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15周內113家企業告別IPO:新申報企業銳減 後來者望而卻步

繼否決率頻創新高以後, IPO市場在嚴監管的態勢下迎來第二個重要變化——IPO撤回潮。

4月13日證監會發佈新一輪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審核工作, 其中披露一季度的IPO終止名單。 至此, 一季度已有108家擬上市企業撤回上市申請材料, 成為史上單季度最洶湧的一次。

除了大面積撤回以外, 新申報企業數量也出現“滑坡”;資料顯示, 3月比去年同期下降達到41%。

多名投行人士表示, IPO審核標準從嚴、現場檢查等是主要原因, 新申報家數減少是預期之內。

受益於上述情況, IPO堰塞湖出現大幅緩解, 在審企業從1月的495家降至320家, 有業內人士預期,

IPO“即報即審”的節奏指日可待。

小微企業告別IPO

從踴躍申報材料到“大撤退”只經歷了一年多。

4月13日證監會新公佈的IPO審核情況中, 終止名單最受市場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 一季度共有108家申請終止IPO。 其中3月30日多家企業集中撤回材料, 達到38家, 占單月總數接近一半, 據瞭解3月共撤回79家。

4月12日, 5家企業撤退。 截至4月13日, 15周內共有113家企業告別IPO。

從上市地選擇來看, 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 一季度中創業板與上交所主機板各有40家企業終止IPO。

儘管如此, 從撤退企業的特徵來看, 均為小型企業。

4月16日, 北京一家大型券商人士表示, 目前行業認為IPO盈利門檻主要為“IPO在審企業近三年扣非淨利潤合計超過1個億, 且最後一個會計年度在5000萬以上”。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以3月撤回的企業作為樣本進行分析整理, 79家企業中共有51家企業IPO申報期最後一年扣非淨利潤未達到5000萬, 占比達到64.56%。

另有12家企業規模更小, 它們在IPO申報期第一個會計年度的扣非淨利潤僅有百余萬規模, 占比15.19%。 比如深圳市驅動人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年僅有100百萬規模左右;大連華信電腦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火星人廚具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中藝實業有限公司均為300萬元規模左右。

更有一家IPO企業——哈爾濱市科佳通用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其IPO申報期間內第一個會計年度(2014年)僅有36.48萬元, 而在2015-2016年期間內猛然增長, 分別為3703.38萬元、3942.74萬元。

4月16日, 深圳一家中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2017年IPO發行節奏常態化以後, 不少資質不夠的企業抱著闖關心態尋求上市。

“有的原本是被上市公司並購的標的, 離IPO標準還差一點要求, 但也想試一試IPO;有的是被投行和PE趕鴨子上架。 當年大家都想借著政策東風上市, 所以企業品質出現整體下降。 ”

如今, 監管效果逐步顯現。 根據3月樣本資料顯示, 有55家撤回企業當初集中在2017年6月-12月期間申報IPO, 占比69.62%。

新申報企業銳減

一邊是撤退, 另一邊是望而卻步。

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 3月新申報的IPO數量出現全線“滑坡”。 具體而言, 計畫登陸上交所主機板的有21家, 創業板有23家, 中小板6家;而這組資料在2017年同期則分別為41家、36家、8家。 亦即是說, 今年3月合計要少35家, 比去年同期下滑四成。

事實上, IPO新申報數量下降在2月已經出現預兆,

比同期少9家。

前述深圳中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這主要來自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新發審委上任後, 否決率較高, 體現嚴苛審核的監管思路;第二近期監管層提到對不達隱形門檻的企業將採取現場檢查, 這對擬上市企業起到震懾。

不少投行人士表示, 無論企業還是投行, 如今不敢貿然推進IPO項目。

華南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我手頭上有IPO項目達不到合計一個億的盈利要求, 還沒申報, 現在風口浪尖, 打算再觀望下。 ”

北京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其承攬一個項目三年扣非淨利潤合計為八千萬規模, 但被公司否決。 “自從新的審核趨勢之後, 我們的專案還沒走到申報這一步就黃了。 因為連內核都提高要求,

沒有通過我們的專案。 ”

企業也在選擇主動適應監管邏輯。 深圳一家上市券商投行人士指出:“我們有一個IPO客戶, 之前我們要求對方對內控問題進行整改, 但對方態度很強硬, 認為沒有必要。 最近看到否決率這麼高以後, 主動跟我們商量如何整改。 ”

在“IPO撤回家數猛增, 新申報企業減少”的背景下, IPO堰塞湖得到大幅緩解。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 1月4日在證監會正常審核的擬上市企業共有495家。 4個月後, 截至4月12日資料, 正常審核企業僅320家, 下滑35.35%。

前述深圳中型券商投行人士談到, 撤回潮還沒有結束, “堰塞湖”有可能降到300家以下。 “今年監管層的工作重點主要解決堰塞湖問題, 要求券商把不符合發行標準的企業撤回, 不要浪費監管資源, 提高監管效率。”

多名投行人士表示,排隊企業的減少也將意味著審核節奏更快,“即報即審”的節奏有望實現。

(原標題:15周內113家企業告別IPO:新申報企業銳減 後來者望而卻步)

提高監管效率。”

多名投行人士表示,排隊企業的減少也將意味著審核節奏更快,“即報即審”的節奏有望實現。

(原標題:15周內113家企業告別IPO:新申報企業銳減 後來者望而卻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