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文化鉤沉丨福清千年節孝牌坊藏于林中,究竟為誰而立?

在城頭鎮的南田村與南沖村的交界處的山林裡, 有一座千年牌坊, 為雜樹與藤蔓所纏繞。

鑽進這雜草叢生的林蔭密處, 翻開濃密的枝蔓與樹葉, 重現天日, 一座塵封多年的石坊驚現在眼前。

石坊上刻有數行文字, 中間是“節孝”兩字, 兩邊的石柱上分別有“直與松筠爭氣節”、“可知巾幗勝鬚眉”和“三載後分釵力肩重任”、“三十年中茹檗生受榮封”的聯句。

頂端是一塊兩頭都雕刻著對稱的龍頭, 石塊業已斷裂成兩段, 其中的一段搖搖欲墜。 在刻有“節孝”兩字下面的正中間, 是一塊中間刻有一條騰空飛躍、五爪的浮雕的龍, 兩旁是兩隻展翅飛翔的鳳與凰。 在左右兩旁石柱的上面石塊上, 分別刻著兩隻馬不像馬、麒麟不像麒麟的四條腿的動物。

從石坊的結構上可以判定, 這是一座皇帝賜封的“節孝坊”。 從石坊圖案上判斷, 這座石坊的建造年代疑為宋代, 至今業已千年。

透過歲月的塵埃, 揭開罩在這座石坊上的神秘面紗, 被榮封的主人應是一位“巾幗勝鬚眉”的女性。 這位女性結婚三年後守寡, 爾後在四十年裡含辛茹苦、“力肩重任”, 四十年如一日守著貞潔未再婚嫁, 在世時被榮封, 受封時歲數約在60歲左右。

離節孝坊二、三裡處, 是南田村薛田自然村。 據那裡的許多老人回憶, 這座牌坊已經千年了, 當年是為南沖村裡的一位陳姓婦女建造的。 多年前, 這座牌坊上方的正中, 有一塊刻有“聖旨”兩個大字, 是豎著寫, 上方刻有一條龍的圖案。 在牌坊的左右石柱中間, 有兩塊刻有碑文的大石板塊, 上面寫著被榮封人的事蹟與生平經歷。 可惜的是, 這些具有極高文物價值的石塊, 都被人盜走。

據薛田村上了年紀的老人們介紹, 節孝坊下面的道路, 是古代福清通往長樂的道路。 相傳, 自從有了“節孝坊”後, 過去福清所有進京上考仕子, 都必須從牌坊旁經過, 以示崇拜與敬畏。

非常有意思的是, 老人們還告訴記者, “該牌坊直接反映出封建社會的男尊女卑的思想。 封建時代非常講究避穢, 只有未婚少女的牌坊才能立在路的中央, 而已婚婦女的牌坊, 只能立在路的旁邊, 避免行人從坊下(意謂胯下)直接通過。 ”這也就是“節孝坊”為何只是立在路旁、而不是立在道路中央的直接原因。

在南沖村, 記者尋遍了村裡的老人。 但誰也說不清節孝坊的來歷。 有熱心的長者告訴記者一位元可能還知曉節孝坊典故的老人的電話號碼,

令人沮喪的是, 電話那端卻傳來“歲月太久遠了, 已經無人知曉節孝坊的來歷了”的聲音。 剛剛起封的千年封塵, 就這樣又被千年的歲月所塵封。

結束採訪, 西邊的落日又已西沉。 花開花落, 潮來潮往, 日落日升, 滄海桑田, 山月不知人事改。 懷著淡淡的憂傷, 我們只得匆匆結束此次無果而終的探索之旅。

作者:陳仁傑、陳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