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低估值高價值股份布在銀行、保險

紅刊財經 張桔

2017年, 周可彥掌舵的基金集體爆發:銀華富裕主題的淨值增長率達到53.09%, 而銀華滬港深精選的淨值增長率達到49.61%。 不僅如此, 周可彥任職富裕主題基金經理迄今, 其任職回報已經達到了140.54%。

“市場受到較多外部因素的影響, 比如近期貿易戰等波動較為劇烈, 難免會對基金管理產生一定的干擾, 但從我的投資邏輯來講, 更關注追求中長期持續穩定收益。 ”本周, 周可彥在接受《紅週刊》專訪時表示, “在投資標的選擇上, 白馬藍籌和成長並不矛盾, 業績仍然是主線。 低估值、高價值個股份布在銀行、保險和消費升級領域。

自上而下看大勢 自下而上選個股

《紅週刊》:回顧這幾年的操作歷程, 您覺得成功的經驗何在?

周可彥:從投資風格來講, 我偏向於價值投資。 管理基金上, 我九成以上的精力放在自下而上研究公司和行業上, 除了年初自上而下判斷全年投資形勢、做好倉位規劃外, 之後全年的倉位只會在極少的關鍵時點做再平衡。 所以我的換手率通常較低, 有些好股票我們會拿兩三年不動。 我通常不會因為市場的短期波動而進行倉位調整, 因為事實證明往往頻繁地擇時不會有很好的效果。

在自下而上研究公司和行業上, 研究和投資堅持60:40法則, 研究占比60%, 投資占比40%;而在研究的95:5法則中, 行業研究占比95%, 判斷大盤占比5%。

同時, 在投資標的選擇上, 白馬藍籌和成長並不矛盾, 價值和成長不應該對立, 因為所有投資標的的價值都是未來現金流的折現。 從這個角度來看, 成長股只是未來現金流增速高一些, 價值股則未來現金流增長沒那麼高。

《紅週刊》:當前一季報還沒有公佈, 從去年四季度的情況來看, 主要的白酒股基本均在您的重倉池中了。 包括了茅臺、五糧液、汾酒、洋河、古井貢、瀘州老窖、老白乾, 請問您彼時特別看好白酒這一板塊的邏輯何在?

周可彥:對白酒行業的關注並不是從2017年才開始, 而是早在兩三年前就佈局了。 除了研讀公司定期報告外, 我還會每年在五月成都糖酒會上收集資訊, 包括去上市公司進行調研;當然定期到銷售網站跟蹤銷量,

做上下游的調研也非常重要。

2017年白酒行業上漲, 背後是行業景氣度的好轉, 去年很多公司中報業績超預期, 尤其是區域性上市白酒龍頭公司未來市值增長的潛力更大。 跟其他板塊相比, 白酒股的業績和回報確定性較為突出。

雖然這類投資標的的股價經歷了較長時間和較大幅度的上漲, 但是結合未來幾年的增長水準和增長的確定性, 綜合考慮ROE、經營性現金流等方面, 從長期的投資視角審視商業模式即是不是一個好生意, 以及國際同類企業比較, 我們認為大多數食品飲料優勢品種的估值水準並沒有泡沫, 當然我們要密切關注行業和公司的基本面變化和估值水準變化。

《紅週刊》:您的持倉相對長期,

重倉股的換手率較低, 建倉重倉股時, 您會參考哪些財務指標?

周可彥:基本上說, 我的投資要點是以下兩點:一是精選個股、精選行業, 尋找預期差, 努力尋找價格顯著低於價值的投資標的;二是在市場關鍵時點, 進行基金倉位元和持倉結構的動態再平衡。

至於選擇標準, 要看定量和定性兩個方面。 如果對於中長期來說, 定性的因素越來越重要了, 不能光看定量的指標。 定性的因素就是分析整個商業模式, 公司護城河、品牌力等, 尤其是品牌這種因素越來越重要。 也許有的公司短期盈利很好, 但是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 行業競爭環境很惡劣, 變化很大, 這種我認為不是那麼好的商業模式。

定量的因素, 我們當然要看它的ROE水準,

看它當前未來業績增速的情況, 增速的確定性等。

《紅週刊》:而當重倉股出現怎樣的信號時, 您會選擇賣出呢?

周可彥:賣出股票有三個標準:一是價格和價值, 價格基本達到我們判定的內在價值了就賣掉;二是倉位元一定的情況下, 發現了性價比更好的標的, 就把原有的換掉;三是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發生了惡化。 通過這三個標準來衡量, 雖然某些品種已經上漲了很多, 但如果和其內在價值相比還有相當的空間, 我們會繼續持有, 當然要一直緊密跟蹤行業、公司基本面和估值水準的變化。

GARP策略派的價值投資

《紅週刊》:剛才您談到偏向價值投資, 那麼實戰中您遵循著怎樣的價值投資策略?

周可彥:市場有很多種風格, 大部分投資者是趨勢交易風格,真正做價值投資的人比較少,尤其是能長期堅持做價值投資的,就更是鳳毛麟角。價值投資分為兩類,一種是深度價值,即絕對低估值的公司,比如當前的銀行板塊;另一類,叫做GARP(Growth at a Reasonable Price),就是以一個合理價格買入較為確定的增長,它的靜態估值並不一定低,比如估值可能在30倍左右,未來幾年業績的複合平均增速也在30%以上。這種方式,比較接近用PEG指標(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來考量上市公司。從銀華富裕的投資來看,可能我們更接近於後面一種。

《紅週刊》:願聞其詳。

周可彥:究其原因,從之前銀華富裕的持倉來看,銀行占比很少,消費股持有較多。而消費股的特點,就是未來增速能看得比較清晰,它比較適合用PEG的方法來估值。如果硬要分類的話,我們可能比較類似GARP。當然我認為價值和成長是統一的,只是未來現金流分佈的不同。

換言之,從投資的思路來看,我堅持追求低估值、高價值股,並不嚴格區分大盤股還是小盤股、價值股還是成長股,而是在估值合理基礎上找到真價值和真成長,回歸到基本面驅動投資的本質。

價值投資一定是逆向,反人性或者說反直覺的。這就好比種田,沒有烈日下的耕種勞作和長時間忍耐與等待,就不可能有收穫。投資要深耕自己的能力圈,同時走出舒適區,努力拓展能力圈。看到屬於能力圈範圍內的好的投資標的下跌越多越高興就對了,因為這樣才能有播種的機會。

抓住業績主線,中長期看好港股市場

《紅週刊》:談談二季度的A股市場吧。

周可彥:市場受到較多外部因素的影響,比如貿易戰等波動較為劇烈,難免會對基金管理產生一定的干擾,但從我的投資邏輯來講,更關注追求中長期持續穩定收益。因此如果我看好的公司不是因此基本面受到重大影響,則不會做短期波段操作。2018年就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考慮,股票投資應該還是最優選擇。但是相比2017年,今年的波動會更大一些,這從一季度就能夠看出。同時,我們認為對於全年的收益預期也會適度降低。

《紅週刊》:近期創業板表現強於大盤股,對於市場中討論的風格轉換,您怎麼看?

周可彥:創業板是階段性表現,畢竟已經跌了很長時間,跌幅比較大。但我不認為是簡單的一種板塊輪動,去年、前年是大盤,今年會不會就是小盤好?押大押小,我不這麼看,我覺得還是回歸到投資的本質。A股投資將不再是簡單的押“大”押“小”,在經濟中長期向好以及入摩、監管趨嚴等眾多因素影響下,投資將會進一步回歸到基本面研究,業績主線下的價值投資仍然是主流。

比如全市場200多檔股票在2016年間創下歷史新高,這些股票廣泛分佈在幾乎所有的二級子行業中。這些創新高的股票多數有鮮明的特徵,就是基本面良好並且估值便宜或合理,而只有通過深入的基本面研究才能獲取超額收益。

《紅週刊》:低估值、高價值個股份布在哪些行業?

周可彥:一是銀行。根本原因是看好實體經濟進一步向好,儘管銀行因為某些不得而知的原因近期發生了調整,但這恰恰給了著眼中長期的價值投資者較好的買入時點。

二是壽險。我們對保險行業的長期基本面看好,短期的保費增速問題很大程度是結構性因素,股價因為這些短期因素發生了調整,也是樂於看到的。

三是我們一直看好的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方向的投資標的,廣泛分佈在多個行業。

《紅週刊》:此外,作為銀華滬港深基金的基金經理,您對於接下來的港股市場,又持有何種觀點,投資者二季度掘金港股又應該遵循怎樣的投資邏輯呢?

周可彥:我們認為港股中長期還是看好的,前期隨著美股的調整,港股出現了回檔。港股的估值水準同類的確實比A股低。特別是很多A+H的標的港股還有較大的折價。從目前的情況看,如果國際市場有波動,港股受影響會比A股大一些。但隨著南下資金越來越多,包括內資保險公司可以直接投資港股了,香港市場抵抗外界波動的能力也在增強。綜合分析下來,我們還是對港股長期的走勢保持樂觀態度。

大部分投資者是趨勢交易風格,真正做價值投資的人比較少,尤其是能長期堅持做價值投資的,就更是鳳毛麟角。價值投資分為兩類,一種是深度價值,即絕對低估值的公司,比如當前的銀行板塊;另一類,叫做GARP(Growth at a Reasonable Price),就是以一個合理價格買入較為確定的增長,它的靜態估值並不一定低,比如估值可能在30倍左右,未來幾年業績的複合平均增速也在30%以上。這種方式,比較接近用PEG指標(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來考量上市公司。從銀華富裕的投資來看,可能我們更接近於後面一種。

《紅週刊》:願聞其詳。

周可彥:究其原因,從之前銀華富裕的持倉來看,銀行占比很少,消費股持有較多。而消費股的特點,就是未來增速能看得比較清晰,它比較適合用PEG的方法來估值。如果硬要分類的話,我們可能比較類似GARP。當然我認為價值和成長是統一的,只是未來現金流分佈的不同。

換言之,從投資的思路來看,我堅持追求低估值、高價值股,並不嚴格區分大盤股還是小盤股、價值股還是成長股,而是在估值合理基礎上找到真價值和真成長,回歸到基本面驅動投資的本質。

價值投資一定是逆向,反人性或者說反直覺的。這就好比種田,沒有烈日下的耕種勞作和長時間忍耐與等待,就不可能有收穫。投資要深耕自己的能力圈,同時走出舒適區,努力拓展能力圈。看到屬於能力圈範圍內的好的投資標的下跌越多越高興就對了,因為這樣才能有播種的機會。

抓住業績主線,中長期看好港股市場

《紅週刊》:談談二季度的A股市場吧。

周可彥:市場受到較多外部因素的影響,比如貿易戰等波動較為劇烈,難免會對基金管理產生一定的干擾,但從我的投資邏輯來講,更關注追求中長期持續穩定收益。因此如果我看好的公司不是因此基本面受到重大影響,則不會做短期波段操作。2018年就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考慮,股票投資應該還是最優選擇。但是相比2017年,今年的波動會更大一些,這從一季度就能夠看出。同時,我們認為對於全年的收益預期也會適度降低。

《紅週刊》:近期創業板表現強於大盤股,對於市場中討論的風格轉換,您怎麼看?

周可彥:創業板是階段性表現,畢竟已經跌了很長時間,跌幅比較大。但我不認為是簡單的一種板塊輪動,去年、前年是大盤,今年會不會就是小盤好?押大押小,我不這麼看,我覺得還是回歸到投資的本質。A股投資將不再是簡單的押“大”押“小”,在經濟中長期向好以及入摩、監管趨嚴等眾多因素影響下,投資將會進一步回歸到基本面研究,業績主線下的價值投資仍然是主流。

比如全市場200多檔股票在2016年間創下歷史新高,這些股票廣泛分佈在幾乎所有的二級子行業中。這些創新高的股票多數有鮮明的特徵,就是基本面良好並且估值便宜或合理,而只有通過深入的基本面研究才能獲取超額收益。

《紅週刊》:低估值、高價值個股份布在哪些行業?

周可彥:一是銀行。根本原因是看好實體經濟進一步向好,儘管銀行因為某些不得而知的原因近期發生了調整,但這恰恰給了著眼中長期的價值投資者較好的買入時點。

二是壽險。我們對保險行業的長期基本面看好,短期的保費增速問題很大程度是結構性因素,股價因為這些短期因素發生了調整,也是樂於看到的。

三是我們一直看好的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方向的投資標的,廣泛分佈在多個行業。

《紅週刊》:此外,作為銀華滬港深基金的基金經理,您對於接下來的港股市場,又持有何種觀點,投資者二季度掘金港股又應該遵循怎樣的投資邏輯呢?

周可彥:我們認為港股中長期還是看好的,前期隨著美股的調整,港股出現了回檔。港股的估值水準同類的確實比A股低。特別是很多A+H的標的港股還有較大的折價。從目前的情況看,如果國際市場有波動,港股受影響會比A股大一些。但隨著南下資金越來越多,包括內資保險公司可以直接投資港股了,香港市場抵抗外界波動的能力也在增強。綜合分析下來,我們還是對港股長期的走勢保持樂觀態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