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5億+燒錢巨虧,水軍惡評刷分,電影市場“藏汙納垢”的春節檔

萬眾矚目的春節檔, 果然沒有讓國人失望。 2月16日, 《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西遊記女兒國》《紅海行動》《熊出沒·變形記》等多部電影“萬箭齊發”, 創造了世界電影史上的最高單日票房紀錄12.61億。

截至2月22日0時, 一路凱歌高奏的春節檔, 用6天席捲56.8億的超高市場熱度, 為2018年影市贏來了極其漂亮的開門紅。 其中, 《唐人街探案2》《捉妖記2》《紅海行動》分別拿到了18.9、17、11.95億票房, 均高於去年同檔期冠軍《西游伏妖篇》的11.6億。

大幅拉升的春節檔票房, 顯示出電影品質、檔期培育、觀眾審美等多維度的走向成熟, 無疑值得歡欣鼓舞。 但另一方面, 動輒5億+製作成本卻要面臨巨虧困境、網路水軍惡意刷1分差評、官微曝光被偷票房、評分網站“鎖分”疑雲等, 都為狂飆突進的春節檔蒙上了一層陰影。

躲藏在陽光之外的“暗戰”, 或許比高漲的票房, 更值得業內關注與警惕。

《紅海行動》《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 到底是誰偷了誰的票房?

2018年春節檔票房冠軍, 無疑是中段發力, 最終成功登頂的《唐人街探案2》。 異國他鄉的文化背景提供了劇本發生的故事土壤, 插科打諢的喜劇風格與春節檔調性一致, 智商線上的本格推理還恰到好處地與喜劇融為一爐。 陳思誠用《唐人街探案2》證明了自己的導演實力, 也讓華語電影中的“探案宇宙”呼之欲出。

2月21日大年初六, 《唐人街探案2》官微突然發圖怒懟《紅海行動》, 截圖顯示某影城《紅海行動》排片占比為42.9%, 卻拿下了當日的100%票房, 言下之意是“《紅海行動》偷票房”。 一石激起千層浪, 電影行業人士集體圍觀, 《紅海行動》出品方博納影業也發聲明稱“堅決反對有違市場公平競爭的行為”, “一經發現查實, 將會立即上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申請嚴肅處理”。

逐漸發酵的網路輿情, 讓彌漫在多部影片頭上的“偷票房”陰影日漸濃郁。 在《紅海行動》與《唐人街探案2》官微下, 雙方粉絲互相攻訐, 《紅海行動》擁躉稱自己也是“手寫票”等市場亂象的受害者;而《唐人街探案2》的粉絲也不甘示弱, 雙方陷入混戰。

事實上, 作為電影市場的頑疾之一, 偷票房多次在熱門檔期中露出冰山一角。 如2017年春節檔、國慶檔等重要檔期, 《西遊伏妖篇》等影片就被曝出是偷票房市場亂象的受害者。

口碑比宣發與票補更重要的春節檔, “鎖分”與水軍被廣泛質疑

在競爭白熱化的春節檔, 每一部電影的背後都站著眾多出品方, 牽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博弈。 如果說偷票房是影院赤裸裸地, 把票房收益從製片方口袋中掏出;那麼維繫著影片長線走勢的影評網站評分, 同樣也有被操控的風險。 在2018春節檔, 豆瓣鎖分與惡意差評就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票房大戰中, 上映首日表現有多重要?一方面, 它被提前預售、品牌包場、購票補貼所左右, 代表著電影出品方或強或弱的行銷能力、宣發能力;另一方面, 首日票房高低、上座率好壞、評分走向, 直接回饋到第二天的市場份額上。 因此, 在觀影行為走向理性的今日, 口碑維護早就成為了每部電影在上映前後的必備功課——市場亂象也由此而生。

在2月16日上映之前,中國影市取得了6.6億的預售紀錄;在大年初一當日13時40分,票房大盤即邁過10億大關,令人歡欣鼓舞。讓人疑惑的是,即便大盤已達到破紀錄的10億,觀影人次早已足夠打分,被視作業內口碑標杆的豆瓣評分卻呈現出謎之狀態——除了早先舉辦大規模點映的《西遊記女兒國》解鎖了評分外,只有《唐人街探案2》放開打分,其他多部影片則未顯示。如此詭異,被業內批評為“豆瓣鎖分”。

《西遊記女兒國》面臨巨虧困境,大盤高漲無法掩蓋殘酷法則

公休假共7天,但票房熱度會延伸至正月十五的春節檔,本就是一場曠日持久的馬拉松。在《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西遊記女兒國》《紅海行動》4部影片的爭奪中,原本聲量最小、身位最差的《紅海行動》,憑藉國產戰爭片新巔峰的過硬品質,劃出一條令人瞠目結舌的逆襲曲線。

春節小長假內,《紅海行動》接連超越《西遊記女兒國》與《捉妖記2》,在大年初四便與《唐人街探案2》並駕齊驅。到了2月23日,《紅海行動》更在單日票房上一躍超過《唐人街探案2》,表現強勢令人關注。但市場紅火的另一面,卻是多部影片面臨著艱難的盈利困境。

日子最難過的,當屬《西遊記女兒國》。本有《西遊記》的強大IP光環加持,《西遊記女兒國》有《西遊記之大鬧天宮》《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兩部市場表現不俗的前作,因此也被業內看好。

然而,對電影口碑的過分樂觀,讓《西遊記女兒國》選擇了超前點映。然而,並不那麼友好的口碑迅速擴散,讓影片在上映前就在風評上敗下陣來。上映後,《西遊記女兒國》單日票房一路走低,已被穩賺不賠的《熊出沒·變形記》甩在身後,其市場表現令人唏噓。

按照此前《西遊記女兒國》公佈的5.5億製作成本,該影片需要達到16.5億總票房才能收回成本。而如今《西遊記女兒國》累計票房僅6.46億,要想回本已然不可能。根據貓眼的票房預測,《西遊記女兒國》的票房或將終落7.21億,其出品方星皓電影的尷尬境地可想而知。

而官宣投資高達9億的《捉妖記2》,無疑打開了國產電影的全新行銷方式。從央視春晚廣告到農村刷標語,從衍生品開發到品牌聯名,《捉妖記2》花樣百出的玩法讓其在預售方面遙遙領先。然而,低幼的故事取向與羸弱的敘事架構,拖累了影片的票房表現,截至鋒芒智庫發稿前,《捉妖記2》收穫18.63億票房。貓眼甚至不斷調低最終票房預期,預計該片最終能斬獲23.72億票房,其體量不僅低於第一部《捉妖記》的24億,距離回本的27億也有不少差距。

消費能力爆表的春節檔,既是一部飛速運轉的票房印鈔機,也同樣是刀刀見血的絞肉機。在動輒成本5億+的春節檔,賺錢的電影有哪些?《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以及那部跟著影市大盤水漲船高的《熊出沒·變形記》,僅此而已。

在2月16日上映之前,中國影市取得了6.6億的預售紀錄;在大年初一當日13時40分,票房大盤即邁過10億大關,令人歡欣鼓舞。讓人疑惑的是,即便大盤已達到破紀錄的10億,觀影人次早已足夠打分,被視作業內口碑標杆的豆瓣評分卻呈現出謎之狀態——除了早先舉辦大規模點映的《西遊記女兒國》解鎖了評分外,只有《唐人街探案2》放開打分,其他多部影片則未顯示。如此詭異,被業內批評為“豆瓣鎖分”。

《西遊記女兒國》面臨巨虧困境,大盤高漲無法掩蓋殘酷法則

公休假共7天,但票房熱度會延伸至正月十五的春節檔,本就是一場曠日持久的馬拉松。在《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西遊記女兒國》《紅海行動》4部影片的爭奪中,原本聲量最小、身位最差的《紅海行動》,憑藉國產戰爭片新巔峰的過硬品質,劃出一條令人瞠目結舌的逆襲曲線。

春節小長假內,《紅海行動》接連超越《西遊記女兒國》與《捉妖記2》,在大年初四便與《唐人街探案2》並駕齊驅。到了2月23日,《紅海行動》更在單日票房上一躍超過《唐人街探案2》,表現強勢令人關注。但市場紅火的另一面,卻是多部影片面臨著艱難的盈利困境。

日子最難過的,當屬《西遊記女兒國》。本有《西遊記》的強大IP光環加持,《西遊記女兒國》有《西遊記之大鬧天宮》《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兩部市場表現不俗的前作,因此也被業內看好。

然而,對電影口碑的過分樂觀,讓《西遊記女兒國》選擇了超前點映。然而,並不那麼友好的口碑迅速擴散,讓影片在上映前就在風評上敗下陣來。上映後,《西遊記女兒國》單日票房一路走低,已被穩賺不賠的《熊出沒·變形記》甩在身後,其市場表現令人唏噓。

按照此前《西遊記女兒國》公佈的5.5億製作成本,該影片需要達到16.5億總票房才能收回成本。而如今《西遊記女兒國》累計票房僅6.46億,要想回本已然不可能。根據貓眼的票房預測,《西遊記女兒國》的票房或將終落7.21億,其出品方星皓電影的尷尬境地可想而知。

而官宣投資高達9億的《捉妖記2》,無疑打開了國產電影的全新行銷方式。從央視春晚廣告到農村刷標語,從衍生品開發到品牌聯名,《捉妖記2》花樣百出的玩法讓其在預售方面遙遙領先。然而,低幼的故事取向與羸弱的敘事架構,拖累了影片的票房表現,截至鋒芒智庫發稿前,《捉妖記2》收穫18.63億票房。貓眼甚至不斷調低最終票房預期,預計該片最終能斬獲23.72億票房,其體量不僅低於第一部《捉妖記》的24億,距離回本的27億也有不少差距。

消費能力爆表的春節檔,既是一部飛速運轉的票房印鈔機,也同樣是刀刀見血的絞肉機。在動輒成本5億+的春節檔,賺錢的電影有哪些?《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以及那部跟著影市大盤水漲船高的《熊出沒·變形記》,僅此而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