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家統計局:豬肉價格一季度下降9.9% 還會繼續跌嗎?

近日, 國家統計局公佈2018年一季度的物價形式, 資料顯示, 豬肉市場供需總體平衡偏寬鬆, 一季度價格下降9.9%, 延續了去年二季度以來同比下降的趨勢。

2018年3月CPI同比上漲2.1%, 漲幅比上個月回落0.8個百分點;CPI環比下降1.1%, 漲幅比上個月下降2.3個百分點。

3月CPI回落的幅度超出市場預期,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表示, 從環比看, CPI由上月的上漲轉為下降, 主要受節日因素消退影響。 一是食品價格節後回落較多, 由上月上漲4.4%轉為下降4.2%, 影響CPI下降約0.86個百分點。 其中豬肉價格下降8.4%。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有關負責人表示,

從一季度整體來看, CPI月度漲幅有所波動, 主要是食品價格變動所致。 在食品中, 豬肉市場供需總體平衡偏寬鬆, 一季度價格下降9.9%, 延續了去年二季度以來同比下降的趨勢。

據農業農村部對全國500個縣集貿市場定點監測顯示, 1月第3周起活豬價格開始下跌, 至3月第4周, 全國活豬價格由15.37元/公斤跌至11.20元/公斤, 累計跌幅27.1%, 且豬價跌幅明顯快於肉價跌幅。

其中, 東北地區跌幅高於其他地區。 東北地區豬價累計跌幅均超過30%, 黑龍江豬價無論是跌幅還是絕對價格均領先于全國水準。 黑龍江作為主要生豬調出省之一, 外調至北京市每公斤價差達到1.4元/公斤以上才有利於生豬外調, 市場價格下跌時, 受其他地區競爭影響, 外運不暢, 為保障盈利,

生豬販運商會進一步壓低收購價。

有券商分析指出, CPI回落與季節性因素有關, 超季節性因素主要在於豬肉。 春節過後, 鮮菜、蛋類、水產品等食品價格下降, 及交通服務等價格下降, 均屬正常季節性回落。 而3月豬肉價格暴跌, 同期牛肉、羊肉價格僅小幅震盪, 形成鮮明對比。

4月, 豬肉價格將陷入更為激烈的博弈。 業內人士分析稱, 豬肉供大於求局面一時難以改變, 部分瀕臨虧損的養戶或恐慌性出欄;豬肉價格持續低迷, 生豬價格不斷走低, 已跌破盈虧平衡線;進口豬肉受關稅提高影響, 價差縮小, 進口豬肉數量或將減少;大豆產業對外依存度較高, 此次對美國進口大豆關稅調整或提升國內大豆價格, 助推飼料價格進一步提高。

豬肉震盪下行走勢, 引起市場強烈關注。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表示, 豬肉價格低迷主要與豬肉供需關係穩定有關。 預計今年豬價進一步下跌的概率較大, 價格中樞或將明顯低於去年。 儘管豬肉價格下跌導致目前養豬利潤大幅下降, 但是前期增加的規模化養殖場產能或在今年集中釋放, 全年豬肉產量將維持穩定。 在豬肉產量不出現大幅減少的情況下, 豬價仍會在低位徘徊。 中長期來看, 預計只有經歷過一波虧損、產能出清, 豬價或許才能見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