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公司被並購那一刻,就像自己的女兒出嫁了|創客小酒館

圖/筷子兄弟《父親》

記者 | 劉景豐 唐亞華 趙雷

編輯 | 趙力

開始的輝煌, 最終剩下人心動盪。

明星創業項目摩拜單車被美團收購, 無疑是開年以來創投行業最令人矚目的事件。

摩拜當初的夢想和輝煌, 在與競爭者長期的廝磨和無法獨立發展的商業模式中慢慢消耗。 最終在資本的助推下, 落入美團囊中。

問題來了——一手創設的公司被巨頭並購, 是不是就不能算作成功?當巨頭要並購創業公司時, 創業者會如何做選擇?本期創客小酒館, 我們一起聊聊當創業公司遭遇被並購時, 創業者會怎麼辦。

極橙齒科創始人兼CEO 塔爾蓋

收購是正常商業行為, 沒必要加入道德評判

我覺得創業公司被收購是很正常的事, 不能說因為是創業公司, 就覺得很有情懷, 就把被收購看作是不能接受的事, 創業公司也是公司, 也要符合商業規律。

假如有巨頭要收購我們, 我要做綜合考量,

看收購對我們公司意味著什麼, 對公司, 員工, 客戶都意味著什麼。 作為一個創業者多少是有一些情結的, 收購的時候要看形式。 如果是明顯的一加一大於二, 公司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做的事情更好, 能不能獨立發展其實沒那麼大影響。 但是如果做的差被賤賣, 當然很丟人了。

換句話說, 關鍵問題不是你是否被收購, 而是事情是否做的足夠好, 是否在創造足夠多的價值。

極橙齒科創始人兼CEO 塔爾蓋

但是就我個人而言, 作為一個創業者, 收購以後如果獨立性喪失嚴重的話, 那我做下去的概率就比較低了。 我創業三年, 傳統大公司的需要層層彙報的工作方式已經很難適應了。

資本有利有弊, 我們不能在需要資本的時候尋求它, 而在資本尋求它的利益的時候又不接受。 創業者在拿投資人錢的時候就要意味著考慮要兼顧資本的利益, 而且創業者的利益和資本的利益不一定一致。

我挺反感一些人經常說創業公司被收購, 創業者很可憐。 創業者有他的酸甜苦辣,

我比誰都清楚, 但是這是正常的商業博弈和商務邏輯, 沒必要加入道德評判。

藝點意創創始人 鞏書凱

如果能實現理想, 我不排斥被巨頭並購

創業是一種自我以及企業價值實現的過程。 當下中國的並購市場也日趨活躍和成熟, 對創業者來說是好事。 商業活動是有商務邏輯的, 我覺得創業公司的收購與被收購也都是正常現象。

現在的創業和投資, 繞不開巨頭, 特別是BAT。 創業者要看到任何可能的發展方向, 而選擇收購或者被收購, 要圍繞公司的最高利益去做決定, 而不能只考慮個人利益。 如果有巨頭要收購我, 我首先考慮的也是公司的利益, 是否能將我的理想、公司的價值最大化。

如果結果是皆大歡喜的,

我並不覺得這樣的並購是一件丟人的事情。

藝點意創創始人 鞏書凱

實際上收購不一定是大公司與小公司之間的並購, 也會出現相同體量的公司聯合起來。 最重要的就是要合理、對等、認同公司實際價值。

很多時候, 小公司有談判籌碼的時候, 並購往往是好事;如果相反, 在不夠強的時候接受並購,則很可能喪失本來該有的東西,違背自己創業時的初衷。

資本裹挾並不存在,融資輪次過多,進來的資本過多,股權必然會被稀釋,對公司的控制力也會減弱,所以不要總看自己融了多少錢,要看看在有效融資的情況下、錢不太多的情況下把公司做大、做起來,那才真正的良性創業。

投資者最大的目的就是在於資本回報,如果你需要資本方的資源、資金,那就不能不付出代價,商業社會講究的就是公平。

連續創業者 趙卿

公司被收購後,我覺得自己更適合打工

創業是我曾經的一個夢想。出身媒體,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加入到一家上市公司。在公司,我從專案經理做起,一直做到高管,第一年年薪10萬,第二年年薪20萬,第三年年薪50萬,第四年年薪到了100萬。然後我看到很多身邊人投身創業大潮。思考再三,我放棄了百萬年薪,開始創業。

我第一份創業專案是一家互聯網運動專案,幫助健身人群做健康管理。創業第一年,我拿到了300萬元的融資,用戶數超過20萬。第一次創業就讓我覺得終於快要完成了一直的夢想。

但是到了第二年,競爭激烈,同質產品越來越多,我們的使用者規模遲遲沒有增長,資金越來越吃緊。最終公司在幾個月沒有收入的情況下,賣給了另一家公司。

不甘心這段創業,休整半年後我又回到家鄉的省會城市再次創業。拿著幾百萬,又做了一家教育培訓和自媒體專案。一年多後,項目依然沒有起色。無奈之下,我只能考慮多管道增加收入,開闢了多條收入管道。但是各個條線沒有很強的關聯性,收入並沒有增加多少。兩年左右的時間,我又投入300萬左右,但這次的創業也黃了。最終公司被一家規模較大的公司並購,我自己算是套現離場。經過這些我發現,自己並不適合創業。

第一次創業失敗,沒能讓公司獨立發展,一直覺得是件丟人的事情,所以賣掉公司後很長時間心理調整不過來。到了第二次創業,我開始看開了,我覺得創業公司被並購也是一個正常的事情,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創業。

對我而言,創業是一種經歷,儘管沒有實現公司大發展,但我完成了曾經的夢想。從此以後,我覺得我更適合打工。

某媒體銷售總監:

剛跟客戶簽好合同,公司APP突然換了名字

2014年,為了不被時代拋棄,作為傳統媒體的我們選擇跟一家新媒體公司合併。當時從傳出合併消息到最後執行用時很短,公司大部分人不太看好這個團隊融入,因為這家新媒體剛剛成立不足一年,加上實習生也就10個人,基本就是靠微信公眾號和一個天天出BUG的網站活著。而我們不僅有傳統的雜誌、幾百萬用戶的APP和獨立網站,還有一個幾十人的技術團隊。

剛開始,同事們都以為是我們“收購”了這個小團隊,但慢慢地卻發現是我們在被逐步地邊緣化。

在宣佈合併之後,不論是內容還是活動,對外宣傳時都在強化新媒體的品牌,甚至,新媒體團隊方面還單獨招了一個銷售團隊,兩個團隊經常出現搶客戶的情況,有時候讓客戶也很尷尬。

因為領導說還是獨立發展,所以我們在和客戶談合作時,還是會把廣告以及合作的執行放在哪個平臺寫清楚,但很快發生了一件讓我們銷售團隊意外的事情。一天晚上,APP自動更新後我發現我們的用戶端找不到了,仔細一看發現變成了新媒體公司的名字。而在白天,我們剛剛簽了一個用戶端的合作推廣,現在合同裡的用戶端沒了。第二天,告訴客戶後需要從新簽一份合同,對方直接說“你們這是徹底被吃了啊”。

直到後來,領導也沒有解釋過我們為什麼要換名字。當然,現在很多公司的新人都不知道原來的公司名字了。

艾爾普再生醫學創始人兼CEO 王嘉顯

公司被收購就像嫁女兒,理性上應該別去添亂

公司被收購是一種資本市場行為,說明創業公司或多或少仍有價值。收購本身,其實就像男婚女嫁,無論是娶還是嫁,美好的未來是屬於雙方的,這是一個彼此成就、互利共贏的事情。

我回國創業有兩個目標,一是通過努力將所學所知應用於產業發展,實現自身價值。二是希望能夠在推動國家幹細胞標準化產業路線和再生醫學臨床治療的發展上貢獻力量,如果收購並不違背這兩個初衷我會認真考慮。

如果在公司自身發展好的情況下,能夠在一個更為優秀的平臺或者集團公司旗下更好地實現社會、公司、投資者和個人價值的發展,我覺得是一種價值實現方式和階段性成功。但是因為公司自身發展的原因而被迫或者惡意被收購,我覺得是一種失敗。

艾爾普再生醫學創始人兼CEO 王嘉顯

從理性角度來看,公司被收購就像嫁女兒,為了他們未來的幸福生活,公公婆婆儘量別跟去給新人添亂。而從感性上來看,我願意選擇繼續發揮自己的光和熱,前提是新的控股方尊重公司。

現在的互聯網行業,巨頭會不斷吞噬新興技術和產業,從資本角度來講,也許會促進技術和產業本身的發展,但是正因為如此,也會導致市場上一些創業者的初衷有所改變,全力為了被收購而做公司。

我認為創業者還是應該帶著情懷、夢醒,甚至是一點理想主義,不忘初心,把最初創業時的夢想竭盡全力去實現。人生苦短,賺錢並不難,而做一份對國家、對人類有意義的事業很難。

對於並購,你怎麼看 ?

歡迎留言&分享~

本文為尋找中國創客原創

在不夠強的時候接受並購,則很可能喪失本來該有的東西,違背自己創業時的初衷。

資本裹挾並不存在,融資輪次過多,進來的資本過多,股權必然會被稀釋,對公司的控制力也會減弱,所以不要總看自己融了多少錢,要看看在有效融資的情況下、錢不太多的情況下把公司做大、做起來,那才真正的良性創業。

投資者最大的目的就是在於資本回報,如果你需要資本方的資源、資金,那就不能不付出代價,商業社會講究的就是公平。

連續創業者 趙卿

公司被收購後,我覺得自己更適合打工

創業是我曾經的一個夢想。出身媒體,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加入到一家上市公司。在公司,我從專案經理做起,一直做到高管,第一年年薪10萬,第二年年薪20萬,第三年年薪50萬,第四年年薪到了100萬。然後我看到很多身邊人投身創業大潮。思考再三,我放棄了百萬年薪,開始創業。

我第一份創業專案是一家互聯網運動專案,幫助健身人群做健康管理。創業第一年,我拿到了300萬元的融資,用戶數超過20萬。第一次創業就讓我覺得終於快要完成了一直的夢想。

但是到了第二年,競爭激烈,同質產品越來越多,我們的使用者規模遲遲沒有增長,資金越來越吃緊。最終公司在幾個月沒有收入的情況下,賣給了另一家公司。

不甘心這段創業,休整半年後我又回到家鄉的省會城市再次創業。拿著幾百萬,又做了一家教育培訓和自媒體專案。一年多後,項目依然沒有起色。無奈之下,我只能考慮多管道增加收入,開闢了多條收入管道。但是各個條線沒有很強的關聯性,收入並沒有增加多少。兩年左右的時間,我又投入300萬左右,但這次的創業也黃了。最終公司被一家規模較大的公司並購,我自己算是套現離場。經過這些我發現,自己並不適合創業。

第一次創業失敗,沒能讓公司獨立發展,一直覺得是件丟人的事情,所以賣掉公司後很長時間心理調整不過來。到了第二次創業,我開始看開了,我覺得創業公司被並購也是一個正常的事情,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創業。

對我而言,創業是一種經歷,儘管沒有實現公司大發展,但我完成了曾經的夢想。從此以後,我覺得我更適合打工。

某媒體銷售總監:

剛跟客戶簽好合同,公司APP突然換了名字

2014年,為了不被時代拋棄,作為傳統媒體的我們選擇跟一家新媒體公司合併。當時從傳出合併消息到最後執行用時很短,公司大部分人不太看好這個團隊融入,因為這家新媒體剛剛成立不足一年,加上實習生也就10個人,基本就是靠微信公眾號和一個天天出BUG的網站活著。而我們不僅有傳統的雜誌、幾百萬用戶的APP和獨立網站,還有一個幾十人的技術團隊。

剛開始,同事們都以為是我們“收購”了這個小團隊,但慢慢地卻發現是我們在被逐步地邊緣化。

在宣佈合併之後,不論是內容還是活動,對外宣傳時都在強化新媒體的品牌,甚至,新媒體團隊方面還單獨招了一個銷售團隊,兩個團隊經常出現搶客戶的情況,有時候讓客戶也很尷尬。

因為領導說還是獨立發展,所以我們在和客戶談合作時,還是會把廣告以及合作的執行放在哪個平臺寫清楚,但很快發生了一件讓我們銷售團隊意外的事情。一天晚上,APP自動更新後我發現我們的用戶端找不到了,仔細一看發現變成了新媒體公司的名字。而在白天,我們剛剛簽了一個用戶端的合作推廣,現在合同裡的用戶端沒了。第二天,告訴客戶後需要從新簽一份合同,對方直接說“你們這是徹底被吃了啊”。

直到後來,領導也沒有解釋過我們為什麼要換名字。當然,現在很多公司的新人都不知道原來的公司名字了。

艾爾普再生醫學創始人兼CEO 王嘉顯

公司被收購就像嫁女兒,理性上應該別去添亂

公司被收購是一種資本市場行為,說明創業公司或多或少仍有價值。收購本身,其實就像男婚女嫁,無論是娶還是嫁,美好的未來是屬於雙方的,這是一個彼此成就、互利共贏的事情。

我回國創業有兩個目標,一是通過努力將所學所知應用於產業發展,實現自身價值。二是希望能夠在推動國家幹細胞標準化產業路線和再生醫學臨床治療的發展上貢獻力量,如果收購並不違背這兩個初衷我會認真考慮。

如果在公司自身發展好的情況下,能夠在一個更為優秀的平臺或者集團公司旗下更好地實現社會、公司、投資者和個人價值的發展,我覺得是一種價值實現方式和階段性成功。但是因為公司自身發展的原因而被迫或者惡意被收購,我覺得是一種失敗。

艾爾普再生醫學創始人兼CEO 王嘉顯

從理性角度來看,公司被收購就像嫁女兒,為了他們未來的幸福生活,公公婆婆儘量別跟去給新人添亂。而從感性上來看,我願意選擇繼續發揮自己的光和熱,前提是新的控股方尊重公司。

現在的互聯網行業,巨頭會不斷吞噬新興技術和產業,從資本角度來講,也許會促進技術和產業本身的發展,但是正因為如此,也會導致市場上一些創業者的初衷有所改變,全力為了被收購而做公司。

我認為創業者還是應該帶著情懷、夢醒,甚至是一點理想主義,不忘初心,把最初創業時的夢想竭盡全力去實現。人生苦短,賺錢並不難,而做一份對國家、對人類有意義的事業很難。

對於並購,你怎麼看 ?

歡迎留言&分享~

本文為尋找中國創客原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