區黨委的到地委, 地委的到縣委)。 具體整編方案是:南下區黨委和行署機關及一﹑二﹑五地委共1500余人進入長沙地區, 三地委和六地委合併, 進入衡陽地區, 四地委主要進入會同地區, 並相應組建了南下長沙地委﹑衡陽地委和會同地委等建制。 此外, 還從各地委抽調了部分人員進入了衡陽市。 少數幹部留中原局和調省內外其他單位工作,
如周小舟調任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部長, 牛蔭冠調任江西省財委主任, 閻子祥調任長沙市市長並帶去部分幹部, 趙汾圃率部分人員組建湖南省支前司令部, 趙輝亦調江西省任職。

新組建的南下長沙地委領導成員:地委書記武光, 副書記羅其南, 組織部部長趙鵬飛, 宣傳部部長張雲, 社會部部長兼公安處處長舒光才, 秘書長郭固邦。 專署專員張幹承, 副專員樊雨生。 所轄各縣縣委書記和縣長是:湘潭縣縣委書記劉旭, 縣長楊第甫;長沙縣縣委書記陳郁發, 縣長李義堂;湘陰縣縣委書記華, 縣委副書記王一平、戴彥, 縣長張國權;岳陽縣縣委書記趙冰岩, 縣長羅西芳;平江縣縣委書記兼縣長齊壽良,

副縣長梁書文;瀏陽縣縣委書記徐秉謙, 縣長趙超山;醴陵縣縣委書記陳琪, 縣長張超;臨湘縣縣委書記陳繼昌, 縣長鄭醒;不久, 湘潭縣城關區改為湘潭市, 市委書記馬壯昆, 市長王治國。

南下衡陽地委的領導成員是:地委書記傅生麟, 副書記謝竹峰, 組織部部長王錦心, 副部長徐天貴, 宣傳部部長楊蕉圃, 副部長李鵬。 專署專員劉君實, 副專員劉耀夫, 公安處處長梁湘農, 武裝部部長葛淇。 所轄各縣黨政主要領導成員是:衡山縣縣委書記李心田, 縣長高懷亨;衡陽縣縣委書記裴耀唐, 縣長趙企賢;耒陽縣縣委書記姚茂棠, 縣長張文傑;攸縣縣委書記馮文紹, 縣長耒克安;茶陵縣縣委書記韓曙光, 縣長張佩;安仁縣縣委書記陳茂藝, 縣長李澍英。

南下會同地委主要由察哈爾省南下幹部組成,其主要領導成員是:地委書記葛琛,副書記劉昌,宣傳部部長羅拉,組織部部長陳光鋒,秘書長黃琪;專署專員孫國治,秘書主任郭丕基,公安處處長張英。各縣主要領導成員是:合同縣縣委書記楊明顯,縣長王雲波;芷江縣縣委書記崔兆春,縣長韓曉端;懷化縣縣委書記張士林,縣長何棟;黔陽縣縣委書記劉俊義,縣長張茂林;晃縣縣委書記趙振英,縣長肖林。靖縣﹑綏寧、通道3縣當時未組建領導班子。

鞏縣整編待命結束後,將女同志留鄭州組成留守處學習待命,其餘人員分批離開鞏縣,繼續南下。

南下長沙地委全體人員,于6月15日抵達南京,幾天後,乘船沿長江西進,經蕪湖﹑安慶﹑九江,6月28日到達武漢。在武漢學習待命約半個月後,去平江﹑瀏陽﹑醴陵3縣的人員,于7月初先隨部隊從湘東南下,然後分別到達目的地。接著,地委﹑專署機關和其餘幾縣的人員從武漢乘火車到咸寧,然後沿鐵路步行南進,採取解放一個縣即接管一個縣的辦法,先接收臨湘縣,再經路口﹑雲溪鎮進入岳陽縣城。7月23日和25日,長沙地委和長沙專員公署先後在岳陽對外宣告成立,各機構暫安置岳陽市並正式辦公。8月9日,湘潭和平解放。隨後,長沙地委和專署各機關即遷到湘潭市,地委機關設湘潭女子師範學院內,專員公署設市內,地專機關分別安置就緒。

南下衡陽地委率全體人員于6月17日乘火車到達鄭州,學習待命一個月。7月18日由鄭州出發,24日抵達漢口,住西門街同善小學,休整10天。8月4日由武昌乘火車南下,當日到達咸寧縣。第二天由咸寧乘汽車經湖北通城,湖南平江等地,8月6日到達長沙市東郊榔梨鎮的黃花市農場,駐紮待命半個月。此時,根據省委通知,衡陽地委又抽調幹部,增配了常寧和酃縣兩個縣的班子。常甯縣縣委書記陳茂藝,縣長李澍英;酃縣縣委書記申祖訓,縣長趙德新。安仁縣縣委書記榮成和,副縣長喬明遠。8月14日,二野十八軍由江西省蓮花入湘,解放了茶陵縣。攸縣﹑安仁兩縣也相繼於8月14日和18日為四野部隊所解放。在人民解放軍部隊過境時,國民黨酃縣政府機構曾一度撤出縣城。鑒於這樣的一種形勢,南下衡陽地委駐紮榔梨鎮期間,決定由地委副書記謝竹峰,組織部部長王錦心,副專員劉耀夫3人組成臨時路東工委,主要負責攸縣﹑茶陵﹑安仁﹑酃縣的工作。

8月21日,南下入衡人員從榔梨出發,到長沙後乘火車前往株洲,先住鎮交通銀行,後移駐鎮東南董家塅。進入茶陵﹑攸縣﹑安仁﹑酃縣的幹部提前出發,於8月底或9月初分別抵達目的地。由申祖訓同志率領的南下酃縣人員,因酃縣尚未解放,暫留茶陵縣幫忙工作。進入衡山縣的人員很快與衡山地下黨組織取得了聯繫,於9月上旬進入衡山石灣開展工作,10月6日進入衡山縣城。由於形勢發展很快,南下衡陽地委率領衡陽﹑耒陽﹑常寧3縣和地直機關的人員,于9月10日到達攸縣,待命一個月。10月8日衡陽市解放。10月10日,地委機關和衡陽縣的幹部乘汽車離開攸縣,第二天到達衡陽市。進入耒陽和常甯的幹部,先在安仁縣幫助工作。待耒陽縣10月7日獲得解放後,即於10月8日到達耒陽縣。10月12日,常甯縣解放,去常甯的人員由耒陽趕赴常寧縣城。南下地委﹑專署和各縣幹部到達各自單位並初步安頓後,在鄭州留守的女同志,由李子玉﹑郭蘇華帶領,於1949年10月到達工作地區,另有由孫婉﹑馬變林帶隊從晉中三地委南下的兩批女同志,也先後於1950年元月到達衡陽地區。

南下入衡人員進入地區後,迅速與地下党同志勝利會師,領導人民群眾展開了接管建政﹑籌糧支前﹑剿匪安民等一系列工作。到此,歷時10個月,行程3千里的隨軍南下入衡任務勝利完成。

南下會同地委率所屬人員由鞏縣出發,6月底到達湖北武昌,學習待命一個多月。長沙和平解放後,全體人員從武昌南下入湘,經臨湘﹑平江等地,8月底到達長沙市郊區,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整訓和學習。9月中旬,由長沙出發赴衡陽。進入衡陽後不久,接省委指示,除留下縣委書記張士傑﹑縣長楊興洲率領的一個縣建制外,其餘人員返回長沙待命。10月初,會同地區所屬的芷江﹑懷化﹑黔陽﹑會同,靖縣等縣相繼解放。為了迅速進入會同地區開展工作,會同地委在長沙期間接收從華北大學﹑華北革大﹑中原大學南下的學員260多人,10月中旬從長沙出發,當月24日到達芷江縣城,地直機關人員留在芷江籌建地委和專署機構,原配備進入會同﹑芷江﹑懷化﹑黔陽等縣的人員,分別進入各縣開展工作。同年11月晃縣解放後,又抽調部分幹部組成一個縣的建制進入晃縣。以後,隨著剿匪鬥爭的不斷勝利,1950年初,省委又從常德地區抽調100多名幹部,組成幾套班子,分別進入靖縣﹑綏寧和通道等縣開展工作。

縣長李澍英。

南下會同地委主要由察哈爾省南下幹部組成,其主要領導成員是:地委書記葛琛,副書記劉昌,宣傳部部長羅拉,組織部部長陳光鋒,秘書長黃琪;專署專員孫國治,秘書主任郭丕基,公安處處長張英。各縣主要領導成員是:合同縣縣委書記楊明顯,縣長王雲波;芷江縣縣委書記崔兆春,縣長韓曉端;懷化縣縣委書記張士林,縣長何棟;黔陽縣縣委書記劉俊義,縣長張茂林;晃縣縣委書記趙振英,縣長肖林。靖縣﹑綏寧、通道3縣當時未組建領導班子。

鞏縣整編待命結束後,將女同志留鄭州組成留守處學習待命,其餘人員分批離開鞏縣,繼續南下。

南下長沙地委全體人員,于6月15日抵達南京,幾天後,乘船沿長江西進,經蕪湖﹑安慶﹑九江,6月28日到達武漢。在武漢學習待命約半個月後,去平江﹑瀏陽﹑醴陵3縣的人員,于7月初先隨部隊從湘東南下,然後分別到達目的地。接著,地委﹑專署機關和其餘幾縣的人員從武漢乘火車到咸寧,然後沿鐵路步行南進,採取解放一個縣即接管一個縣的辦法,先接收臨湘縣,再經路口﹑雲溪鎮進入岳陽縣城。7月23日和25日,長沙地委和長沙專員公署先後在岳陽對外宣告成立,各機構暫安置岳陽市並正式辦公。8月9日,湘潭和平解放。隨後,長沙地委和專署各機關即遷到湘潭市,地委機關設湘潭女子師範學院內,專員公署設市內,地專機關分別安置就緒。

南下衡陽地委率全體人員于6月17日乘火車到達鄭州,學習待命一個月。7月18日由鄭州出發,24日抵達漢口,住西門街同善小學,休整10天。8月4日由武昌乘火車南下,當日到達咸寧縣。第二天由咸寧乘汽車經湖北通城,湖南平江等地,8月6日到達長沙市東郊榔梨鎮的黃花市農場,駐紮待命半個月。此時,根據省委通知,衡陽地委又抽調幹部,增配了常寧和酃縣兩個縣的班子。常甯縣縣委書記陳茂藝,縣長李澍英;酃縣縣委書記申祖訓,縣長趙德新。安仁縣縣委書記榮成和,副縣長喬明遠。8月14日,二野十八軍由江西省蓮花入湘,解放了茶陵縣。攸縣﹑安仁兩縣也相繼於8月14日和18日為四野部隊所解放。在人民解放軍部隊過境時,國民黨酃縣政府機構曾一度撤出縣城。鑒於這樣的一種形勢,南下衡陽地委駐紮榔梨鎮期間,決定由地委副書記謝竹峰,組織部部長王錦心,副專員劉耀夫3人組成臨時路東工委,主要負責攸縣﹑茶陵﹑安仁﹑酃縣的工作。

8月21日,南下入衡人員從榔梨出發,到長沙後乘火車前往株洲,先住鎮交通銀行,後移駐鎮東南董家塅。進入茶陵﹑攸縣﹑安仁﹑酃縣的幹部提前出發,於8月底或9月初分別抵達目的地。由申祖訓同志率領的南下酃縣人員,因酃縣尚未解放,暫留茶陵縣幫忙工作。進入衡山縣的人員很快與衡山地下黨組織取得了聯繫,於9月上旬進入衡山石灣開展工作,10月6日進入衡山縣城。由於形勢發展很快,南下衡陽地委率領衡陽﹑耒陽﹑常寧3縣和地直機關的人員,于9月10日到達攸縣,待命一個月。10月8日衡陽市解放。10月10日,地委機關和衡陽縣的幹部乘汽車離開攸縣,第二天到達衡陽市。進入耒陽和常甯的幹部,先在安仁縣幫助工作。待耒陽縣10月7日獲得解放後,即於10月8日到達耒陽縣。10月12日,常甯縣解放,去常甯的人員由耒陽趕赴常寧縣城。南下地委﹑專署和各縣幹部到達各自單位並初步安頓後,在鄭州留守的女同志,由李子玉﹑郭蘇華帶領,於1949年10月到達工作地區,另有由孫婉﹑馬變林帶隊從晉中三地委南下的兩批女同志,也先後於1950年元月到達衡陽地區。

南下入衡人員進入地區後,迅速與地下党同志勝利會師,領導人民群眾展開了接管建政﹑籌糧支前﹑剿匪安民等一系列工作。到此,歷時10個月,行程3千里的隨軍南下入衡任務勝利完成。

南下會同地委率所屬人員由鞏縣出發,6月底到達湖北武昌,學習待命一個多月。長沙和平解放後,全體人員從武昌南下入湘,經臨湘﹑平江等地,8月底到達長沙市郊區,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整訓和學習。9月中旬,由長沙出發赴衡陽。進入衡陽後不久,接省委指示,除留下縣委書記張士傑﹑縣長楊興洲率領的一個縣建制外,其餘人員返回長沙待命。10月初,會同地區所屬的芷江﹑懷化﹑黔陽﹑會同,靖縣等縣相繼解放。為了迅速進入會同地區開展工作,會同地委在長沙期間接收從華北大學﹑華北革大﹑中原大學南下的學員260多人,10月中旬從長沙出發,當月24日到達芷江縣城,地直機關人員留在芷江籌建地委和專署機構,原配備進入會同﹑芷江﹑懷化﹑黔陽等縣的人員,分別進入各縣開展工作。同年11月晃縣解放後,又抽調部分幹部組成一個縣的建制進入晃縣。以後,隨著剿匪鬥爭的不斷勝利,1950年初,省委又從常德地區抽調100多名幹部,組成幾套班子,分別進入靖縣﹑綏寧和通道等縣開展工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