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何崝:甲骨文字歌——甲骨學普及讀物,值得收藏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 最早在龍骨上發現, 是漢字的早期形式, 有時候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 也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

甲骨文, 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 甲骨文記錄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經濟情況, 主要指中國商朝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吉凶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 內容一般是占卜所問之事或者是所得結果。 殷商滅亡周朝興起之後, 甲骨文還使用了一段時期, 是研究商周時期社會歷史的重要資料。 甲骨文其形體結構已有獨立體趨向合體,

而且出現了大量的形聲字, 已經是一種相當成熟的文字, 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形式。 它上承原始刻繪符號, 下啟青銅銘文, 是漢字發展的關鍵形態, 被稱為"最早的漢字"。 現代漢字即由甲骨文演變而來。

作者:何崝, 四川成都人, 生於1947年7月。 字士耕, 號啃軒, 又號腐公、錦裡先生。 四川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中國文字學會會員,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四川省書學學會副會長。 《甲骨文字歌》, 巴蜀書社, 1986年。 本書用歌行體的形式介紹了甲骨學發展史, 並用甲骨文書出, 附有釋文、注釋。 是一本甲骨學普及讀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