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張廷玉明明是三朝元老,為什麼退休前被康熙大罵?

張廷玉出身於書香門第官宦名家, 他的父親張英是康熙時期大學士, 是清代著名大臣。 張廷玉二十九歲高中進士, 並被點為翰林。 三十三歲那年, 被康熙看中, 認為他持重得體, 成為康熙皇帝貼身低等小秘書。 四十五歲時升為禮部侍郎。

康熙去世, 雍正登基, 見他“氣度端凝, 應對明晰。 ”迅速升他為禮部尚書。 雍正是中國歷史上有名難伺候的皇帝, 對科舉出身的漢族大臣尤其缺乏好感, 而對他卻一見如故欣賞至極。 不論大事小情都要和他商量, 凡有諭旨均由他繕寫。 雍正與他君臣相得十三年, 君臣感情至好, 甚至一天也不能相離。 雍正五年五月, 張廷玉生了一段時間病, 雍正說:我連日臂痛, 大學士張廷玉患病, 此人如朕手臂。 ”此事傳開為一時佳話。

雍正末年, 張廷玉回家省親, 皇帝寫信給他說:“朕即位十一年來, 朝廷之上近親大臣中, 只和你一天也沒有分離過。

我和你義固君臣, 情同密友。 如今相隔月餘, 未免每每思念。 ”(以上皆見《張廷玉年譜》)深情義重之態, 形於辭色。 雍正為表達對張廷玉的欣賞特別立下遺囑, 張廷玉在身後配享太廟。 這是一項極高的政治榮譽, 整個清朝二百餘年, 他是唯一享受到這個待遇的漢人。

乾隆十四年, 張廷玉一直想著死後能入太廟和乾隆對著幹, 敢和當今皇上較勁這不是吃飽了就是腦子當機了。 乾隆以張廷玉年逾古稀為由, 准他不必早朝, 遇天熱, 或颳風下雨, 可以不必入內, 他的內閣首輔位置由訥親取而代之。 張廷玉明晰皇上此舉的真正意圖, 於是立即上疏請求辭去兼管吏部事務的職務, 要求回鄉, 這次乾隆准了。 張廷玉奉請入朝謝恩, 派了自己的兒子去當前鋒。

本來就有意見的乾隆這下可好, 怒火中燒, 乾隆很惱怒:“張廷玉就在京城, 即使病得很重, 就是爬著來, 也該來謝恩。 為自己要賞賜時能親自上朝, 可是謝恩時就不能親自來了, 這樣對待朝廷給他的莫大恩惠, 好像這都是他應該得到的,

天下有這樣的道理嗎?”收了張廷玉的伯爵位置, 後來又罷免了官職取消了入太廟的資格, 張廷玉死後, 乾隆做足樣子還是讓張廷玉入了太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