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曹文軒經典美文四篇:背景、個性化的閱讀、前方、水邊的文字屋

背景——寫在北京大學建校百年之際

有那麼一個人突然走向了我們, 倒也平平常常, 並未見有山有水。 但有人對這個人的底細卻有所瞭解, 說道:“這個人是有背景的。 ”於是, 人們再去看這個人時, 就用了另樣的眼光——仿佛他不再是他了, 他加上背景, 所得之和, 卻要遠遠地大於他。

在這裡, 我們看到了背景的力量。 本來, 衡量一個人的價值, 只應純粹地計算這個人到底如何, 是不應把背景也計算在內的。 然而, 倘若這個人果真是有所謂背景的話, 那麼在計算時, 卻會一定要加上背景的——背景越深邃、宏大, 和也就越大。

人值幾個錢, 就是幾個錢, 應是一個常數。 但我們在這裡恰恰看到的是一個變數——一個量大無窮的變數。

當我去冷靜地分析自己時, 我發現, 我原也是一個“有背景”的人。

我的背景是北大。

這是一個大背景, 一個幾乎大得無邊的背景。 現在, 我站在了這個似乎無聲但卻絕對生動有力的大背景下。 本來, 我是渺小的, 渺小如一粒恒河之沙, 但卻因有這個背景的襯托, 從而使我變得似乎也有了點光彩。 背景居然成了我的一筆無形資產, 使我感到了富有。 其情形猶如融入浩浩大海的涓涓細流, 它成了大海的一部分, 仿佛也覺得有了海的雄渾與力量。

我常去揣摩我與北大的關係:如果沒有這個背景, 我將如何?此時, 我清清楚楚地看到了這個背景參與了我的身份的確定。

我為我能有這點自知之明而感到一種良心上的安寧。 我同時也想到了我的同仁們。 他們在他們的領域裡, 確實幹得非常出色, 其中一些人, 簡直可以說已春風浩蕩、銳不可擋。 也許我不該像發問我自己一樣去發問他們:如果沒有北大這個背景, 他們又將如何?他們也會像我一樣去發問自己的——北大門裡或是從北大門裡走出的人, 都還是善於省察自己的。 我相信這一點。

北大於我們來說, 它的恩澤既表現為它曾經給了我們知識, 給了我們人品, 給了我們前行的方向, 又表現為它始終作為一道背景, 永遠地矗立在我們身後的蒼茫之中。 因為有了它, 我們不再感到自己沒有“來頭”,

不再感到那種身後沒有屏障的虛弱與惶恐。

就在我於心中玩味“背景”這一單詞時, 總有一些具體的事情與場面繁忙地穿插於其間——

那年四月, 我應邀去東京大學講學。 在日本的十八個月中, 我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這個背景的存在。 那天晚上, 在東大教養學部舉行的歡迎外國人教師的酒會上, 我代表外國人教師講話時, 在一片掌聲中, 我感受到了。 在我為我的小孩辦理臨時入學手續時, 我感受到了。 在我於北海道的邊陲小城受到一位偶然相識的日本朋友的熱情接待時, 我又感受到了。 ……十八個月結束後, 東大教養學部的師生們破天荒地為我舉行了一次盛大的歡送晚會。 在那個晚會上, “北大”這個字眼出現了數次。

我心裡明白, 這個晚會的隆重與熱烈, 固然與我十八月的認真工作有關, 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我背後有這個背景。

無論是在學術會議上, 或是應邀到外校講學、演講, 幾乎是走到任何一個地方、一個場合, 我都能感受到這個背景。 它給了我自信與勇氣。 它默默地為我增加著言語的重量, 並且神奇般地使我容光煥發。

它甚至免去了我的尷尬與困境。

大約是在五年前, 那天上午, 我將一本書寫完了, 心情甚好, 就騎了一輛車, 一路南行, 到了紫竹院一帶。 已是中午, 我感到餓了, 就進了一家飯館。 那天胃口真是好極了, 獨自坐下後, 竟要了好幾個菜, 還要了酒, 擺出了一副要大吃大喝的樣子。 陽春三月, 天氣已經非常暖和, 加之我吃喝得痛快淋漓,

額頭上竟沁出不少汗來, 身與心皆感到莫大的舒坦。 吃罷, 我不急著走, 竟坐在那兒, 望著窗外路邊已籠了綠煙的柳樹, 做一頓好飯菜之後的遐思。 “今天真是不錯!”我在心裡說了一聲, 終於起身去買單。 當我把手伸進口袋去掏錢包時, 我頓時跌入了尷尬:出門時忘了帶錢包了。 我的雙手急忙地在身上搜尋著, 企圖找出錢來, 不想今天也太難為我了, 渾身上下, 裡裡外外, 大小口袋不下十個, 卻竟然摸不出一分錢來。 身上立即出來大汗。 我走到銷售點, 正巧老闆也在那裡, 我吞吞吐吐、語無倫次地說了我沒有帶錢的情況。 老闆與小姐聽罷, 用疑惑的目光望著我。 那時, 我在下意識中立即想到了一點:今天也只有北大能救我了。 未等他們問我是哪兒的,我便脫口而出:“我是北大的。”老闆與小姐既是從我的眼睛裡看出了我的誠實,更是他們聽到了“北大”這個字眼,隨即換了另樣的神情。老闆說:“先生,沒有關係的,你只管走就是了。”我想押下一件什麼東西,立即遭到了老闆的阻止:“先生,別這樣。”他在將我送出門外時,說了一句我們這個時代已經很難再聽到的似乎屬於上一個世紀的話:“先生,你是有身份的人。”

一路上,我就在想:誰給了我“身份”?北大。

這個背景也可以說成是人牆。它是由蔡元培、馬寅初、陳獨秀、胡適之、魯迅、徐志摩、顧頡剛、熊十力、湯用彤、馮友蘭、朱光潛、馮至、曹靖華等無數學博功深的人組成。這是一道永遠值得仰望與審美的大牆。

我想,這個背景之所以渾沉有力,一是因為它歷史悠久,二是因為它氣度恢宏。它是由漫長的歷史積澱而成的。歷史一點一點地鞏固著它,發展著它,時間神秘地給它增添著風采。而蔡元培先生當年對它所作的“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的定義,使它後來一直保持著“取精用宏,不名一家”的非凡學術氣度,保證了這個背景的活力、強度與無限延伸的可能性。

話說到此時,我要說到另一種心態了:對背景的回避。

這個背景一方面給了我們種種好處,但同時也給我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我們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生存著,無時無刻不感到有一根無形的鞭子懸在頭上。它的高大,在無形之中為我們設下了幾乎使我們難以接受的攀登高度。我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很久以前,我就有一種感覺:當我一腳踏進這個校園時,我就仿佛被扔到了無底的漩流之中,我必須聚精會神,奮力拼搏,不然就會葬身渦底,要不就會被浪頭打到淺灘。

我們都在心中默念著:回報、回報……。一代一代曾得到過北大恩澤的北大人,都曾默念著它而展開了他們的人生與學術生涯。

這個背景的力量之大,居然能夠使你不敢僅僅是利用它、享受它,還能提醒與鞭策你不能辜負於它。這就形成了一個難度:一代又一代人設下一道又一道臺階,使後來人的攀登愈來愈感到吃力。有些時候,我們就有可能生出隱瞞“北大”身份的念頭——“北大”這個字眼並不是我們任何時候都願意提及的。背景既給予了我們,又在要求著我們。背景給了我們方便,給了我們榮譽,但又被別人拿了去,成了衡量我們的未免有點苛刻的尺度。

當然,我們也可以換一個角度去說:沒有我們就沒有他們,是我們創造了前驅。先人們的榮耀與輝煌,是後人們創造的。若沒有後人們的發現、闡釋、有力的弘揚與巨大的擴展,先人們的光彩也許就會黯淡,他們就有可能永遠默默無聞地沉睡在歷史的荒蕪之中。任何得其盛譽的先人,都應由衷地感謝勤奮不倦的後人。沒有現在的我們,這背景也就不復存在;背景襯托了我們,但背景卻又正是通過我們才得以反映的。

然而,這個角度終究不能使我們獲得徹底的安心與解脫。我們還得在宛然可見的先人們的目光下向前、向前、無休止地向前。

背景是一座山,大山。

我們任何個人都無權驕傲,有權驕傲的永遠只能是北大。

奮鬥不息的我們,最終也有可能在黃昏時變享受背景為融入背景而終止自己。這大概是我們都期盼著的一份幸福而悲壯的景觀。

1998年3月3日于北京大學燕北園

個性化的閱讀

世間有許多讀書種子,但他們的讀書似乎與他們的精神無補,反而讀成呆子,讀成迂腐可笑之人。曹聚仁先生說他曾聽說過浙江金華有個姓郭的,書讀到能將《資治通鑒》背誦一番的程度,但寫一個借傘的便條,卻寫得讓人不堪卒讀(那便條寫了五千餘字)。讀書多,莫過於清朝的樸學家,然而,像章太炎那樣令人欽佩的朴學大師又有幾個?我認得一位教授先生,只要提起他來,人們第一句話便是:此人讀書很多。然而,他的文章我才不要看。那文章只是別人言論的聯綴與拼接,讀來實在覺得沒有意思。讀書不是裝書。讀書用腦子,裝書用箱子。腦子給了讀書人,是讓讀書人讀書時能舉一反三,能很強健地去擴大知識的。箱子便只能如數裝書。有些人讀一輩子書,讀到終了,不過是只書箱子而已。

從前有不少人琢磨過如何讀書。阮葵生在《茶餘客話》中有段文字:“袁文清公桷,為湘江世族,受業王深甯之門,嘗雲:‘予少年時讀書有五失:泛觀而無所擇,其失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縮不敢望,其失儒而無立;纂錄故實,一未終而屢更端,其失勞而無功;聞人之長,將疾趨而從之,輒出其後,其失欲速而好高;喜學為文,未能蓄其本,其失又甚焉者也。’”袁氏之言,我雖不敢全部苟同,但大都說在了讀書失當的要害之處。而其中“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縮不敢望”,我以為是讀書的大忌。

更有甚者,還有讀書把人讀糟了讀壞了的。周作人當年講:“中國的事情有許多卻就壞在這班讀書人手裡。”抽去這句話當時的具體所指,抽象一點說,這句話倒也說得通:中國的事壞在一些讀書人手裡的還少嗎?

我是一個經常編書的人,是一個要經常向別人開寫書單也要經常向別人索取書單的人。讀了幾十年的書,做了幾十年的書的篩選,我對我閱讀視野之開闊,對書之好賴的判斷、選擇,都已經比較自信。那年,我給一家出版社編一套北大清華的狀元叢書,看了那些狀元的一份份閱讀書目之後,我就更看清了讀書與個性之間的關係。我不得不佩服他們在這個年紀上就能開出這樣的書單。這是一份份高品質的富有見地的書單。能開出這樣的書單,絕非易事。不將書讀到一定的份上,沒有一定的鑒賞力,是斷然開不出這樣的書單來的。一個好的中醫,其水準的高低,最後就全顯示在他所開的一紙藥方上。一些知名的藥方,會令業內行家驚詫,但隨即它的絕妙就會使人歎為觀止。而一個好的讀書人,其水準最終是顯示在他的一紙書單上。他們在這樣一個年紀上就能淘出這樣的書來,真是很不簡單。這來自於他們閱讀範圍的廣大和閱讀的細心與深入,也來自於他們對書的一種體悟能力、直覺能力和對書的一份不可言說的默契。

書海無涯,他們是淘書人。而在淘書過程中,他們顯示出了十足的個性,或者說,他們在閱讀方面一直在頑強地表現自己的個性。我發現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話題:個性在閱讀中的意義。

個性是閱讀的關鍵,是閱讀是否能夠獲得最大利益的根本。以前,我們只談閱讀,不談如何閱讀——即使談如何閱讀,也很少會有人注意到個性在閱讀過程中的那份舉足輕重的意義。

很多人都在讀書,但未必誰都能將書讀好。而書讀不好的原因之一是這個人的書讀得全然沒有個性。許多年前,我曾在北大的課堂上說:讀書也有一個拒絕媚俗的問題。除了一些大家都應該讀的基本書之外,一個人讀書應有自己的選擇。做人忌諱雷同——一個人若無個性,一定是一個索然無味的傢伙,做文忌諱雷同——文章寫得似曾相識,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讀書也忌諱雷同——讀書一雷同,也就什麼都雷同了。因此,聰明人讀書,會獨闢蹊徑、另謀生路。一個人說:我不讀別人讀的書,唯讀別人不讀的書。此說也許是狂言,也許是極端,但這份決斷也有可取之處,這就是那一份在讀書方面頑強地展示個性的意識。到別人不常進入的領域去淘別人不淘的書,就會得到別人得不到的知識,就會發出另樣的聲音。這個道理簡單得如同走別人不曾走的路,就會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風景一般。

選書選得很有個性,而讀法與理解也極有個性。同樣的一篇文章,在他們眼裡,卻有另一番天地,另一番氣象,另一番精神。不在乎別人對那篇文章的嘮叨,甚至不在乎專家權威對那篇文章的斷評,而是按自己的心思去讀,按自己的直覺去讀,甚至按自己的奇思怪想去讀,讀得津津有味,讀得出神入化。

書海浩淼,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個人面對那麼多的書,他要有充分的自主意識、駕馭意識。知識欺人,比世上任何惡人欺人還甚,一個沒有自主意識的人,知識早晚會將他淪為它的奴隸。而無駕馭意識,知識只是一堆一無用處的石頭,它既不能助你前進,也不能使你增加財富。知識只有在那些有自主意識、駕馭意識的讀書人那裡,才可親可愛,才具有美感,才具有使人昇華的力量。只有那樣的讀書人,也才會有暢遊知識海洋的莫大快感。

我在想,一個好的讀書人,讀到最後會有那樣一個境界:知識猶如漫山遍野的石頭,他來了,只輕輕一揮鞭子,那些石頭便忽然地受到了點化,變成了充滿活力的雪白的羊群,在天空下歡快地奔騰起來。

前方

他們去哪兒?歸家還是遠行?然而不管是歸家還是遠行,都基於同一事實:他們正在路上。歸家,說明他們在此之前,曾有離家之舉。而遠行,則是離家而去。

人有克制不住的離家的欲望。

當人類還未有家的意識與家的形式之前,祖先們是在幾乎無休止的遷徙中生活的。今天,我們在電視上,總是看見美洲荒原或者非洲荒原上的動物大遷徙的宏大場面:它們不停地奔跑著,翻過一道道山,穿過一片片戈壁灘,遊過一條條河流,其間,不時遭到猛獸的襲擊與追捕,或摔死於山崖、淹死於激流。然而,任何阻攔與艱險,也不能阻擋這聲勢浩大、撼動人心的遷徙。前方在召喚著它們,它們只有奮蹄挺進。其實,人類的祖先也在這遷徙中度過了漫長的光陰。

後來,人類有了家。然而,先前的習性與欲望依然沒有寂滅。人還得離家,甚至是遠行。

外面有一個廣大無邊的世界。這個世界充滿艱辛,充滿危險,然而又豐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外面的世界能夠開闊視野,能夠壯大和發展自己。它總在誘惑著人走出家門。人會在闖蕩世界之中獲得生命的快感或滿足按捺不住的虛榮心。因此,人的內心總在呐喊:走啊走!

離家也許是出自無奈。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著家的壓迫。他必須走,遠走高飛。因此,人類自有歷史,便留下了無數逃離家園,結伴上路,一路風塵,一路勞頓,一路憔悴的故事。

人的眼中、心裡,總有一個前方。前方的情景並不明確,朦朧如霧中之月,閃爍如水中之屑。這種不確定性,反而助長了人們對前方的幻想。前方使他們興奮,使他們行動,使他們陷入如癡如醉的狀態。他們仿佛從蒼茫的前方,聽到了呼喚他們前往的鐘聲和激動人心的鼓樂。他們不知疲倦地走著。

因此,這世界上就有了路。為了快速地走向前方和能走向更遠的地方,就有了船,有了馬車,有了我們眼前這輛破舊而簡陋的汽車。

路連接著家與前方。人們借著路,向前流浪。自古以來,人類就喜歡流浪。當然也可以說,人類不得不流浪。流浪不僅是出於天性,也出於命運。是命運把人拋到了路上——形而上一點說。因為,即便是許多人終身未出家門,或未遠出家門,但在他們內心深處,他們仍然有無家可歸的感覺,他們也在漫無盡頭的路上。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與心中,只剩下一條通往前方的路。

人們早已發現,人生實質上是一場苦旅。坐在這輛車裡的人們,將在這樣一輛擁擠不堪的車裡,開始他們的旅途。我們可以想像:車吼叫著,在坑窪不平的路面上顛簸,把一車人搖得東歪西倒,使人一路受著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著車窗外,他的眼睛裡流露出一個將要開始艱難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與茫然。錢鐘書先生的《圍城》中也出現過這種擁擠的汽車。豐子愷先生有篇散文,也是專寫這種老掉牙的汽車的。他的那輛汽車在荒郊野外的半路上拋錨了,並且總是不能修好。他把旅途的不安、無奈與焦躁不寧、索然無味細細地寫了出來:真是一番苦旅。當然,在這天底下,在同一時間裡,有許多人也許是坐在豪華的遊艇上、舒適的飛機或火車上進行他們的旅行的。他們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這種沙丁魚罐頭一樣的車中的人們要好些嗎?如果我們把這種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為人生的旅途,我們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人的悲劇性實質,還不完全在於總想到達目的地卻總不能到達目的地,而在於走向前方、到處流浪時,又時時刻刻地惦念著正在遠去和久已不見的家、家園和家鄉。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樣:回家的心思,總在心頭。中國古代詩歌,有許多篇幅是交給思鄉之情的:“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古詩十九首》)“家在夢中何日到,春來江上幾人還(盧綸)“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韋莊)……悲劇的不可避免在於:人無法還家;更在於:即便是還了家,依然還在無家的感覺之中。那位崔顥,本可以湊足盤纏回家一趟,用不著那樣傷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個家,只是由家的溫馨與安寧養育起來的一種抽象的感覺罷了。那個可遮風避雨的實在的家,並不能從心靈深處抹去他無家可歸的感覺。他只能望著江上煙波,在心中體味一派蒼涼。

這坐在車上的人們,前方到底是家還是無邊的曠野呢?

水邊的文字屋

小時候在田野上或在河邊玩耍,常常會在一棵大樹下,用泥巴、樹枝和野草做一座小屋。有時,幾個孩子一起做,忙忙碌碌的,很像一個人家真的蓋房子,有泥瓦工、木工,還有聽使喚的小工。一邊蓋,一邊想像著這個屋子的用場。不是一個空屋,裡面還會放上床、桌子等家什。誰誰誰睡在哪張床上,誰誰誰坐在桌子的哪一邊,不停地說著。有時好商量,有時還會發生爭執,最嚴重的是,可能有一個霸道的孩子因為自己的願望沒有得到滿足,惱了,突然地一腳踩爛了馬上就要竣工了的屋子。每逢這樣的情況,其他孩子也許不理那個孩子了,還罵他幾句很難聽的,也許還會有一場激烈的打鬥,直打得鼻青臉腫哇哇地哭。無論哪一方,都覺得事情很重大,仿佛那真是一座實實在在的屋子。無論是希望屋子好好地保留在樹下的,還是肆意要摧毀屋子的,完全把這件事看成了大事。當然,很多時候是非常美好的情景。屋子蓋起來了,大家在嘴裡發出劈裡啪啦一陣響,表示這是在放爆竹。然後,就坐在或跪在小屋前,靜靜地看著它。終於要離去了,孩子們會走幾步就回頭看一眼,很依依不捨的樣子。回到家,還會不時地惦記著它,有時就有一個孩子在過了一陣子時間後,又跑回來看看,仿佛一個人離開了他的家,到外面的世界去流浪了一些時候,現在又回來了,回到了他的屋子、他的家的面前。

我更喜歡獨自一人蓋屋子。

那時,我既是設計師,又是泥瓦工、木匠和聽使喚的小工。我對我發佈命令:“搬磚去!”於是,我答應了一聲:“哎!”就搬磚去——哪裡有什麼磚,只是虛擬的一個空空的動作。很逼真,還咧著嘴,仿佛是一大摞磚頭,死沉死沉的。很忙碌。一邊忙碌一邊不住地在嘴裡說著:“這裡是門!”“窗子要開得大大的!”“這個房間是爸爸媽媽的,這個呢——小的,不,大的,是我的!我要睡一個大大的房間!窗子外面是一條大河!”……那時的田野上,也許就我一個人。那時,也許四周是滾滾的金色的麥浪,也許四周是正在揚花的一望無際的稻子。我很投入,很專注,除了這屋子,就什麼也感覺不到了。那時,也許太陽正高高地懸掛在我的頭上,也許都快落進西方大水盡頭的蘆葦叢中了——它很大很大,比掛在天空中央的太陽大好幾遍。終於,那屋子落成了。那時,也許有一隻野鴨的隊伍從天空飛過,也許,天空光溜溜的,什麼也沒有,就是一派純粹的藍。我盤腿坐在我的屋子跟前,靜靜地看著它。那是我的作品,沒有任何人參與的作品。我欣賞著它,這種欣賞與米開朗基羅完成教堂頂上的一幅流芳百世的作品之後的欣賞,其實並無兩樣。可惜的是,那時我還根本不知道這個義大利人——這個受雇於別人而作畫的人,每完成一件作品,總會悄悄地在他的作品的一個不太會引起別人注意的地方,留下自己的名字。早知道這一點,我也會在我的屋子的牆上寫上我的名字的。屋子,作品,偉大的作品,我完成的。此後,一連許多天,我都會不住地惦記著的我的屋子,我的作品。我會常常去看它。說來也奇怪,那屋子是建在一條田埂上的,那田埂上會有去田間勞作的人不時地走過,但那屋子,卻總是好好的還在那裡,看來,所有見到的人,都在小心翼翼地保護著它。直到一天夜裡或是一個下午,一場傾盆大雨將它沖刷得了無痕跡。

再後來就有了一種玩具——積木。

那時,除了積木,好像也就沒有什麼其他的玩具了。一度時期,我對積木非常著迷——更準確地說,依然是對建屋子著迷。我用這些大大小小、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積木,建了一座又一座屋子。與在田野上用泥巴、樹枝和野草蓋屋子不同的是,我可以不停地蓋,不停地推倒再蓋——蓋一座不一樣的屋子。我很驚訝,就是那麼多的木塊,卻居然能蓋出那麼多不一樣的屋子來。除了按圖紙上的樣式蓋,我還會別出心裁地利用這些木塊的靈活性,蓋出一座又一座圖紙上並沒有的屋子來。總有罷手的時候,那時,必定有一座我心中理想的屋子矗立在床邊的桌子上。那座屋子,是誰也不能動的,只可以欣賞。它會一連好幾天矗立在那裡,就像現在看到的一座經典性的建築。直到一隻母雞或是一隻貓跳上桌子毀掉了它。

屋子,是一個小小的孩子就會有的意象,因為那是人類祖先遺存下的意象。這就是為什麼第一堂美術課往往總是老師先在黑板上畫上一個平行四邊形,然後再用幾條長長短短的、橫著的豎著的直線畫一座屋子的原因。

屋子就是家。

屋子是人類最古老的記憶。

屋子的出現,是跟人類對家的認識聯繫在一起的。家就是庇護,就是溫暖,就是靈魂的安置之地,就是生命延續的根本理由。其實,世界上上發生的許許多多事情,都是和家有關的。幸福、苦難、拒絕、祈求、拼搏、隱退、犧牲、逃逸、戰爭與和平,所有這一切,都與家有關。成千上萬的人呼嘯而過,殺聲震天,血沃沙場,只是為了保衛家園。家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這就像高高的槐樹頂上的一個鳥窩不可侵犯一樣。我至今還記得小時候看到的一個情景:一隻喜鵲窩被人捅掉在了地上,無數的喜鵲飛來,不住地俯衝,不住地叫喚,一隻只都顯出不顧一切的樣子,對靠近鳥窩的人居然敢突然劈殺下來,讓在場的人不能不感到震驚。

家的意義是不可窮盡的。

當我長大之後,兒時的建屋欲望卻並沒有消退——不僅沒有消退,隨著年齡的增長、對人生感悟的不斷加深,而變本加厲。只不過材料變了,不再是泥巴、樹枝和野草,也不再是積木,而是文字。

文字構建的屋子,是我的庇護所——精神上的庇護所。

無論是幸福還是痛苦,我都需要文字。無論是抒發,還是安撫,文字永遠是我無法離開的。特別是當我在這個世界裡碰得頭破血流時,我就更需要它——由它建成的屋,我的家。雖有時簡直就是鎩羽而歸,但畢竟我有可歸的地方——文字屋。而此時,我會發現,那個由鋼筋水泥築成的家,其實只能解決我的一部分問題而不能解決我全部的問題。

多少年過去了,寫了不少文字,出了不少書,其實都是在建屋。這屋既是給我自己建的,也是——如果別人不介意、不嫌棄的話,也盡可以當成你自己的屋子。

我想,其他作家之所以親近文字,和我對文字的理解大概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我是一個在水邊長大的人,我的屋子是建在水邊上的。

未等他們問我是哪兒的,我便脫口而出:“我是北大的。”老闆與小姐既是從我的眼睛裡看出了我的誠實,更是他們聽到了“北大”這個字眼,隨即換了另樣的神情。老闆說:“先生,沒有關係的,你只管走就是了。”我想押下一件什麼東西,立即遭到了老闆的阻止:“先生,別這樣。”他在將我送出門外時,說了一句我們這個時代已經很難再聽到的似乎屬於上一個世紀的話:“先生,你是有身份的人。”

一路上,我就在想:誰給了我“身份”?北大。

這個背景也可以說成是人牆。它是由蔡元培、馬寅初、陳獨秀、胡適之、魯迅、徐志摩、顧頡剛、熊十力、湯用彤、馮友蘭、朱光潛、馮至、曹靖華等無數學博功深的人組成。這是一道永遠值得仰望與審美的大牆。

我想,這個背景之所以渾沉有力,一是因為它歷史悠久,二是因為它氣度恢宏。它是由漫長的歷史積澱而成的。歷史一點一點地鞏固著它,發展著它,時間神秘地給它增添著風采。而蔡元培先生當年對它所作的“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的定義,使它後來一直保持著“取精用宏,不名一家”的非凡學術氣度,保證了這個背景的活力、強度與無限延伸的可能性。

話說到此時,我要說到另一種心態了:對背景的回避。

這個背景一方面給了我們種種好處,但同時也給我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我們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生存著,無時無刻不感到有一根無形的鞭子懸在頭上。它的高大,在無形之中為我們設下了幾乎使我們難以接受的攀登高度。我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很久以前,我就有一種感覺:當我一腳踏進這個校園時,我就仿佛被扔到了無底的漩流之中,我必須聚精會神,奮力拼搏,不然就會葬身渦底,要不就會被浪頭打到淺灘。

我們都在心中默念著:回報、回報……。一代一代曾得到過北大恩澤的北大人,都曾默念著它而展開了他們的人生與學術生涯。

這個背景的力量之大,居然能夠使你不敢僅僅是利用它、享受它,還能提醒與鞭策你不能辜負於它。這就形成了一個難度:一代又一代人設下一道又一道臺階,使後來人的攀登愈來愈感到吃力。有些時候,我們就有可能生出隱瞞“北大”身份的念頭——“北大”這個字眼並不是我們任何時候都願意提及的。背景既給予了我們,又在要求著我們。背景給了我們方便,給了我們榮譽,但又被別人拿了去,成了衡量我們的未免有點苛刻的尺度。

當然,我們也可以換一個角度去說:沒有我們就沒有他們,是我們創造了前驅。先人們的榮耀與輝煌,是後人們創造的。若沒有後人們的發現、闡釋、有力的弘揚與巨大的擴展,先人們的光彩也許就會黯淡,他們就有可能永遠默默無聞地沉睡在歷史的荒蕪之中。任何得其盛譽的先人,都應由衷地感謝勤奮不倦的後人。沒有現在的我們,這背景也就不復存在;背景襯托了我們,但背景卻又正是通過我們才得以反映的。

然而,這個角度終究不能使我們獲得徹底的安心與解脫。我們還得在宛然可見的先人們的目光下向前、向前、無休止地向前。

背景是一座山,大山。

我們任何個人都無權驕傲,有權驕傲的永遠只能是北大。

奮鬥不息的我們,最終也有可能在黃昏時變享受背景為融入背景而終止自己。這大概是我們都期盼著的一份幸福而悲壯的景觀。

1998年3月3日于北京大學燕北園

個性化的閱讀

世間有許多讀書種子,但他們的讀書似乎與他們的精神無補,反而讀成呆子,讀成迂腐可笑之人。曹聚仁先生說他曾聽說過浙江金華有個姓郭的,書讀到能將《資治通鑒》背誦一番的程度,但寫一個借傘的便條,卻寫得讓人不堪卒讀(那便條寫了五千餘字)。讀書多,莫過於清朝的樸學家,然而,像章太炎那樣令人欽佩的朴學大師又有幾個?我認得一位教授先生,只要提起他來,人們第一句話便是:此人讀書很多。然而,他的文章我才不要看。那文章只是別人言論的聯綴與拼接,讀來實在覺得沒有意思。讀書不是裝書。讀書用腦子,裝書用箱子。腦子給了讀書人,是讓讀書人讀書時能舉一反三,能很強健地去擴大知識的。箱子便只能如數裝書。有些人讀一輩子書,讀到終了,不過是只書箱子而已。

從前有不少人琢磨過如何讀書。阮葵生在《茶餘客話》中有段文字:“袁文清公桷,為湘江世族,受業王深甯之門,嘗雲:‘予少年時讀書有五失:泛觀而無所擇,其失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縮不敢望,其失儒而無立;纂錄故實,一未終而屢更端,其失勞而無功;聞人之長,將疾趨而從之,輒出其後,其失欲速而好高;喜學為文,未能蓄其本,其失又甚焉者也。’”袁氏之言,我雖不敢全部苟同,但大都說在了讀書失當的要害之處。而其中“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縮不敢望”,我以為是讀書的大忌。

更有甚者,還有讀書把人讀糟了讀壞了的。周作人當年講:“中國的事情有許多卻就壞在這班讀書人手裡。”抽去這句話當時的具體所指,抽象一點說,這句話倒也說得通:中國的事壞在一些讀書人手裡的還少嗎?

我是一個經常編書的人,是一個要經常向別人開寫書單也要經常向別人索取書單的人。讀了幾十年的書,做了幾十年的書的篩選,我對我閱讀視野之開闊,對書之好賴的判斷、選擇,都已經比較自信。那年,我給一家出版社編一套北大清華的狀元叢書,看了那些狀元的一份份閱讀書目之後,我就更看清了讀書與個性之間的關係。我不得不佩服他們在這個年紀上就能開出這樣的書單。這是一份份高品質的富有見地的書單。能開出這樣的書單,絕非易事。不將書讀到一定的份上,沒有一定的鑒賞力,是斷然開不出這樣的書單來的。一個好的中醫,其水準的高低,最後就全顯示在他所開的一紙藥方上。一些知名的藥方,會令業內行家驚詫,但隨即它的絕妙就會使人歎為觀止。而一個好的讀書人,其水準最終是顯示在他的一紙書單上。他們在這樣一個年紀上就能淘出這樣的書來,真是很不簡單。這來自於他們閱讀範圍的廣大和閱讀的細心與深入,也來自於他們對書的一種體悟能力、直覺能力和對書的一份不可言說的默契。

書海無涯,他們是淘書人。而在淘書過程中,他們顯示出了十足的個性,或者說,他們在閱讀方面一直在頑強地表現自己的個性。我發現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話題:個性在閱讀中的意義。

個性是閱讀的關鍵,是閱讀是否能夠獲得最大利益的根本。以前,我們只談閱讀,不談如何閱讀——即使談如何閱讀,也很少會有人注意到個性在閱讀過程中的那份舉足輕重的意義。

很多人都在讀書,但未必誰都能將書讀好。而書讀不好的原因之一是這個人的書讀得全然沒有個性。許多年前,我曾在北大的課堂上說:讀書也有一個拒絕媚俗的問題。除了一些大家都應該讀的基本書之外,一個人讀書應有自己的選擇。做人忌諱雷同——一個人若無個性,一定是一個索然無味的傢伙,做文忌諱雷同——文章寫得似曾相識,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讀書也忌諱雷同——讀書一雷同,也就什麼都雷同了。因此,聰明人讀書,會獨闢蹊徑、另謀生路。一個人說:我不讀別人讀的書,唯讀別人不讀的書。此說也許是狂言,也許是極端,但這份決斷也有可取之處,這就是那一份在讀書方面頑強地展示個性的意識。到別人不常進入的領域去淘別人不淘的書,就會得到別人得不到的知識,就會發出另樣的聲音。這個道理簡單得如同走別人不曾走的路,就會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風景一般。

選書選得很有個性,而讀法與理解也極有個性。同樣的一篇文章,在他們眼裡,卻有另一番天地,另一番氣象,另一番精神。不在乎別人對那篇文章的嘮叨,甚至不在乎專家權威對那篇文章的斷評,而是按自己的心思去讀,按自己的直覺去讀,甚至按自己的奇思怪想去讀,讀得津津有味,讀得出神入化。

書海浩淼,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個人面對那麼多的書,他要有充分的自主意識、駕馭意識。知識欺人,比世上任何惡人欺人還甚,一個沒有自主意識的人,知識早晚會將他淪為它的奴隸。而無駕馭意識,知識只是一堆一無用處的石頭,它既不能助你前進,也不能使你增加財富。知識只有在那些有自主意識、駕馭意識的讀書人那裡,才可親可愛,才具有美感,才具有使人昇華的力量。只有那樣的讀書人,也才會有暢遊知識海洋的莫大快感。

我在想,一個好的讀書人,讀到最後會有那樣一個境界:知識猶如漫山遍野的石頭,他來了,只輕輕一揮鞭子,那些石頭便忽然地受到了點化,變成了充滿活力的雪白的羊群,在天空下歡快地奔騰起來。

前方

他們去哪兒?歸家還是遠行?然而不管是歸家還是遠行,都基於同一事實:他們正在路上。歸家,說明他們在此之前,曾有離家之舉。而遠行,則是離家而去。

人有克制不住的離家的欲望。

當人類還未有家的意識與家的形式之前,祖先們是在幾乎無休止的遷徙中生活的。今天,我們在電視上,總是看見美洲荒原或者非洲荒原上的動物大遷徙的宏大場面:它們不停地奔跑著,翻過一道道山,穿過一片片戈壁灘,遊過一條條河流,其間,不時遭到猛獸的襲擊與追捕,或摔死於山崖、淹死於激流。然而,任何阻攔與艱險,也不能阻擋這聲勢浩大、撼動人心的遷徙。前方在召喚著它們,它們只有奮蹄挺進。其實,人類的祖先也在這遷徙中度過了漫長的光陰。

後來,人類有了家。然而,先前的習性與欲望依然沒有寂滅。人還得離家,甚至是遠行。

外面有一個廣大無邊的世界。這個世界充滿艱辛,充滿危險,然而又豐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外面的世界能夠開闊視野,能夠壯大和發展自己。它總在誘惑著人走出家門。人會在闖蕩世界之中獲得生命的快感或滿足按捺不住的虛榮心。因此,人的內心總在呐喊:走啊走!

離家也許是出自無奈。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著家的壓迫。他必須走,遠走高飛。因此,人類自有歷史,便留下了無數逃離家園,結伴上路,一路風塵,一路勞頓,一路憔悴的故事。

人的眼中、心裡,總有一個前方。前方的情景並不明確,朦朧如霧中之月,閃爍如水中之屑。這種不確定性,反而助長了人們對前方的幻想。前方使他們興奮,使他們行動,使他們陷入如癡如醉的狀態。他們仿佛從蒼茫的前方,聽到了呼喚他們前往的鐘聲和激動人心的鼓樂。他們不知疲倦地走著。

因此,這世界上就有了路。為了快速地走向前方和能走向更遠的地方,就有了船,有了馬車,有了我們眼前這輛破舊而簡陋的汽車。

路連接著家與前方。人們借著路,向前流浪。自古以來,人類就喜歡流浪。當然也可以說,人類不得不流浪。流浪不僅是出於天性,也出於命運。是命運把人拋到了路上——形而上一點說。因為,即便是許多人終身未出家門,或未遠出家門,但在他們內心深處,他們仍然有無家可歸的感覺,他們也在漫無盡頭的路上。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與心中,只剩下一條通往前方的路。

人們早已發現,人生實質上是一場苦旅。坐在這輛車裡的人們,將在這樣一輛擁擠不堪的車裡,開始他們的旅途。我們可以想像:車吼叫著,在坑窪不平的路面上顛簸,把一車人搖得東歪西倒,使人一路受著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著車窗外,他的眼睛裡流露出一個將要開始艱難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與茫然。錢鐘書先生的《圍城》中也出現過這種擁擠的汽車。豐子愷先生有篇散文,也是專寫這種老掉牙的汽車的。他的那輛汽車在荒郊野外的半路上拋錨了,並且總是不能修好。他把旅途的不安、無奈與焦躁不寧、索然無味細細地寫了出來:真是一番苦旅。當然,在這天底下,在同一時間裡,有許多人也許是坐在豪華的遊艇上、舒適的飛機或火車上進行他們的旅行的。他們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這種沙丁魚罐頭一樣的車中的人們要好些嗎?如果我們把這種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為人生的旅途,我們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人的悲劇性實質,還不完全在於總想到達目的地卻總不能到達目的地,而在於走向前方、到處流浪時,又時時刻刻地惦念著正在遠去和久已不見的家、家園和家鄉。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樣:回家的心思,總在心頭。中國古代詩歌,有許多篇幅是交給思鄉之情的:“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古詩十九首》)“家在夢中何日到,春來江上幾人還(盧綸)“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韋莊)……悲劇的不可避免在於:人無法還家;更在於:即便是還了家,依然還在無家的感覺之中。那位崔顥,本可以湊足盤纏回家一趟,用不著那樣傷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個家,只是由家的溫馨與安寧養育起來的一種抽象的感覺罷了。那個可遮風避雨的實在的家,並不能從心靈深處抹去他無家可歸的感覺。他只能望著江上煙波,在心中體味一派蒼涼。

這坐在車上的人們,前方到底是家還是無邊的曠野呢?

水邊的文字屋

小時候在田野上或在河邊玩耍,常常會在一棵大樹下,用泥巴、樹枝和野草做一座小屋。有時,幾個孩子一起做,忙忙碌碌的,很像一個人家真的蓋房子,有泥瓦工、木工,還有聽使喚的小工。一邊蓋,一邊想像著這個屋子的用場。不是一個空屋,裡面還會放上床、桌子等家什。誰誰誰睡在哪張床上,誰誰誰坐在桌子的哪一邊,不停地說著。有時好商量,有時還會發生爭執,最嚴重的是,可能有一個霸道的孩子因為自己的願望沒有得到滿足,惱了,突然地一腳踩爛了馬上就要竣工了的屋子。每逢這樣的情況,其他孩子也許不理那個孩子了,還罵他幾句很難聽的,也許還會有一場激烈的打鬥,直打得鼻青臉腫哇哇地哭。無論哪一方,都覺得事情很重大,仿佛那真是一座實實在在的屋子。無論是希望屋子好好地保留在樹下的,還是肆意要摧毀屋子的,完全把這件事看成了大事。當然,很多時候是非常美好的情景。屋子蓋起來了,大家在嘴裡發出劈裡啪啦一陣響,表示這是在放爆竹。然後,就坐在或跪在小屋前,靜靜地看著它。終於要離去了,孩子們會走幾步就回頭看一眼,很依依不捨的樣子。回到家,還會不時地惦記著它,有時就有一個孩子在過了一陣子時間後,又跑回來看看,仿佛一個人離開了他的家,到外面的世界去流浪了一些時候,現在又回來了,回到了他的屋子、他的家的面前。

我更喜歡獨自一人蓋屋子。

那時,我既是設計師,又是泥瓦工、木匠和聽使喚的小工。我對我發佈命令:“搬磚去!”於是,我答應了一聲:“哎!”就搬磚去——哪裡有什麼磚,只是虛擬的一個空空的動作。很逼真,還咧著嘴,仿佛是一大摞磚頭,死沉死沉的。很忙碌。一邊忙碌一邊不住地在嘴裡說著:“這裡是門!”“窗子要開得大大的!”“這個房間是爸爸媽媽的,這個呢——小的,不,大的,是我的!我要睡一個大大的房間!窗子外面是一條大河!”……那時的田野上,也許就我一個人。那時,也許四周是滾滾的金色的麥浪,也許四周是正在揚花的一望無際的稻子。我很投入,很專注,除了這屋子,就什麼也感覺不到了。那時,也許太陽正高高地懸掛在我的頭上,也許都快落進西方大水盡頭的蘆葦叢中了——它很大很大,比掛在天空中央的太陽大好幾遍。終於,那屋子落成了。那時,也許有一隻野鴨的隊伍從天空飛過,也許,天空光溜溜的,什麼也沒有,就是一派純粹的藍。我盤腿坐在我的屋子跟前,靜靜地看著它。那是我的作品,沒有任何人參與的作品。我欣賞著它,這種欣賞與米開朗基羅完成教堂頂上的一幅流芳百世的作品之後的欣賞,其實並無兩樣。可惜的是,那時我還根本不知道這個義大利人——這個受雇於別人而作畫的人,每完成一件作品,總會悄悄地在他的作品的一個不太會引起別人注意的地方,留下自己的名字。早知道這一點,我也會在我的屋子的牆上寫上我的名字的。屋子,作品,偉大的作品,我完成的。此後,一連許多天,我都會不住地惦記著的我的屋子,我的作品。我會常常去看它。說來也奇怪,那屋子是建在一條田埂上的,那田埂上會有去田間勞作的人不時地走過,但那屋子,卻總是好好的還在那裡,看來,所有見到的人,都在小心翼翼地保護著它。直到一天夜裡或是一個下午,一場傾盆大雨將它沖刷得了無痕跡。

再後來就有了一種玩具——積木。

那時,除了積木,好像也就沒有什麼其他的玩具了。一度時期,我對積木非常著迷——更準確地說,依然是對建屋子著迷。我用這些大大小小、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積木,建了一座又一座屋子。與在田野上用泥巴、樹枝和野草蓋屋子不同的是,我可以不停地蓋,不停地推倒再蓋——蓋一座不一樣的屋子。我很驚訝,就是那麼多的木塊,卻居然能蓋出那麼多不一樣的屋子來。除了按圖紙上的樣式蓋,我還會別出心裁地利用這些木塊的靈活性,蓋出一座又一座圖紙上並沒有的屋子來。總有罷手的時候,那時,必定有一座我心中理想的屋子矗立在床邊的桌子上。那座屋子,是誰也不能動的,只可以欣賞。它會一連好幾天矗立在那裡,就像現在看到的一座經典性的建築。直到一隻母雞或是一隻貓跳上桌子毀掉了它。

屋子,是一個小小的孩子就會有的意象,因為那是人類祖先遺存下的意象。這就是為什麼第一堂美術課往往總是老師先在黑板上畫上一個平行四邊形,然後再用幾條長長短短的、橫著的豎著的直線畫一座屋子的原因。

屋子就是家。

屋子是人類最古老的記憶。

屋子的出現,是跟人類對家的認識聯繫在一起的。家就是庇護,就是溫暖,就是靈魂的安置之地,就是生命延續的根本理由。其實,世界上上發生的許許多多事情,都是和家有關的。幸福、苦難、拒絕、祈求、拼搏、隱退、犧牲、逃逸、戰爭與和平,所有這一切,都與家有關。成千上萬的人呼嘯而過,殺聲震天,血沃沙場,只是為了保衛家園。家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這就像高高的槐樹頂上的一個鳥窩不可侵犯一樣。我至今還記得小時候看到的一個情景:一隻喜鵲窩被人捅掉在了地上,無數的喜鵲飛來,不住地俯衝,不住地叫喚,一隻只都顯出不顧一切的樣子,對靠近鳥窩的人居然敢突然劈殺下來,讓在場的人不能不感到震驚。

家的意義是不可窮盡的。

當我長大之後,兒時的建屋欲望卻並沒有消退——不僅沒有消退,隨著年齡的增長、對人生感悟的不斷加深,而變本加厲。只不過材料變了,不再是泥巴、樹枝和野草,也不再是積木,而是文字。

文字構建的屋子,是我的庇護所——精神上的庇護所。

無論是幸福還是痛苦,我都需要文字。無論是抒發,還是安撫,文字永遠是我無法離開的。特別是當我在這個世界裡碰得頭破血流時,我就更需要它——由它建成的屋,我的家。雖有時簡直就是鎩羽而歸,但畢竟我有可歸的地方——文字屋。而此時,我會發現,那個由鋼筋水泥築成的家,其實只能解決我的一部分問題而不能解決我全部的問題。

多少年過去了,寫了不少文字,出了不少書,其實都是在建屋。這屋既是給我自己建的,也是——如果別人不介意、不嫌棄的話,也盡可以當成你自己的屋子。

我想,其他作家之所以親近文字,和我對文字的理解大概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我是一個在水邊長大的人,我的屋子是建在水邊上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