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林家輝:盆景不能沒有環保和文化根基

【編者按】想必大家對馬來西亞森美蘭州青龍莊盆景園創辦人林家輝盆景師早已熟知。 他的盆景創作理念是以效法前人遺風和啟發正確的盆景認知為出發點,

從而開創一套集文化、科學、思想哲理合為一體的技藝、作品考究、要求嚴格、強調功深日遠;由於講究傳統功夫的曆煉和認知, 在三十多年如一日的不斷創作中, 兼深具文學修養和專業的科學論證, 他的作品在無形中亦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股書卷味和達到詩情畫意的內涵表現。 他對科學的洞察和生態模式的入微, 卻又是那麼的一絲不苟。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現將林家輝盆景師傳遞給我的最新資訊轉錄如下, 以期引起共鳴。

目前國際盆景的趨勢是對是錯呢?這個問題相信很少人會探討, 而目前中國盆景是否又佔領導地位呢?顯然風格和技法都不能壓倒性的超越日本盆景, 甚至捫心自問, 還存著日本在國際打下的模式所殘餘的影子, 中國盆景跟著這一條路子走, 能否爭回盆景文化遺產這項祖傳瑰寶?以目前技藝能否將盆景重列國粹的水準, 領導群倫呢?可能這一串問題偏於激烈, 然卻是我數十年來在破譯的工作,

目前我在撰寫著一本純個人開發的學術小書, 希望能與您共同探索這種種問題背後的蛛絲馬跡。

我想, 既然之前我拋出一連串的問號, 咱們不妨就從這些問題談起。

首先, 目前國際的盆景製作模式是對是錯這問題, 我作如是看待, 現代的盆景是以山采挖掘素材並加工完成,

這種生產方式並不是古代遺風, 而是現代一位詩人兼盆景藝術大師的人大代表周瘦鵑老人所開創的新技法, 即當年挖掘、當年培育、當年製作、當年上盆以及當年觀賞的新面貌, 這在當時的確是應時代的需要而開展的新技藝, 所以蘇州園林單位開辦全國性的學習營, 把這一門新技法推廣國內。 而今回顧, 因此中國古法的揚派、蘇派的一些造型技藝都漸漸被新興的嶺南盆景(周老遺教)所淘汰, 這雖是新中國新盆景的誕生, 同樣的也是傳統盆景那怡情養性或修身理性的主要目的的終結點。

然而, 日本也同樣以挖掘山采樁為主要素材來源, 而且比中國更早、更完善, 所以中國盆景跑上挖材的是一條不歸路。 畢竟挖材不環保, 嚴重破壞生態和物種, 如今日本把盆景藝術推廣至全世界, 大家也以挖材製作盆景(且不談對錯), 然而南洋島國的樹材充沛, 這趨勢將取代盆景大國的中國和日本, 因為物種瀕危已是普遍的事實, 所以現代盆景既不環保也不需文化根基便能成形, 這對於文明古國、盆景發源地的中國而言,絕對是錯誤的!

這對於文明古國、盆景發源地的中國而言,絕對是錯誤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