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董明珠狂砸200億造車勝算多大?

董明珠兩會接受記者採訪

3月3日上午, 在兩會代表駐地, 董明珠接受央廣記者專訪。 再次對格力造車做出了肯定的回應。

董明珠造車一路風風雨雨,

從2016年2月開始, 格力和擁有鋰電池核心技術的珠海銀隆公司開始捆綁出現。 儘管到2016年11月, 格力電器收購銀隆的方案未獲股東大會通過, 格力宣佈終止收購。 但一個月後, 董明珠即宣佈聯合萬達、京東、中集等公司共同入股珠海銀隆。 此後, 在經歷了一番挫折後, 2017年格力正式同意與銀隆合作造車。

董明珠造車一波三折

董明珠初次提出造車是在2016年8月, 當時, 格力電器披露重組預案, 作價130億元收購珠海銀隆100%股權, 準備與珠海銀隆合作造車。 但這個方案在股東大會中被否定。

12月10日董明珠在2016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表示:“我今天還是跟大家宣佈, 新能源(格力)雖然沒有收購成功, 但是我董明珠一定要做”。 當然, 對於股東們不同意收購珠海銀隆一事,

董明珠當天說:“因為他們(部分股東)只看到眼前, 鼠目寸光”。

五天之後, 也就是在12月15日, 董明珠聯手中集集團下屬企業、萬達集團、北京燕趙匯金國際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江蘇京東邦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 與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海銀隆)簽署增資協定, 共同增資30億元, 獲得珠海銀隆22.388%的股權。 董明珠個人在此次增資中投入10億。

銀隆生產的新能源小汽車

在經過一番挫折後, 董明珠再次高調宣佈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 2017年以不超過200億元的額度與銀隆合作。

“三大鴻溝”待逾越

對於格力造車一事, 董明珠在春節後的一場座談會上, 首先表達了自己的最新看法, 那就是通過空調技術率先進入汽車空調領域。 董明珠表示, 與銀隆的合作正是進入汽車空調領域的契機, “如果今年銀隆實現銷售300億元, 生產3萬台汽車, 那就意味著我們賣3萬部汽車空調。 ”那麼董明珠的想法真的可行嗎?

奧維諮詢研究院院長張彥斌表示, 汽車空調技術與家用空調存在一定差異,

相比家用空調, 汽車空調的使用環境更加複雜, 要求壓縮機面積更小, 功率則更大, 家用空調企業進軍汽車空調有實力和技術優勢, 但還需要做技術延伸和突破。

實際上, 以往家電企業與汽車跨界的案例並非沒有, 美的、奧克斯也曾嘗試進入該領域, 最終均無疾而終。 目前汽車空調主要由專業的汽車配件廠商生產, 比較知名的有法雷奧、德爾福、傑克賽爾等國際品牌。 雖然董明珠認為通過空調技術進入汽車空調領域沒有問題, 但車企願不願選擇她又是另一回事。 這是其一。

銀隆生產的大巴

其二, 新能源汽車的最關鍵技術環節是電池, 這是格力造車需要逾越第二個鴻溝。 2011年銀隆收購了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奧鈦納米科技有限公司, 銀隆耗資4900萬美元購買其53.6%的股權, 把鈦酸鋰負極材料快充技術收入囊中, 並在國內建設了生產線。

因格力造車而被多次擺上檯面的鈦酸鋰電池, 其優缺點非常明顯, 首先, “銀隆鈦”具有耐高溫耐低溫的特性, 可以在相對複雜、極端的氣候環境下使用,此外6分鐘快充、2.5萬次迴圈使用、電池穩定不起火不爆炸的高安全性等也是其優勢。但能量密度低、續航里程短,則是目前鈦酸鋰電池技術被公認的缺點,一名電池專家表示,相對主流的三元鋰電池、磷酸鋰電池,鈦酸鋰電池目前適用於高頻往返的公車及純電動專用車,在市場的占比仍非常低。

至於格力進入新能源汽車的另一需要逾越的鴻溝,就是國家針對新能源車逐年下降的補貼政策,這就意味著格力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實力做保證。

格力轎車面世需時日

近日,銀隆位於天津的生產基地也已經投產。但跟比亞迪同時在客車與轎車領域有高產出明顯不同的是,銀隆下線交付的汽車都是純電動公交、園區接駁車這些類型的客車。資料顯示,珠海銀隆2016年共銷售純電動客車超過5000輛,事實上,國內其他新能源客車製造商,也鮮有接觸家用轎車的研發與生產。

銀隆具備成熟的新能源客車生產能力毫無疑問,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僅僅綜合格力與銀隆兩家企業的優勢,還不具備短期內合作生產成熟家用轎車的能力,更談不上具體的時間表。格力在回應2017年與銀隆的合作意向時,除表達了快速進入新能源汽車的意願外,還表示預計會花10億元購買銀隆的新能源車輛及儲能系統,理由是公司內部目前有物流車、大巴車及儲能設備等剛性使用需求,但這些“願望”,同樣隻字未提乘用轎車。

董明珠曾經不止一次表示,希望未來消費者下班回家開著格力新能源汽車,路上拿出格力手機遠程遙控家裡的各類生活電器。顯然,格力通過與銀隆的合作,可以少走很多進入新能源領域的彎路,並且可以時刻掌握新能源領域的最新動態,但參照格力多元化路徑的另一產品———手機也尚未大規模進入市場,一款真正帶有格力標誌的新能源汽車,尤其是家用轎車的面世,恐怕需要更多時日。

可以在相對複雜、極端的氣候環境下使用,此外6分鐘快充、2.5萬次迴圈使用、電池穩定不起火不爆炸的高安全性等也是其優勢。但能量密度低、續航里程短,則是目前鈦酸鋰電池技術被公認的缺點,一名電池專家表示,相對主流的三元鋰電池、磷酸鋰電池,鈦酸鋰電池目前適用於高頻往返的公車及純電動專用車,在市場的占比仍非常低。

至於格力進入新能源汽車的另一需要逾越的鴻溝,就是國家針對新能源車逐年下降的補貼政策,這就意味著格力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實力做保證。

格力轎車面世需時日

近日,銀隆位於天津的生產基地也已經投產。但跟比亞迪同時在客車與轎車領域有高產出明顯不同的是,銀隆下線交付的汽車都是純電動公交、園區接駁車這些類型的客車。資料顯示,珠海銀隆2016年共銷售純電動客車超過5000輛,事實上,國內其他新能源客車製造商,也鮮有接觸家用轎車的研發與生產。

銀隆具備成熟的新能源客車生產能力毫無疑問,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僅僅綜合格力與銀隆兩家企業的優勢,還不具備短期內合作生產成熟家用轎車的能力,更談不上具體的時間表。格力在回應2017年與銀隆的合作意向時,除表達了快速進入新能源汽車的意願外,還表示預計會花10億元購買銀隆的新能源車輛及儲能系統,理由是公司內部目前有物流車、大巴車及儲能設備等剛性使用需求,但這些“願望”,同樣隻字未提乘用轎車。

董明珠曾經不止一次表示,希望未來消費者下班回家開著格力新能源汽車,路上拿出格力手機遠程遙控家裡的各類生活電器。顯然,格力通過與銀隆的合作,可以少走很多進入新能源領域的彎路,並且可以時刻掌握新能源領域的最新動態,但參照格力多元化路徑的另一產品———手機也尚未大規模進入市場,一款真正帶有格力標誌的新能源汽車,尤其是家用轎車的面世,恐怕需要更多時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