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騎兵衝鋒有多大衝擊力

從實際的意義來說, 戰車與騎兵的出現改變了戰爭的節奏, 其中最重要的並非騎兵與戰車的衝鋒能力, 而在於他們的機動力。 對於戰爭來說, 計算出對方的攻擊範圍和攻擊方式不難, 但算出攻擊時間變得異常困難, 因為對方的移動速度變快了。 其中又以騎兵的速度最快, 騎兵並非必然戰勝步兵, 而是在於襲擾, 請注意的是, 假如相同價值上的步兵與騎兵正面衝突, 騎兵並非戰無不勝。 因為步兵可以快速的修建路障和拒馬等有效防止衝擊的防禦工事, 而騎兵最大的能力在於快速的移動與不停的襲擾,

並且, 騎兵有一個最為關鍵的特點就是, 他們可以在一定特定的時間之內。 對於某一點進行猛攻。 這種對於特定地方的猛攻, 常常可以突破並且撕裂步兵構建的防禦網, 而其他地方的步兵則陷入了一個尷尬與增援的難題之中。 襲擾的作用在於擾亂對方的部署, 使得對方進退維谷, 進而進行包圍與分割, 這種能力使得騎兵戰無不勝, 這也是為什麼歐洲遇到匈奴人之後, 很快就變打的喘不過氣來。 進而在之後的戰爭之中, 拼命的發展重騎兵的原因, 步騎時代的關鍵在於速度與進攻位置的選擇, 進行快速的分割與包圍, 進行襲擾使得對方失去作戰實力。 但是, 新武器的發明打破了這個節奏, 那就是重機槍與連射武器的出現,
然而布騎時代的作戰方式是不是讓很多人感覺耳熟能詳。

雖然看起來有些不可思議, 但是騎兵排成排齊頭並進的正面衝鋒戰術在西方用了上千年, 因為實踐證明這個是最有效也是最兇猛的進攻方式。 而且通常騎兵都是面對著5倍數量的敵人,

有時候面對10倍的敵人都能獲勝。

一般騎兵衝鋒隊形是3、4排橫隊, 隊形雖然不很整齊, 但是層級還是明顯, 前後間距大約2米, 左右間距一米多, 前後排之間位置交錯。

有人會說, 敵人列隊幾排長矛兵不就擋住了嗎?

首先, 歐洲傳統的方陣中, 長矛兵最多兩排, 再多一排的話, 長矛就沒地方伸了, 只能抬起來, 那就跟沒有長矛一樣了。 而且前提是方陣第一排是長矛兵, 那麼第二排長矛兵可以從第一排兩人之間的縫隙中伸出長矛, 如果後面再來一排, 那就沒地方伸了, 因為前面是第一排士兵的後背。 如果第一排是盾牌兵, 那麼長矛兵只能有一排, 也就是第二排, 長矛從盾牌縫隙中伸出。 不過, 如果前面是盾牌兵,

那麼這種列陣其實不是對付騎兵用的, 而是對付步兵的。 因為巨大的盾牌會嚴重遮擋後面士兵的視線。

也許有人喜歡搬出馬其頓方陣說事, 這個我也搬出來了, 歐洲專家怎麼說的呢?他說馬其頓方陣純粹是對付步兵用的, 對付騎兵並不適合。 因為僅僅正面看著嚇人, 如果被騎兵繞到側面, 則毫無防禦能力。 有人會說, 我的步兵可以訓練隨時變陣, 改變長矛方向。 這個說法我也問了, 回答是:即使亞歷山大親自訓練的部隊都做不到隨時變陣。 而且即使能變陣, 騎兵也不在乎圍著你多繞幾圈, 累倒馬匹需要幾十小時, 累倒人則幾十分鐘足矣。 即使回歸主題正面衝擊, 其實馬其頓方陣極容易擊破, 第一排騎兵只需要斜切最遠的那根長矛即可,

然後依次撥開後面層層長矛, 這樣就沒有長矛沖正面了, 然後第二排騎兵就可以沖進列陣裡屠戮。 後來馬其頓方陣被廢棄, 很能說明問題。

盾牌是擋不住馬匹的, 不必懷疑, 一個人手持一面盾牌是扛不住一匹馬撞的, 不信的人大可自己親自去試試。 據說即使16世紀發明的專門對付騎兵的那種帶支架的大盾,都會被馬匹撞入兩盾之間的縫隙沖進來。

據說即使16世紀發明的專門對付騎兵的那種帶支架的大盾,都會被馬匹撞入兩盾之間的縫隙沖進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