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日本國名出自中國,在西安找有證據,日本天皇好奇參觀

中國古代強盛, 迎來萬邦來朝的同時, 也為他國賜下過國名。 而一直以來, 日本卻並不承認“日本”的國名是中國皇帝所賜予的。 但是在近些年來, 中國西安出土了塊唐代的墓誌銘, 真真切切地證實了“日本”的稱呼, 確實出自於中國。

中國與日本的各種名稱淵源非常之深。 在戰國時代, 中國最早稱日本為“倭”, 除此以外, 古代中國還常以“扶桑”來表示日本。 而且, 東夷、東洋、東瀛、等稱呼也散見於中國典籍之中。 唐朝時期, 日本與中國文化交流可謂空前盛舉, 由於日本認為倭, 夷兩詞具有貶義, 因此要求中原王朝改其國名。 後來, 武則天正式賜其國名為“日本”。 這是日出之國的意思, 是古人站在中國的角度看待日本地理位置而進行的表述。 唐代史書也記載:“倭國自惡其名不雅, 改為日本”。 史料雖有記載, 但一直沒有實物證據, 這也成為日本從不承認的原因。

2004年, 中國西安終究出土了塊墓誌銘, 是唯一有關遣唐使的實物資料, 也是最早體現日本國名和日本作為國家被承認的國寶級文物。 而這塊墓誌銘則是唐玄宗特賜給日本使者井真成的 。 在當時, 井真成不辭萬里之遙來到中國學習, 由於他天生聰慧, 在中華文化的吸引下,

井真成很快就徹底融入了唐朝。 但不料來到中國第二年就英年早逝, 所以唐朝皇帝特別安排了葬禮進行哀悼, 並且追封井真成為“尚衣奉禦”(五品官職)。 這對日本禮遇可謂是挺高的, 而那井真成墓誌銘上, 就有著“日本”的稱呼, 作為日本國名來源的證物。

當井真成的墓誌銘出土時, 有位日本畫家正好在西安訪問, 他在現場看到實物後, 激動得表示要將它帶到日本展示。 他就是中日友好使者平山郁夫, 被中日民間譽為當代的“唐玄奘”, 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005年, 井真成的墓誌銘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 許多日本人蜂擁而至想要見證這歷史時刻。 連日本天皇也攜帶皇后前去參觀, 緬懷歷史。 緊隨著, 日本立馬掀起了一股研究井真成的熱潮, 連帶著再敘兩國友好關係, 他們呼籲日本政府要正視歷史, 搞好兩國關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